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驳迁都长安之议》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胜于无形: 杨彪、黄琬驳迁都长安之议》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董卓认为崤山以东的军事联盟声势浩大,打算把京都由洛阳迁到长安以避其进攻。大臣们都不愿意,但谁也不敢说。董卓上书推荐河南尹朱儁为太仆,作为自己的副手,派使者去召朱儁接受任命。朱儁拒不接受,对使者说:“把京都向西迁徙,必然会使天下失望,反而给了崤山以东联军以借口,我认为不应该这样作。”使者说:“召您接受太仆的任命,而您拒绝了,没有问起迁都的事情,您却说了许多,这是为什么?”朱儁说: “作为相国的副手,是我所不能承担的重任; 而迁都是失策,又很急迫。我拒绝无力承担的重任,说出认为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正是作臣子的本分。” 因此,董卓不再勉强朱儁作自己的副手。

董卓召集大臣商议迁都,说: “高祖建都洛阳,到今天已是十一世了。按照《石包谶》的说法,应该迁都长安,以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群臣都默不作声。司徒杨彪说:“迁都改制,是天下大事。殷代盘庚迁都毫邑,就引起百姓的怨恨。从前关中地区遭到王莽的破坏,所以光武帝在洛阳建都,历时已久,百姓安居乐业。现在无缘无故地抛弃皇家宗庙与先帝的陵园,恐怕会引起民心动荡,定将导致天下大乱。《石包谶》是一本专谈妖邪的书,怎么能作为根据?”董卓说: “关中土地肥饶,所以秦国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而且陇右地区出产木材,杜陵有武帝留下的烧制陶器的窑灶,全力经营,很快就能安顿好。跟百姓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不服从,我以大军在后驱赶,可以让他们直赴沧海。”杨彪说: “天下动荡起来很容易的,安定天下就很困难了,愿您三思!”董卓变脸说:“你要阻挠国家大计吗?”太尉黄琬说: “这是国家大事,杨公所说的,还是值得好好考虑的。”董卓未作回答。司空荀爽看见董卓已很生气,恐怕他要杀害杨彪等人,于是和缓地劝解说:“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只是因为崤山以东诸州郡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再逐步消灭他们。这正与当年秦汉对峙的情况相同。”董卓听后,怒气才消去一些。黄琬回府后,又上书反对迁都。二月初五,董卓以天降灾异为借口,上奏皇帝,免除黄琬、杨彪的职务。任命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坚决反对迁都,董卓大怒说:“我初入朝,你们两个劝我选用良善之士,我言听计从。而这些人到任后,都起兵反对我,这是你们两个人出卖我,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初十,逮捕伍琼、周毖,将他们处死。杨彪、黄琬大为恐惧,就到董卓府上去谢罪。董卓也因杀死伍琼、周毖而感到后悔,为了安定人心,于是又上表推举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

朱儁不受命而出谋划策,为明哲保身的万全之计。杨、黄、伍、周反对迁都,实为有先见之明。董卓见识平庸、刚愎自用、滥杀无辜、自断臂膀,军事上未遭失败,策略上已接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