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姓什么
——古代姓氏趣谈
如果问孟姜女姓什么,很多人会说姓孟,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姓甚名谁,听起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殊不知中国古代姓氏文化里蕴涵着大学问。姓、氏、名、字、号,在古代文化里都有各自不同的含义。那就让我们由孟姜女的姓氏谈起,讲讲中国古代神秘而有趣的姓氏文化。
孟姜女不姓孟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讲的是,秦始皇为修筑长城而广征劳役,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在新婚的第三天就被征去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交迫又过度劳累而死,尸骨就被草草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许久没有丈夫的消息,就背井离乡,跋山涉水来到长城下寻夫,谁知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孟姜女悲痛不已,在长城下恸哭三天三夜,直到城墙为之崩裂、倒坍,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最终绝望地投海而死。
两千多年来,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口耳相传,被写进典籍、诗歌、戏曲,以至今天搬上荧幕。事实上,在流传过程中,这个故事已经几经改编,与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今天的我们不但很难说清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故事情节,就连故事的主人公是何身份都莫衷一是,而单是“孟姜女姓什么”的问题恐怕就难倒许多人。孟姜女姓什么?有人说,当然是姓孟。答案可没有那么简单。关于孟姜女姓什么,目前有四种说法比较流行:
第一种是“姜氏长女”说。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家中子女排行有“伯仲叔季”的说法,“伯”有时也称“孟”,“孟”代表排行老大,是“庶长”的意思。“姜”才是真正的姓,“孟姜女”指的是“姜家的长女”。更进一步说,“孟姜女”一般指齐国国君的长女或齐国世族大家的妇女。因为有史料记载说:“孟姜,齐之长女”、“孟姜,世族之妻”等,而看过《东周列国志》的人也知道,其中出现的姜姓人总是齐国人。姜姓是齐国的国姓,当时齐国很多公室贵族妇女都被称为“孟姜”。这种观点不仅有文献证据,还有文物佐证——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文物桓子孟姜壶就是齐庄公姜光的长女姜蕾与其夫田桓子无宇共同铸造的,这印证了齐国贵族之长女统称为“孟姜”的说法。
第二种是“姓姜字孟”说。据说,孟姜女哭长城的人物原型是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这位妇女姓姜字孟,人称“孟姜”。孟姜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讲的是孟姜与杞梁非常恩爱,杞梁在公元前549年的一场战事中不幸战亡,齐庄公到孟姜家中吊唁,孟姜非常悲痛。《左传》中有孟姜“善哭”的记载,称其“善哭其夫”,以至于齐国的风俗为之一变,当地产生了孟姜哭调。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到西汉时加入了夸张成分,被改编为孟姜女在丈夫死后面向城墙而哭,“城为之崩”。再后来,由于民间对封建皇帝不顾百姓疾苦大兴土木的做法深恶痛绝,便借秦始皇修长城一题发挥,演变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
第三种是“孟姜两姓”说。这种说法源于民间传说,相传孟家与姜家是邻居,孟家院落里种了一株大葫芦,枝繁叶茂,长大后渐渐蔓延到姜家的院墙内。后来,葫芦成熟落地,竟跳出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姑娘。孟姜两家都欢喜不已,便以孟姜两姓作为这个小姑娘的姓氏,唤作“孟姜女”。
第四种是“美貌女子”说。这种观点认为孟姜女既不姓孟,也不姓姜,“孟姜”的含义与姓氏无关,而是指古代美女。《诗经》里的《郑风·有女同车》有这样的句子:“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翔将翱,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鄘风·桑中》也写道:“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所以说,孟姜女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一个象征性的统称,是美貌女子的意思。
无论采信哪种说法,孟姜女都不姓孟。纵观这四种说法,前两种说法的依据比较可靠,可信度较高。因此,孟姜女最有可能是姓姜。
姓与氏不是一回事
一个“孟姜女姓什么”的问题就牵扯出了这么多的知识,可见中国古代姓氏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人们不禁对姓氏问题产生了兴趣和疑问:姓与氏是不是一回事?姓是什么?氏又是什么?现代人往往将姓与氏混为一谈,比如在排列名单时,常说“以姓氏笔画为序”。如今,姓与氏已成为一个概念,但在古代,姓和氏的含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先说说“姓”,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其含义,“生”、“女”,表明“姓”代表出生血缘关系,在上古时代,“姓”是表示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号,标志着一个人从哪个氏族出生。同姓的人就是同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由此可见,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制度。这一点可以从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上得到证实。考古学家对西周青铜器进行了研究,发现上面记载的姓不超过30个,其中大部分都带“女”字旁,比如姚、好、妃、姬、姒、娲等,包括孟姜女的姜姓也是含“女”字的,这些都是母系氏族的标记。后来,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制度,出现了很多新的姓,比如祁、己、荀、任等,就不再带“女”字旁了。随着男权的加强,带“女”字旁的姓越来越少。
再说一下“氏”。“氏”比“姓”出现得晚,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当时,同一姓的人由于灾害、战乱或者人口繁衍等原因,可能迁居到别的地方,形成与原来族人不同的分支;身份、职业的变化也会形成新的支派。这样一来,为了加以区分,不同分支的族人在统一的姓之后,又加了一个“氏”来做标志。举个例子来说,周朝的祖先姓姬,周朝的王族原本为同姓,如人们熟知的周公就是姓姬名旦。而后来因为迁移和分封,姬姓逐渐分成了管、蔡、鲁、卫、毛、曹、雍、郑、晋、韩等几十个氏。而齐国的祖先姓姜,后来又分成吕、申、许、纪、齐等氏。相传黄帝姓姬,炎帝姓姜,现代姓氏向上追溯,有90%以上都是姬、姜两姓分化出来的。这样看来,姓是因出生、血缘而定,是氏族的标记,是不变的;而氏是因氏族分支而定,是家族的标记,是可以改变的。
在先秦时期,大姓只有姬、姜等几个,而氏却有很多。一个人的姓只代表其始祖,始祖之姓已经非常久远,单说姓不能辨别一个人现有的身份。氏标明人的身份、地位、贵贱,因而比姓更为重要。当时,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只有名,如家喻户晓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并不是姓庖,也不姓丁,而是指一个名叫“丁”的厨师。类似的,还有“鲁班”是指鲁国一个名叫“班”的木匠,“弈秋”是指名叫“秋”的棋手,“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等等。这些平民和奴隶都是用他们从事的职业或具备的专长来称呼。只有诸侯和卿大夫有资格称氏,他们的氏一般是受封而来的,或以分封的国号为氏,或以分封的地名、邑名为氏,有的还以祖先的官爵名称或者祖先的名、字、谥号等为氏。
中国有多少个姓
中国究竟有多少姓氏?这是个很难准确回答的问题。自从姓氏出现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姓氏不断增加,再加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家族通婚或过继等,产生很多新的姓氏,以至于人们越来越说不清中国姓氏的数量。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统计得到中国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5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还有一些四字姓和少数民族的姓氏。同时期编著的《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写道,中国古今姓氏有6300多个。在这些姓氏中,哪些姓氏的人数最多呢?一种说法是“张”姓最多,有7500多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9.7%;一种说法是“李”姓最多,占汉族人口的7.9%;还有一种说法是“陈”姓最多,占总人口的6.8%。
姓氏不仅表明血缘和身份,还在婚嫁事宜上起着重要作用。同姓人不能通婚,同氏不同姓的人可以结婚。所以对于待嫁女子来说,姓也非常重要。待嫁女子的称呼一般是姓之前加上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前面提到的孟姜。再如仲子就是子家的二女儿,季姬是姬家的四女儿。女子出嫁后,一般要在娘家的姓前面加上丈夫的氏,如孔姬氏等。这样的称呼(如“张王氏”或“王氏”)今天在很多农村还能见到。
到了战国时期,很多旧贵族逐渐没落,至秦朝灭亡时,平民起义成为新的统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姓氏,原来象征贵族身份的氏就没有必要了。汉朝以后,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今天的姓氏,如张、赵、王、李等,在先秦时期绝大多数是氏的概念。
名、字、号
在中国古代,不仅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名和字也不是一回事。在《说文解字》中,“名”被解释为:“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从“名”的字形上看,可以解释为天黑了不能相识,所以需要名为代号相称。对于一个人来说,姓和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光有姓和氏,还不能明确到底在叫谁,于是在氏族社会后期,人们有了个体意识以后,名就应运而生了。
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父母或长辈取的,最早取名的方法一般是按照生辰八字和天干地支。后来到了周朝,礼仪文化兴起,取名越来越讲究,开始出现以表达美好愿望和期许为名的取名方式。比如,追慕圣人,命名为“禹”、“汤”;崇尚英武,命名为“勇”、“固”;期盼长寿,命名为“祖”、“生”,等等。儒学发展起来后,取名更加复杂,有文化的家庭喜欢用诗书著作中的典故来命名。
与名不同,字不是任何人都有,也不是从小就有。《礼记》记载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字一般是有身份的家庭在男子和女子成年后所取。与名相比,字是更尊重的称呼,同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一般都尊称字而不直呼其名。尽管字与名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取字往往和取名密切关联,字和名或者是意思相近,或者是意义相对、互相补充,所谓“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所以字又称为“表字”。
名和字都是家中长辈给取的,号则往往是自取,或者是朋友相赠。号也叫别称、别号,自取的号称为自号,别人送的号又叫尊号、雅号等。一个人的号往往表现这个人的志趣抱负或人生追求,在文人中间尤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