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
——真实的“刘罗锅”
在荧屏上,“宰相刘罗锅”是一个刚正廉明、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还常常让乾隆帝身边的“红人”和中堂丢人现眼。在百姓眼中,“刘罗锅”可谓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连他的“罗锅”也显得十分可爱。然而,真实的“刘罗锅”却不完全如此……
刘墉不是罗锅
“刘罗锅”是人们对清朝名官刘墉的惯称。相传,刘墉本人是个驼背(俗称罗锅),朝野皆知,连乾隆帝与和珅也常常以此取笑他。关于刘墉的“罗锅”,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传说刘墉参加科举考试的殿试时,乾隆帝亲自主考。乾隆帝看到刘墉是个罗锅,便戏弄他说:“你能以罗锅为题作诗一首吗?”刘墉随即吟诗一首:“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乾隆帝听后,又是惊叹,又是惭愧,当场就将刘墉点为状元。
又有传说称,刘墉入朝为官后,上朝叩拜的姿势非常奇特,引来满朝文武的捧腹大笑。乾隆帝看到刘墉本来就驼背,又叩拜得很滑稽,便说:“刘爱卿,你这么一拜,不就成了罗锅了吗?”刘墉立即磕头高呼:“谢主隆恩!”乾隆帝与大臣们都感到不解,忙问刘墉为何谢恩。刘墉笑着说:“按大清律,皇帝赐予臣子封号,封一个字,每年可加俸禄万两。如今皇上封了刘墉‘罗锅’两个字,臣每年便可以多拿俸禄两万两,这真是皇恩浩荡啊!”乾隆帝听后哭笑不得。
有关“罗锅”的传说固然有趣,却多为误传。尽管史料上没有关于刘墉仪表堂堂的记载,但他至少也是身体端正,绝不会是驼背。
据考证,清朝选拔官吏有全面而严格的标准,概括起来有四个字——“身、言、书、判”。所谓“身”,便是相貌端正、体格健壮;所谓“言”,是指口齿伶俐、表达清晰;所谓“书”,是指字体工整、笔法清秀;所谓“判”,是指断事精准、思维敏捷。刘墉作为清朝官员,必然要通过这四项审核。四项之中,“身”是第一位的。倘若刘墉是个“罗锅”,不仅难立官威,而且有损大清国体,那么即便他出身再高,也不可能入朝为官。
那么,“刘罗锅”的误传从何而来呢?一般认为是源于嘉庆帝对刘墉的称谓。一种说法是,嘉庆帝即位后,刘墉已年过八旬,难免有些弓腰驼背。嘉庆帝常常以“刘驼子”称之,这一称谓逐渐传播开来,民间就误以为刘墉天生就是驼背了。另一种说法是,刘墉身为嘉庆帝的老师,深受敬重,被尊称为“刘阁老”。由于“阁”与“锅”读音相近,“阁老”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就变成了“锅腰”,刘墉也就成为了“刘锅腰”。“锅腰”在京城方言里称为“罗锅”,于是“刘罗锅”的叫法便流传开来。
出身名门的饱学之士
民间传说大多将刘墉说成是出身平凡的学子,有的影视作品甚至说刘墉家境贫寒。但事实恰恰相反,刘墉出身于清朝著名的官宦世家,祖孙三代均官居高位,其门第之高,在清朝很少有几人可与之相比。乾隆帝曾特赐刘墉御制诗:“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家声勉永继,莫负奖期深。”意思是刘墉出身名门望族,为官应有所建树、不辱门楣。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生于山东诸城(今属山东高密)。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年间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前期极受重用的诤臣,是以汉人身份出任首席军机大臣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堪与后来的和珅相提并论。自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至刘墉的侄孙刘喜海,刘氏家族共出了35位举人、11位进士和2位大学士。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刘墉自幼便饱读经书、博闻强识。然而奇怪的是,刘墉在30岁之前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直到33岁时,刘墉才因出身名门,直接参加了在京举行的会试和殿试,被钦点为二甲第二。据说,由于刘墉才华出众,乾隆帝举行殿试时曾欲将他点为状元,后来因其父刘统勋极力反对才作罢。
中进士后,刘墉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后授翰林编修,不久升为翰林侍讲。此后,刘墉多次担任科举乡试、会试正考官,三次兼署国子监,曾先后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三通馆、会典馆总裁。《清史稿》评价刘墉的才能为“外娴政术,内通掌故,博通经史,长于古文考辨”。
刘墉不仅学识出众,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集历代名家之所长,自成一派,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为“清朝四大书法家”。刘墉的书法体丰骨劲,笔法浑厚,尤其擅长小楷。后人称赞刘墉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骨。
“文正”宰相刘统勋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于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乾隆朝累官至工部、刑部、吏部三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军机大臣等,是乾隆帝统治前期最为倚重的臣子。刘统勋是乾隆年间名震朝野的刚正之臣。他就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不畏当朝首辅大学士张廷玉的势力,毅然予以弹劾,最终扳倒朝廷要官12人,满朝为之震惊。乾隆三十八年(1773),刘统勋病死在上朝途中,乾隆帝闻讯悲痛万分,亲自赶到刘府致哀。看到刘统勋家中一贫如洗,乾隆帝不禁感慨万分,赞叹“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刘统勋死后谥号“文正”,是清朝大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称誉。清朝200余年间,仅有八位大臣获此殊荣,刘统勋是继康熙朝的于成龙之后的第二位。
百姓心中的“刘青天”
刘墉的官场生涯,前期主要是在各地做地方官。这段时期,他刚正不阿,为民除暴,革除了科场、官场的不少弊端,一度被百姓称为“刘青天”。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讲述了刘墉将“贡院”两字巧妙地遮上一半,改为“卖完”,以讽喻当时贡生、监生的考风混乱。此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刘墉任广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时,曾针对当时科场风气不正、官犯勾结的状况,雷厉风行地进行了惩治,被乾隆帝称赞为“知政体”。正因刘墉作风严正,很多想蒙混作弊的考生一听说刘墉监考,都吓得不敢进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刘墉出任湖南巡抚。当时,湖南受灾严重,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偷盗案件频发。刘墉到任之后,多次微服私访,查明了灾情和案件实况。他一连撤了两名知县和一名知州,令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同时开仓赈粮,接济灾民,使百姓暂渡难关。他还下令加固城垣,修建仓储,并鼓励民间开采峒硝。不久,湖南就恢复了社会安定、民生丰足的局面。当地百姓对刘墉感恩戴德,称他是“包公再世”。
关于刘墉的刚正廉洁,最为人称颂的史实是查办山东巡抚国泰一案。乾隆四十六年(1781),刘墉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参奏山东巡抚国泰横征暴敛、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罪名,引起朝野震动。因为国泰是皇妃的伯父、和珅的心腹,党羽众多,势力庞大,朝中官员大多忌惮他。乾隆帝立即派和珅、刘墉及钱沣一同前往山东调查此案。和珅有意袒护国泰,在查案之前还暗中给国泰通风报信,给刘墉的调查制造了不少麻烦。刘墉到达山东后,化装成一个道人,暗自查访,结果发现国泰罪行累累、证据确凿。例如,国泰将山东受灾情况谎报为丰收,邀功请赏;以向皇帝纳贡的名义搜刮民财,致使几十个州、县府库亏空;为掩盖自身罪行,他还杀害了为民请命的九位进士、举人,等等。此时,皇妃已经在为国泰说情,与和珅亲近的众多官员也开始为国泰游说。刘墉顶着压力,向朝廷历数国泰的种种罪行,并摆出自己查获的铁证。最终,国泰认罪伏法,涉案的30多位官员被一一处置。国泰一案轰动一时,在百姓中广为传颂。
圆滑世故 棱角渐无
了结国泰案后,刘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不久又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但调任京官之后,刘墉似乎变了一个人,开始奉行圆滑世故、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渐渐失去了早年间的锐气。
在民间故事和影视作品中,刘墉总是有勇有谋地对付和珅,打击和珅的嚣张气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力量对比来看,在两人同朝为官的20余年中,和珅始终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权力场上呼风唤雨的重臣,而刘墉的官位、势力与和珅不可同日而语。从主观愿望来看,刘墉为官后期不再是棱角分明、刚直不阿的处世风格,而是变得圆滑世故、乐于取悦。据史料记载,刘墉调入京城后,看到和珅位高权重,其党羽遍布朝野,便对和珅及其亲信虚与委蛇。
另据嘉庆元年的圣谕,乾隆帝曾经向刘墉询问一位名叫戴世仪的官员才能如何,刘墉模棱两可地说:“还可以吧。”事实上,戴世仪能力平庸,连乾隆帝都心知肚明。乾隆帝因此斥责刘墉对于选拔人才完全不留心,令他“扪心内省,益加愧励”。由此看来,刘墉为官后期做起了“老好人”,不愿再得罪官场同僚。
糊涂为官“小错不断”
乾隆五十二年(1787)之后,刘墉为官便“小错不断”。一次,乾隆帝与刘墉谈及嵇璜、曹文埴的为官情况。后来刘墉却不小心把谈话内容泄露了,引得乾隆帝不悦。不久,刘墉受命主持祭拜文庙,因没有行规定的“一揖之礼”而遭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参劾。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天,刘墉兼署国子监期间发生了乡试考生舞弊事件,刘墉因此被弹劾并受到处分。但仅仅半年后,刘墉又犯了一个小错,这次终于触怒了乾隆帝。
乾隆五十四年(1789)二月底至三月初,京城连天阴雨,上书房教皇子读书的师傅们一连好几天没有开课,当时任上书房总师傅的正是刘墉。乾隆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对刘墉大加申饬,并降了他的官职。在降官的圣谕中,乾隆帝毫不留情地指出刘墉接连失职,过失甚大,实难宽恕。四年后,刘墉充任会试主考官,因安排草率,阅卷不细,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试卷。乾隆帝得知后,再次对刘墉进行了严厉斥责。
因为这一系列的错误,刘墉错失了被授予大学士的机会。嘉庆元年(1796),已为太上皇的乾隆帝增补比刘墉资历浅的董诰为大学士,并批评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一年后,刘墉才被授为体仁阁大学士,但圣谕中仍称刘墉“行走颇懒”、“兹以无人,擢升此任”。
事实上,刘墉最高的官位仅是“体仁阁大学士”,他从未进过军机处,也就没有涉足清朝政治权力的核心。因此,后世称刘墉为宰相,多半是不合适的。
刘墉为官的前期与后期,执政能力判若两人,不禁令人感到费解。仔细看来,刘墉所犯的错误,多因大意失察而成,而且一犯再犯,实在不像一位饱学之士的作为。巧的是,刘墉犯的错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赔不上身家性命,却总能招惹乾隆帝的训斥。
由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由慎思明察到糊里糊涂,这均是出于同一个原因,那便是那些平庸糊涂、不功高盖主的官员更得乾隆帝喜爱。刘墉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宁愿表现得有些小糊涂,也要顺应官场规则以求自保。
嘉庆九年(1804)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他虽一生清廉,但没有做到不失刚正,因此,嘉庆帝赐谥号“文清”,而非“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