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谈·王世襄
王世襄(1914~),号畅安,福建福州人。学者、文物鉴赏家。先后任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成员,第三、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主要著作有《锦灰堆》《画学汇编》《明式家具珍赏》《说葫芦》《竹刻艺术》等。
移门好就厨当榻
王世襄先生自青年时代起就喜欢收藏古代家具,并从美术史等角度研究古代家具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几十年锲而不舍。“十年动乱”中,他受到迫害,被赶进一间小屋。但他仍然舍不得自己的藏品,把家具堆放在仅有的一间小屋内。在既不能让人进屋、也不好坐卧的情况下,他和老伴只好跼在两个拼合起来的明代的柜子里睡觉。当年黄苗子先生曾赠他一联:“移门好就厨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额是“斯是漏室”。在这种艰苦的境地里,王世襄对其藏品进行品评、研究,分析和归纳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制作特点,写出《明式家具珍赏》等力作。他在《家具的欣赏与使用》一文中指出:“从无数的明清绘画可以看到明代的室内陈设朴素简单,家具疏落有致。入清以后,才日见重叠拥挤,而家具本身也越来越繁琐。”这是在大量收藏和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王世襄对古代家具美学意义的开掘,是他对家具藏品进行纵向研究的结果。
穷追不舍买杌凳
上世纪50年代,王世襄在北京通州鼓楼北小巷一个老太太家看到一对杌凳。这是明朝留下来的,无束腰,直腿,四足外圆内方,用材粗硕,十分简练朴质,他看了非常喜欢。一问价儿,老太太说:“我儿子要卖20块钱,打小鼓的只给15元,所以没卖成。”王世襄马上掏出20块钱递过去说:“20块钱,这对杌凳我要了。”老太太见他没还价,马上改了口:“你给价够了,但要等我儿子回来才能拿走,不然他会埋怨我。”王世襄只好耐心等,可等到天快黑了,还不见她儿子进门,只好骑车回到城里,准备过两天腾出空儿再来。
想不到两天以后,王世襄路过东四的挂货铺,看见打小鼓的王四坐在这对凳上,他后悔那天没有继续等下去。这回再不能让这对杌凳“跑”了。便问王四:“这对杌凳多少钱?”王四说:“40。”王世襄先生没料到他把老太太的要价翻了一倍,做生意嘛,当然要赚钱。他说:“40我要了!”可是王世襄那天忘带钱包了,不但付不了钱,连定钱也拿不出来。他对王四说了个活话,赶紧回家取钱。等他带着钱,回到挂货铺,王四说:“对不住了,你前脚走,后脚又来了一个买主儿。这对杌凳已经被人买走了。”王世襄先生问:“谁买走了?”
王四说:“红桥的老梁。”
王世襄后悔不迭。他跟京城玩硬木家具的人都熟,知道梁家兄弟二人在红桥经营硬木家具材料。他便跑到梁家,想从梁家兄弟手里把这对杌凳买回来。谁知梁家兄弟一人坐着一个,摇摇头:“刚买来,还没坐热呢,怎么能卖给你呢?”王世襄知道这哥俩能修家具,就问道:“是不是等修理好了再卖?”哥俩说:“不,不修了,就这么坐着了。”
王世襄锲而不舍,一次不行,两次,隔三差五到梁家买这对杌凳,他们死活不吐口儿。
后来,这对杌凳,让这哥儿俩当了脸盆架,天天在上面洗脸洗手,他看了十分心疼。为了买到手,他不断地加价,历时一年,他跑了二三十次,最后花了400块钱,才从梁氏兄弟手里把它买下来,这价钱正好是当初通州老太太要价的20倍。
王世襄先生对这对杌凳当然格外看重,买回来又重新拾掇一番,现在这对杌凳还在,其图片已收录到他的《明式家具珍赏》中,当然,其价值也许值400元的20倍了。
王世襄著《中国葫芦》书影
藏出了名堂 玩出了大家
王世襄老人收藏了一辈子。他玩的东西太多了,从蛐蛐罐、蝈蝈葫芦、鸽哨、鸟笼子到明清家具、竹刻、书画、瓷器、佛像、古琴等等,大凡北京人认为值得玩的东西,他都喜欢。与一般藏家、玩家不同,王世襄不但能藏、能玩,他也能写,大凡他藏过、玩过的东西,都留下文字记载和研究心得。比如京津一带的人喜欢藏玩葫芦,但怎么个玩法,文字记载却很少。世襄老人的《说葫芦》等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资料。
2003年10月10日,王世襄和夫人袁荃猷在北京保利大厦举办了“珍藏中国艺术品展”。展出了他们多年收藏的古琴、铜炉、佛像、古典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0多件。他的这些家底儿让人们开了眼。转过年,世襄老人就整寿90岁了。这个展览也许是他藏玩一生的“总结”。
黄花梨圆脚柜(明)
黄花梨连二橱(明)
闷户橱(明)
如来坐像(宋)
铜真武大帝坐像(明)
“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