厚厚三晋土·晋中之旅·晋祠·“晋祠流水如碧玉”

厚厚三晋土·晋中之旅·晋祠·“晋祠流水如碧玉”

晋祠的魅力在于它悠久的历史,也在于它迷人的景观。背后的悬瓮山,犹如伸开的双臂,将它拥在怀里,春日黄花满山,秋来天高水清,拾级而上,令人心旷神怡。

晋祠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一棵周柏,一棵隋槐,被称为晋祠三绝之一。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自北周、隋代至今一直茂盛葱郁。欧阳修游晋祠时赞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1960年,董必武游晋祠,也留下“悬瓮山前晋水清,晋祠古柏翠森森”的诗句。

晋水是晋祠宝中之宝,它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由于悬瓮山是晋水发源处,因此潺潺晋水便构成了晋祠最迷人的自然景观。诗人李白用“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青潭写翠娥”的诗句赞美它的清澈。晋水源流主要有三泉:难老泉、鱼沼泉、善利泉。难老泉是晋水源流的主泉,泉水从1丈深的石岩里涌出,清澈如玉,游鱼可数,冬暖夏凉,长流不息。故北齐时,有人撷取《诗经·鲁颂·泮水》中的“永锡难老”佳句,命之为“难老泉”。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柳氏女子,嫁到古唐村,受婆婆虐待,每天要去远处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碰见一个骑马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挑水要走很远的路,但善良的柳氏还是把一担水全给了老人饮马。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见媳妇不挑水,瓮里水却总是满的,心中生疑,便趁柳氏不在家,偷偷察看,见到缸中马鞭,心想是宝贝,伸手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间瓮里的水喷涌而出,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跑回婆家,见水大难堵,忙用院中石板盖住瓮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细流,不断从柳氏身下流出。后人为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在难老泉西侧建起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难老泉前面,是晋祠自然风光的精华所在。水洁如镜,游鱼悠然,常生蘋冬夏一色。水中石坝如一条玉带贯穿腰间,坝下筑孔洞十个,是南北两渠三七分水的界线。关于分水石坝也有一段故事。相传一年天大旱,晋祠一带横水断流,只有难老泉的水长流不息,却被富豪朱二所霸占,不让百姓引泉水浇地。青年张郎气愤不过,带领百姓去县衙辩理。县官和朱二想出一计,下令在难老泉水中修个石坝,上凿石洞十孔,又在水边架起油锅,声称以油锅中捞出的钱数为分水的依据。张郎挺身入油锅,捞出七个钱币,又趁朱二凑近点钱之机,将朱二拖入油锅,同归于尽。百姓夺水胜利后,为纪念张郎,把其遗骨埋在难老泉下,上面修一水塔。如今石坝上的十孔水洞,仍是七股水朝北流,三股水往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