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知彼知己: 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吕布有一支部队驻在濮阳以西,曹操乘夜袭击,将其击溃。还未来得及撤回,正遇上吕布前来援救。吕布亲自冲锋陷阵,自清晨一直战到太阳偏西,交战数十回合,两军相持不下,十分危急。曹操召募壮士去突击敌阵,司马陈留人典韦率领那些应募壮士在阵前抵御吕布军队的进攻。吕布军中弓弩齐发,箭如雨下。典韦对敌人连看也不看,对那些壮士说:“敌人来到距我们十步的地方,再告诉我。”壮士们说: “已经十步了。”典韦又说: “相距五步时再告诉我。”那些壮士们见敌人已到面前,大为惊惶,赶快喊:“敌人已经到了!”典韦手执铁戟,大喊而起,冲入敌阵,对面的敌人,无不应声而倒,吕布的军队后撤。这时天色已晚,曹操才得以率军退回自己的营寨。回营后,曹操提升典韦为都尉,命他平日领兵数百人,在自己的大帐左右负责警卫。

濮阳县的大姓田氏为吕布实行反间计,假意作曹操的内应。曹操得以进入濮阳城后,纵火焚烧所经过的东门,表示自己不再退回。及至与吕布交战,曹军大败,吕布部下的骑士捉到曹操而不认识,问道:“曹操在哪里?”曹操说:“骑黄马逃走的那人,就是曹操。”吕布的骑士就放开曹操,而去追那骑黄马的人。曹操从大火中突围而出,回到营中,亲自慰问军士,命令军中赶制攻城用的器械。随即进军,再次攻击濮阳。他与吕布相持一百余天,发生蝗灾,百姓饥馑,吕布的存粮也已吃尽,两军各自撤退。

九月,曹操回到鄄城。吕布率军到乘氏县,被乘氏县人李进击败,向东退到山阳。

十月,曹操来到东阿县。这时,袁绍派人劝说曹操,想让曹操把家眷送到邺城居住。曹操新近失掉兖州,军中粮食也已吃尽,便准备接受袁绍的建议。程昱说:“我认为将军这是临事畏惧,不然,为什么考虑得这么不周全!袁绍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但他的智谋却不足以实现他的野心。将军自己考虑一下,能做他的下属吗?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以当他的韩信、彭越吗?如今兖州虽已残破,还有三城控制在您的手中,部下的战士不下万人,凭将军的谋略与武功,再加上荀彧和我们这些人,齐心协力,是可以成就霸王之业的,请将军重新考虑!”曹操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

典韦镇定自若,不动如山,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使对方猝不及防。这一韬略就是《孙子兵法》上讲的,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善动者,动于九天之上。

在与吕布争夺濮阳中,曹操中了反间计,棋输一步。进城之后,烧掉东门,以示必死,这是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韬略,曹操被擒之后,急中生智,指鹿为马,金蝉脱壳,移花接木,高度表现了一个韬略家的随时应变的机警品性。战败之后,深入士卒,信心百倍,反映了一个韬略家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这些性格和意志都是韬略家的基本素养。

程昱在关键时刻,又替曹操献上一个意义深远的决策方案,这个方案的韬略特点在于:一、深刻认识对手,从终极目标推论得出袁绍不能成大事,曹操不为人下的结论。二、识光明于艰难之中,见前途于曲折之内。从曹操本身智能,兖州还有根据地,军队还有实力,人才还有不少等方面剖析,得出还有发展余地的结论。从而指出决策者临事而惧的性格弱点,帮助决策者不被暂时的困难所迷惑,激发其创造、竞争的意识,最后促使决策者转变了立场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