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民为长 奇谋为短
——隐去“神话”光环的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重恩重义,鞠躬尽瘁,俨然一位集智慧与道义于一身的“完人”。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隐去他的“神话”光环,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真实的“三顾茅庐”
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要从“三顾茅庐”说起。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常被对手贬损地称作“诸葛村夫”,是说他出身村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他的父亲诸葛珪做过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东汉末年的豫章太守。诸葛亮年幼时父母双亡,他和弟弟诸葛均只得投靠到叔父诸葛玄门下。诸葛玄素来与荆州牧(荆州的最高官员)刘表交好,便前往依附,诸葛亮于是又随之来到了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过着闲适生活。他志向不凡,常自比古时的名相管仲、乐毅,在荆州一带小有名气。
当时,刘备屯住在新野。由于事业的坎坷不顺,刘备很想找一位能为自己谋划方略的贤士,谋士徐庶便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立即亲自前往请教,于是上演了古今君臣知遇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根据《三国演义》,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无功而返,却从多个侧面了解了诸葛亮的才能。一心求贤的刘备不辞辛苦第三次登门造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于是诸葛亮道出了后世闻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划了立足荆州、西进蜀地,继而“三分天下”的方略。刘备听后大为赞叹,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
小说中,“三顾茅庐”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但正史《三国志》对这一段的记载却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首先这里的“三”不一定是指“三次”,而可能是多次的指代词,我们只能确定历史上刘备曾“多次”造访了诸葛亮。其次,史家如此简单地描述,可见其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曲折情节。在魏晋时期,文人崇尚隐居和清谈,推托出仕是一种风尚,并不见得是故意的矜持。因而,真实的“三顾茅庐”只是那个时代平常的一种访求罢了。至于令后人称奇的《隆中对》,其实鲁肃和周瑜也早有相似的方略,因为当时的天下已分割殆尽,只有西蜀可做文章,于是也就不免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嫌了。
“三顾茅庐”被后人渲染成一个传奇故事,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成功的出仕经历和卓越的名声,使其成为了后代文人眼中理想的形象。“学而优则仕”,文人们都渴望有明君的知遇,而高姿态的出仕又是一种无比的荣耀。所以,“三顾茅庐”实为千古文人心中一个梦想。
身居后方的总调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时势的转折点。自此,三国的历史几乎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个人表演。“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俨然成为诸葛亮的一副棋盘;“智取南郡”、“三气周瑜”——更使刘备得以稳固后方,进兵西蜀。
然而,真实的情况显然不像小说中描述得那样传奇,甚至可以说,两者相差甚远。在最初的岁月中,真实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不仅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而且根本没机会参与刘备的军务。
诸葛亮出山后不久,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只得南撤。危难时刻,诸葛亮主动请缨到东吴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到达东吴后,诸葛亮面对孙权慷慨陈词,使孙权坚定了联合抗曹的信念。促成孙刘联盟,这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最大也是唯一的功劳。至于“舌战群儒”、“借东风”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实为子虚乌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奇谋则是张冠李戴。赤壁之战在东吴都督周瑜的统筹指挥下大获全胜。诸葛亮虽未贡献于具体战事,但因游说有功而被刘备破格提拔为“军师中郎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职位只是一个品级不高的“杂号”,与“军师”相去甚远,与关羽、张飞等人的地位也不可相提并论。
立足荆州之后,刘备开始按照诸葛亮规划的方略进军西蜀,但并未将军事进攻的事务交给诸葛亮,而是带上了新来的军师庞统一起前往西蜀。诸葛亮被放在大后方,“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说白了就是在后方协调粮草,输往前线。
刘备夺取西蜀后,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前者仍为“杂号”,后者才是“实职”。这时,诸葛亮才开始有了军国的实权,但他的主要职责仍离不开粮草供应一类的事。据史书记载,刘备外出时,诸葛亮常常负责镇守成都,供应前线部队的粮食和兵力。不久,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今属陕西)进行关乎存亡的军事对决,在如此关键的一仗中,刘备带在身边的仍旧不是诸葛亮,而是投靠不久的军师法正。
为什么刘备作战从不带上“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呢?刘备的“识人”才能是后世公认的,他不用诸葛亮领兵打仗必然有其道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虑诸葛亮为人持重、擅长内政却不善机变的特点。那么,诸葛亮是否具有军事才能呢?他在军事指挥中的表现怎么样呢?
“六出祁山”的功与过
诸葛亮真正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是在他指挥对魏国北伐的战役中。这是检验诸葛亮军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实,也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多的焦点。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权。为了实现先主恢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率蜀军多次北伐魏军,路经“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率军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228)。他命令赵云、邓芝等人从斜谷道(渭水支流的河谷)出兵吸引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这一计策果然奏效,魏国的主力部队被调离后,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今属甘肃)见诸葛亮的大军压境,纷纷投降。一时关中大震,魏国上下惊恐,魏明帝曹叡连忙派名将张郃前往抵抗。诸葛亮派马谡督军在前,与张郃在街亭交战。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指挥不当,被张郃打得大败,大好的战局尽失。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收兵回师,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秦岭北麓),第二次兴兵北伐。蜀军包围了陈仓(今陕西宝鸡),魏国大将军曹真率军来救。蜀军粮草用尽撤兵,却被魏国将领王双追击。诸葛亮率军一战,击退敌军,斩杀了王双。此后不久,诸葛亮派将领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将领郭淮救援。诸葛亮闻讯出兵支援陈式,打退郭淮,攻下二郡。
蜀汉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兴兵北进,兵出祁山,遭遇魏军统帅司马懿的迎击。魏军知道蜀军粮草不多,于是坚守不战。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无奈还是粮草不济,最终退兵。退兵途中,诸葛亮设计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蜀军十万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魏国司马懿筑营阻拦,诸葛亮也分兵屯田,作长期对峙的打算。双方相持了百余天,到了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
诸葛亮数次北伐大都无功而返,因此惹来后世很多争议。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不善于用兵,一味地穷兵黩武,由此造成了蜀国国力的严重消耗,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过于保守,因此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客观来看,诸葛亮用兵偏重稳妥,习惯步步为营,而不善于出奇兵。史书记载,蜀汉大将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向诸葛亮请战,愿仿照汉初韩信的故事,带一支人马作为奇兵。然而诸葛亮为慎重起见,始终没有采纳。过于求稳使得本已处于弱势的蜀汉局势很难有惊人的逆转,但也不能因此一概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纵观几次北伐,诸葛亮用兵虽未获得实质上的胜利,但也没遭到什么重大损失,这对于保存蜀国仅有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几次与魏国交手的细节来看,诸葛亮总能用计谋巧取一些优势,或斩杀对方大将,或夺取一两个城池。因此,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综合评价应为“合格”,但绝没有千古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两朝开济老臣心
隐去了诸葛亮“军事奇才”的光环,是什么让他流芳百世呢?
首先是诸葛亮鞠躬尽瘁、不负托孤重任的千古道义。刘备死前将少主刘禅托付诸葛亮,并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事。我的儿子如果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值得,你可以取而代之。”深受托孤大任的诸葛亮并没有辜负刘备的一番希望,他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蜀汉政权。为了实现先主的遗愿,他不辞辛劳,数度亲征,最终积劳成疾,死在北伐的战场上。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执政的十几年中,诸葛亮虽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从未像历代很多权臣一样产生僭越之心,即使后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依然心无旁骛,一片公心。诸葛亮死后,家中只有15顷薄田和几百棵桑树留给后代。他完美地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谛,无愧为千秋楷模。
其次,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他起初在荆州负责征收赋税和调运粮草,不仅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而且还积累下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入蜀后,诸葛亮统筹内政方面的事务,鼓励耕织,兴修水利,促进了农商发展。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原本落后的西蜀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大力提拔忠良之士。蒋琬、费祎、郭攸之、董允、向宠等一大批蜀汉中后期的栋梁之才都是经由诸葛亮推荐或提拔的,这为蜀汉政权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诸葛亮执法严明、赏罚必信,不仅能破格提拔有功之臣,对于违法的官员,哪怕是深受器重的马谡,也能挥泪而斩。因此,当时的蜀汉朝廷政治清明,官吏们人人怀着自励之心,奸恶之人几乎无处藏身。社会上更是道不拾遗、强不凌弱,风气一片肃然,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在治理少数民族事务上,诸葛亮也是政绩斐然。西南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割据一方,屡有侵袭蜀汉边民的事情发生。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于当年秋天平定了西南地区。《三国演义》中将这一段历史演绎为“七擒孟获”。虽然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传奇,但在平定之后,诸葛亮确实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使当地百姓深得实益。直到今天,西南的百姓都对诸葛亮怀着深深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名相还是神探——狄仁杰传奇
随着影视剧的热播,狄仁杰的“神探”形象已深入人心。然而,狄仁杰的才略功勋远不止于此。他历仕唐高宗与武则天两朝,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以仁爱豁达之心纠正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种种弊政,以圆融变通之智终令武则天还政李唐,堪称“唐室砥柱”。名相与“神探”的角色集于一身,狄仁杰不愧为千古称颂的传奇。
断案如神的大法官
著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曾写过一本著名的侦探小说《狄公案》。《狄公案》共发行100余万册,被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广为流传。自此,“神探狄仁杰”的名号家喻户晓。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周久视元年(700)。他生于一个庶族官宦家庭,少时接受了系统的封建传统教育,思维敏捷,卓然超群。后来,狄仁杰以明经(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第,出任汴州参军。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狄仁杰升任大理丞,掌管刑狱诉讼等事宜。他上任后,明辨是非,秉公执法,一年中解决了大量的奇案、冤案。在涉案的一万七千余人中,没有一人蒙冤,狄仁杰因此成为举朝闻名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小说《狄公案》便是参照这段历史,讲述了狄仁杰破案断狱的传奇故事。
据记载,狄仁杰断案以“平恕”著称。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砍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的柏树而惹得唐高宗大怒,随即被捕入狱。唐高宗下令处死权善才,这时,狄仁杰却提出权善才罪不至死。唐高宗听后愤怒地说:“权善才砍昭陵的树木,是陷朕于不孝的境地,罪该万死!”狄仁杰不慌不乱地对答说:“臣深知直言进谏,自古就是很难的事情。然而,臣以为,遇到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直谏固然难;而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直谏则很容易。如今,权善才的行为按照大唐律法不应判死罪,而陛下坚持要杀他,则使律法无法取信于人。”看到唐高宗面色稍缓,狄仁杰接着说,“何况,陛下因权善才误砍树木而杀他,千百年后人们将如何评价陛下呢?臣不敢奉旨杀权善才,而损害陛下的身后声名啊!”一席话竟说动了唐高宗,权善才因此被免除了死罪。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狄仁杰出任侍御史,负责审讯弹劾官员的案件。当时的司农卿韦弘机正奉命建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他极尽奢华之能事,将这几座宫殿修得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狄仁杰认为此举将引导君王追求奢靡之风,上疏弹劾韦弘机,唐高宗准奏将其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深得高宗宠信,平日飞扬跋扈,朝臣敢怒而不敢言。狄仁杰毫不畏惧地站出来揭露王本立的罪行,并上疏请高宗依法处置。得知唐高宗想要宽赦王本立,狄仁杰立即劝谏道:“朝中即使英才不多,难道缺少王本立之流吗?陛下何苦为了一个获罪的王本立而曲解国法啊。”后来,王本立终被定罪。
在执掌刑狱的数年内,狄仁杰执法严明,伸张正义,使司法的风气肃然。他惩治了不少恶人,也平息了无数冤案,成为深受百姓拥戴的断案神探。
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后人常引用这句话来赞誉狄仁杰。狄仁杰为官数十载,始终勤政为民,心怀仁爱,体恤民间疾苦。他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拂逆圣意,拯救了不少无辜的百姓。
狄仁杰任度支郎中时,一次随唐高宗出巡,途中经并州的一座妒女祠。并州长史李冲玄唯恐妒女祠对帝后不祥,决定征发数万百姓拆除此祠。狄仁杰听后立即反对,并说:“天子出行,有千乘万骑相随,风雨清尘洒道,何须担忧妒女之害?”就这样,狄仁杰使并州数万百姓免于赋役。唐高宗闻知此事,连称狄仁杰“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他到任后,协调宁州各民族的关系,使“内外相安,人得安心”,百姓都为他立碑颂德。后来,狄仁杰出任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他了解到吴、楚等地官吏迷信,建造大批供奉神灵的祠庙,劳民伤财,便下令捣毁了1700多座祠庙,从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武。武则天出兵平乱后,将与越王李贞株连的人都关进大狱,准备处死。狄仁杰深知大多数囚徒都是平民百姓,因受越王军队的胁迫才在军中服役。于是,他上疏武则天,说:“这些人忤逆不是出于本心,望陛下体恤他们的苦衷,从轻发落。”武则天深知狄仁杰一心为公,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将这批囚徒改判流放。这批囚徒在流放途中,经过狄仁杰曾任官的宁州时,与当地百姓一同俯在为狄仁杰所立的“德政碑”前,失声痛哭,感怀其恩德。
越王兵败后,狄仁杰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当时的宰相张光辅平定越王叛乱有功,他手下的将士自恃功高,四处屠杀降卒以邀战功,还向狄仁杰大肆勒索。狄仁杰当面怒斥张光辅说:“祸乱河南的原本只有李贞一人,如今死了一个李贞,却生出千万个李贞!”张光辅不解地问此话何意。狄仁杰说:“你领兵30万讨伐李贞,豫州百姓听闻唐军来到,都出城投降,你却放任士兵杀害降卒,无辜之人尸横遍野,这不是比千万个李贞祸害更甚吗?”狄仁杰越发激动地说:“我若有上方宝剑在手,恨不得架在你的脖子上!”张光辅哑口无言,却怒火中烧。不久后,张光辅参奏狄仁杰妄自尊大,以下犯上,致使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后来又降为洛州司马。
武则天晚年崇信佛教,大兴佛寺。久视元年(700),武则天想要修造浮屠大像,需耗费钱财数百万,动用无数百姓服劳役。狄仁杰上奏说:“佛教以慈悲为怀,如果劳民伤财做表面修饰,便背离了佛教的宗旨。如今边境尚未安定,水旱灾害频发,倘若虚耗官银,万一一方有难,将如何解救呢?”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劝诫,将修佛像一事作罢。
极具智慧的诤臣
狄仁杰一心为公、仗义执言,是唐朝有名的诤臣。然而,他又不仅仅是个直来直去、意气用事的臣子。在武则天这样嗜杀残暴的女皇身边为官,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极高的政治智慧,狄仁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天授二年(691),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出任宰相。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任豫州刺史时政绩卓著,后来却被贬官,是因为有人在我面前进谗言,你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陛下如果认为臣有过错,臣必当改正;如果认为臣没有过错,那就是臣的大幸。臣不知道进言之人是谁,但既然同朝为官,请陛下不要告诉臣他的名字。”一番宽仁得体的话令武则天也不禁由衷赞叹。
同年,由于武则天大兴酷吏,鼓动告密之风,觊觎皇位的武承嗣(武则天的侄子)趁机勾结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欲除去阻碍自己争位的心头大患。狄仁杰以“谋反罪”被打入大牢,接受来俊臣的审讯。来俊臣明知狄仁杰蒙冤,故预备动用大刑令他认罪。谁知,来俊臣刚问一句:“狄仁杰,你可知罪?”狄仁杰便应声而答:“武氏建的是大周,我是大唐旧臣,确实参与了谋反,甘心被诛!”来俊臣得到供状,喜出望外,便把狄仁杰收监,只等最后行刑了。
狄仁杰为何不合常理地急着认罪呢?因为他对大唐律法和判官心理了若指掌。首先,大唐律法规定,一经讯问便认罪伏法的人可以免于死刑。狄仁杰急着认罪,至少保住了性命,为申冤赢得了时间。其次,认罪后就不必受刑,狄仁杰不仅避免了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像很多忠正之臣一样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悲剧。再次,他断案无数,对判官的心理非常了解,因而深知一旦犯人认罪,判官便会放松警惕,他也就有了自救的机会。
于是,狄仁杰在这天晚上秘密写了诉状,将冤情陈述于其中,缝在棉衣内侧。然后,他叫来一个名叫王德寿的判官,对他说:“近日天气炎热,请托家人为我去掉棉花,做成单衣拿回来穿吧。”王德寿并未起疑心,反而劝说狄仁杰供认与另一位大臣杨执柔同谋,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坚决不认,用头撞击柱子,血流满面,并说:“倘若我狄仁杰做出这等事,当天诛地灭!”王德寿大惊失色,慌忙拿起棉衣直奔狄府。狄仁杰的儿子拆开棉衣,看到诉状后,面见武则天为其父申冤。武则天立即召见狄仁杰,通过比对笔迹发现狄仁杰谋反的证据为假,便释放了他。尽管狄仁杰仍被贬为彭泽县令,但能从酷吏的狱中活着出来已是莫大的奇迹。
狄仁杰独具智慧,善于变通,不仅体现在“越狱”这样的自救行为上,更体现在光复李唐的历史壮举上。
“唐室砥柱”名垂青史
武则天晚年时,传位于谁的问题使她备受困扰。一边是亲生骨肉李姓,一边是她深为倚重的侄子武姓,武则天犹豫不决,常常为此寝食难安。狄仁杰深知,武则天虽贵为帝王,终不会泯灭身为女性的情感,尤其到了晚年,就更加看重母子亲情的分量。
一日,狄仁杰对武则天说:“陛下,立亲生儿子为嗣,您可以千秋万岁供奉于太庙,承继无穷;而立侄子为嗣,则从未听说过有在太庙中供奉姑母的事情。骨肉至亲与外侄相比,孰亲孰疏,相信陛下自有圣断。”武则天有些不悦地说:“这是朕的家事,岂能让你来预知?”狄仁杰语重心长地说:“帝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有什么不是陛下的家事呢?陛下为元首,臣子为股肱,君臣本是一体,何况臣官至宰相,怎能对立嗣的大事不闻不问呢?”武则天有些心动,但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后来,狄仁杰数次进谏,力举庐陵王李显,每每激动得涕泗横流。
武则天晚年宠信两个男宠,名叫张昌宗和张易之。两人虽红极一时,但也不免担忧武皇死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深知狄仁杰德高望重,便向他咨询永保富贵的方法。狄仁杰说:“为今之计,你们应当力劝陛下迎接庐陵王李显入宫,立为太子。这样你们就立下了大功,太子即位后必会宠信你们。”张昌宗与张易之茅塞顿开,于是日夜在武则天耳边念叨李显的贤德。久而久之,武则天果然被说动。
一次,狄仁杰面见武则天,再次痛陈立嗣事宜,叩请武则天顺应民心,迎回李显。说到动情处,他又不禁泪流满面,武则天一甩手,轻轻地说:“还你太子。”这时,屏风一开,李显正站在那里呜咽不已。狄仁杰看到太子归来,喜不自禁。这一幕被史书记载为“卒复唐室”,狄仁杰也因此被后人尊为“有再造唐室之功”、“唐室砥柱”。
武周久视元年(700),狄仁杰病逝。自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狄仁杰为官大半生,鞠躬尽瘁,为社稷民生和大唐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劳。他死后,朝野恸哭,百姓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