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崔瑗
《崔瑗》:崔瑗(77—142),东汉书法家。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人。工书善文,博学多才,与班固、傅毅齐名。年十八至京师,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年四十余,始为郡吏。后举茂才,迁为汲令,始济北相。善书法,尤工章草书,以杜度为师,而造诣甚高,故后世称为 “崔杜”。王隐又称之为 “草贤”。《古今书评》 曰: “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单枝。”《书断》称 “崔氏之书,点画之间,莫不调畅”。著有《草书势》,为我国最早见于史编的书法著作,惜其不传。
非凡之才
东汉的书法艺术秉承秦朝及西汉而来,蔚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气象,并涌现出传载史册的书苑大家,杜度、崔瑗、张芝便是其典型代表。他们三人都善作草书,具有共同的艺术追求; 又各有所长,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 同时又都勤奋练笔,在笔墨上挥洒自己的豪情和志趣,表达对于艺术真谛的理解,因此均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为后世所尊崇和学习。
跟他们同一时代,有个文学家名叫赵壹,此人很有才能,也很有个性。赵壹不但善辞赋(如作了《刺世疾邪赋》,抨击了当时的黑暗政治,显示出较高的文学修养),还喜好书法,并有自己的追求与理解。但赵壹偏爱篆书,可谓“情有独钟”,却不喜欢新兴起、有后来居上之势的草书。他想使书法返回到仓颉、史籀的古代,认为书法艺术的源头才是应该着力提倡的“正宗”。为了说明自己的复古观点,并使世人接受,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赵壹写了一篇抨击草书的文章——《非草书》,严厉批评整个社会狂热学习草书以致走火入魔的风气,内含提倡古体篆书并推而广之的呼吁。但客观而言,赵壹这种观点仅立足于社会实用性层次,忽视了作为艺术的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不符合艺术发展的历史潮流。因此,呼吁之声虽高,但因“逆潮流而动”,并没在社会上引起多大反响。况且,当时正值草书风行之时,这种“不谐之音”自然很快被淹没。虽然如此,赵壹的《非草书》一文却成为我国古代较早和较为正式的一篇书法论文流传下来,显示出作者富于个性的思考,而且文章中记载的杜度、崔瑗、张芝等刻苦学习草书的故事,对于我们了解三人思想生平和草书发展史,也具有较大的文献意义。
杜度,字伯度,汉章帝时曾做过齐相。他工章草书,刻苦摹练,将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和追求以及自身的卓越才能融会到了书法艺术中。汉章帝极力赞赏,并亲身学习其书法作品,当时也有人称他为“草圣”。这是相当高的评价和赞誉。
崔瑗,字子玉,博学多才,善于学习,并能虚心求教,其章草书学自杜度,但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因此造诣甚高,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推崇,当时有人称他为“草贤”。
草书 (局部) 汉 崔瑗
张芝,字伯英,善作今草书,笔力飞动,俊秀飘逸,神变无极。《非草书》中说,杜度、崔瑗和张芝三个人都有超俗绝世之才,他们博学之余,学习书法,潜心研究,都有相当高的体会和造诣,并取得卓越的成就,因此颇为后世之人所倾慕。他们心无旁骛,用心临习,刻苦钻研,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他们每人每十天就要用秃一支笔,一个月就要用完数丸墨。他们为了练字,即或手指磨破,指甲折断,也不停止。虽然有时他们和别人坐在一起,但并没有多少心思去聊天,而是一有空就用手指在地上画字,用木棍在墙壁上练字,从来不让时间白白流走。他们这种刻苦学书的行动和钻研不止的韧劲得到了回报,三人在书法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并受到世人充分的肯定。赵壹虽然不喜欢草书,但对他们刻苦练习的精神十分佩服。他们这种勤练不止的精神,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