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于法理,察及幽微》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明于法理,察及幽微》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高柔总结从政的经验与教训,认为为治必以法为据,方可取信于天下,稳定社会。高柔的从政韬略中,有着浓厚的法治色彩,而且执法森严,连魏帝也畏忌三分。

文帝因有旧怨,想以私意歪曲法律杀掉执法鲍勋,而高柔坚持不执行皇上的命令。文帝十分愤怒,就召见高柔到尚书台; 然后派遣使者奉旨到廷尉寺把鲍勋拷问致死,鲍勋死后才让高柔回官署。

当时打猎的法律很严。宜阳典农中郎将刘龟偷偷在魏帝禁地内射兔子,他的功曹张京到校事处告发这件事。

魏帝隐瞒张京的姓名,逮捕刘龟入狱。高柔上表请问告发人的姓名,魏帝大怒,说:“刘龟应当处死,竟然敢在我的禁地打猎。把刘龟送交廷尉,廷尉就应当拷打问罪,为什么又请求告发者的姓名,我难道会随便逮捕刘龟吗?”

高柔说:“廷尉是全国的天平,怎么能按皇上的喜怒毁坏法律呢?”又重新写好奏章,文辞情深意切。魏帝感悟,才下告张京的名字。高柔就审讯案件,人人按法判罪。

当时制度,吏员遇到父母丧亡,给一百天丧假以后都要照常供职。司徒府吏员解弘父亲死了,以后有军事行动,接受命令应随军出征,解弘以有重病为理由推辞。

魏帝下诏发怒地说:“你又不是像曾参、闵子骞那样的孝子,为什么讲哀痛过度伤害了身体呢?”催促廷尉逮捕入狱拷问致死。

高柔见解弘确实非常瘦弱,上奏陈述这件事,认为应当宽恕他,魏帝于是下诏给他: “孝顺啊解弘!还是赦免他吧。”

起初,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替叔叔公孙恭到皇宫内当内侍,在公孙渊反叛之前,曾多次上告公孙渊有叛变的预谋。到公孙渊谋反事暴露后,魏帝不忍心把他暴尸于市,想在狱中杀掉他。

高柔上书说: “《尚书》说: ‘根据罪行处他的死刑,按照品德表彰他的善行’,这是帝王法制的明典。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若是叛逆之类,确实应该枭首示众,不使他再有后代。但臣听说公孙晃先前曾多次归向朝廷,陈述公孙渊作乱的苗头,虽然是叛逆的同族,但推求他的心思可以原谅。孔仲尼体谅到司马牛的忧愁,祁奚辨明叔向的错误,这是古人的美德,臣认为公孙晃确实上言过,就应当赦免他的死罪,还不明确他的罪行,关闭在监牢中,使他自杀,全国各地观察朝廷,也许会怀疑这种做法。”

魏帝不听从他的意见,最后派使者送去金属粉末要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喝下自杀,赐给他棺材、衣服,在他的家里装殓停放灵柩。

这时杀了禁地鹿的人要处死,财产没收到官府,有能够发现上告的人给予重赏。

高柔上疏说:“英明的帝王治理国家,没有谁不是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大事,把勤俭节约作为根本。农业发展了粮食就会有积蓄,用度节俭了财物就会有贮存,贮存了财物积蓄了粮食而还有忧患之虑的,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古代,一个男子不种田,有人会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纺织,有人会因此受冻。近年来,老百姓供给各种劳役,亲自参与种地的人已经减少,加上近来又有猎禁,大批鹿群侵犯农田,损坏吃掉生长的禾苗,到处造成危害,造成的损失不可计量。百姓虽然设置障碍防护,但力量不能抗御。至于荥阳附近,几百里范围之内,每年收成非常不好,老百姓的命运,实在应当怜惜。现在全国生产的财物很少,而麋鹿损坏的却很多。万一突然有战争发生,或者年成不好发生灾荒,将没有办法对待。希望陛下观览过去圣人思念的事情,哀怜农业劳动的艰难困苦,放宽对人民的限制,使他们能够捕鹿,免除了这些禁令,那么平民百姓长久得到救助,就没有谁不感到高兴了。”

不久,护军营士兵窦礼出外到附近没有回来。护军营以为他逃走了,上表要追捕他,将他的妻子盈和儿女没收到官府作奴婢。盈接连不断到州府,喊冤叫屈为自己申辩,没有谁省察。最后告到廷尉。

高柔问:“你怎么知道丈夫不会逃走。”盈哭着回答到:“我丈夫小时孤单,奉养一位老婆婆作母亲,侍奉得非常恭敬谨慎,又怜爱儿女,抚养他们从不离开,他不是那种轻狂狡诈不顾家室的人。”

高柔又问:“你丈夫不是与别人有怨仇吧?”盈回答说:“我丈夫善良,与别人无仇无怨。”高柔又问:“你丈夫与别人没有钱财来往吗?”盈回答:“他曾供钱给同营士兵焦子文。要他还钱没收回。”

当时焦子文刚好因犯小罪坐牢,高柔就见焦子文,问他犯的罪。言谈中间,又问:“你曾经向别人借钱没有?”焦子文说:“我自幼因为孤独贫穷,从不敢借别人钱物。”

高柔观察焦子文脸色有变化,于是说:“你过去借过窦礼的钱,为什么说没有呢?”焦子文感到奇怪,知道事情已暴露,回答时语无伦次。

高柔说:“你已杀掉窦礼,就应该早早服罪。”焦子文于是磕头,完全承认了杀窦礼的全部经过和埋藏的地方。高柔就派吏卒,根据焦子文的供辞去挖掘,找到了窦礼的尸体。

魏帝下诏书恢复盈母子为平民,并颁布全国,以处理窦礼的事为警戒。

高柔任职二十三年,转为太常,十多天后就升为司空,后转为司徒。太傅司马懿上奏免除曹爽的职务,魏皇太后下诏召高柔加授符节称号代理大将军职务,进驻曹爽军营。太傅对高柔说:“你就是周勃了。”曹爽被诛,进封高柔为万岁乡侯。

高贵乡公曹髦登皇帝位,进封安国侯,转为太尉。

常道乡公曹璜(后改名曹奂)登皇帝位,增加封邑和以前封邑加在一起共四千户,先后封他两个儿子为亭侯。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高柔九十岁时去世,谥号为元侯,孙子高浑继承封爵。

咸熙年间(公元264~265年),朝廷开设五等爵位,认为高柔等人在前朝功勋卓著,改封高浑为昌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