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望》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完颜宗望》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本名斡鲁补(亦称翰离不),太祖第二子。每从太祖征伐,常在左右。

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三月,有人告:辽主在鸳鸯泺(今河北张北县西北之安固里淖)。完颜宗翰(太祖侄)请袭之。既又有人告:辽兵三百余人在青岭(在今沽源县南独石口西南)。宗望曰:“若生致北辈,可审得辽主所在虚实。”遂与完颜宗弼(宗望弟)率百骑追之,生擒五人,得知辽主果在鸳鸯泺,于是进兵。及至,辽主已逃去。太祖曰:“宗望与十余骑,经涉兵寇数千里,可嘉也。”

八月,太祖率精兵万骑前往追击辽主,宗望为前锋,昼夜兼行,追至石辈驿(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岱海附近)。时宗望人马多乏,至者才千余人,而辽军二万五千,正治营垒。诸将议战,有曰:“我军未集,人马疲剧,未可战也。”宗望曰:“今追及辽主而不亟战,日入而遁,则无及矣。”遂战,短兵相接,辽兵围之四重。辽主以宗望兵少,必败,遂与妃嫔登高阜观战。宗望等乘机驰往袭之,辽主大惊,狼狈逃去。宗望追至鄂勒哲图(在石辈驿西),辽主尽弃辎重而逃。

次年四月,宗望率军击辽主于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统称),大破之。辽主愤于其举族被俘,率兵五千,邀战于白水泺(在今山西天镇县西北),宗望以千兵击之。辽主败逃,恐宗望来追,遣人送印伪降。宗望受之,视其文,乃“元帅燕国王之印”。宗望复以书招之,同时遣使于西夏,以示友好,以阻救辽。五月,辽主投靠西夏。宗望致书西夏曰:“果欲附我,当如前谕,执送辽主。若有疑贰,恐有后悔。”西夏遂称藩于金,辽主被迫西走。

六月,临海节度使张珏降宋,完颜阇母(太祖异母弟)往讨之;及至,以兵少,不交锋而归。十一月,宗望前往督战,与珏战于平州(今河北卢龙县)城东,珏败奔燕京。宗望使人招守将张敦固出降,城中人杀使者,立敦固为都统。敦固以兵八千出战,败归。宗望再三开谕,敦固曰:“屡尝拒战,不敢遽降。”宗望许以宽大,奏请下诏赦南京官民,官职如旧。及宗望还,阇母克平州,竟杀敦固。

时迁(今河北抚宁县)、润(其地属今抚宁县、秦皇岛市)等州之民保山塞者甚众,宗望请选良使前往招抚;同时,以纳叛责宋,索张珏,宋迟迟不作答覆。宗望索之急,宋遂斩珏首送金。及宋宣抚使童贯、同知燕山府郭药师治军燕山(今北京市),宗望奏请伐之,曰:“苟不先之,恐为后患。”完颜宗翰亦以为言。太宗于是决定伐宋。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十月,兵分两路,西路以宗翰(副元帅)为统帅,自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南下太原;东路以宗望为都统,母副之,自南京(即平州)入燕山路。宗望曰:“阇母于臣为叔父,请以阇母为都统,臣监战事。”太宗从之。

十二月初,宗望破药师兵四万五千于白河(今北京通县东北之运河),药师降。宗望取燕山府,尽收其军资,得马万匹、兵七万。宗望既得药师,遂尽知宋之虚实,且以之为向导,挥军南下,令:“所过州县,不得擅行诛戮。”从征者原宋燕山都监武汉英见金兵不杀汉人,乃谓宗望曰:“今睹所擒获皆不杀,人安得户晓!如某等使得谕之,则河北坚城,可不战而下也。”宗望喜,乃多出文告;命汉英先行,晓谕诸城。

二十四日,攻占庆源府(今赵县),继克信德府(今邢台县)。及克邯郸,宗望即遣药师为前锋,直趋汴京。次年正月初三,药师挥师渡黄河,旋渡旋行。宗望笑曰:“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辈岂得渡哉!”及至汴京西北,即以火船数十,顺流而下,攻宣泽门。八日,宋遣使议和;及至,宗望南向坐之,传言曰:“都城破在顷刻,所以敛兵不攻者,为赵氏宗社也。”要求犒师金银绢采各以千万计,马驼驴骡之属各以万计;尊金主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汉者悉归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以亲王、宰相为质。由于条件苛刻,宋无法满足,和谈破裂。宗望下令攻城,宋军顽强抗击,金兵死伤惨重。但宗望仍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衣缎百万匹,割三镇和以宰相亲王为质如故。

二月初一夜,宋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率万余骑劫宗望营。宗望事先知之,预为之备;及仲平兵至,金兵突然发起攻击,宋兵大败。宗望遣使责问宋夜袭之事。宋主以劫营非朝廷之意辨之,并以从弟肃王赵枢为质,送割三镇诏书。因宋勤王兵至,宗望惧,不俟金币数足,遂引兵还。

七月,使者萧仲恭(辽驸马之子,降于金)使宋归来,以宋主致金元帅右都监耶律伊都(降金之辽大臣)约为内应之蜡书献之,太宗决定再伐宋。

八月,宗望为左副元帅、宗翰为右副元帅,仍分东西两路南下。宗望兵发保州(今清苑县)。十月五月,破真定后,阳许宋之求和,而攻略不止。十一月十三日,悉众渡河。及至汴京,分遣诸将遏宋援兵。闰十一月初一,宋城中兵一万出城来战,宗望选精兵五千拒之,宋兵大败。及西路兵至,宋降。五年(公元1127年)四月,俘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余人北还。

六月,死。谥曰桓肃。

宗望有文武才能。作战勇敢坚决,行动迅速。史谓:“宗望启行平州,战胜白河,席卷而南,风行电举,兵无留难。”是灭北宋主力,金建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