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程颐》人物故事小传
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程颢弟。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管句西京国子监、判登闻鼓院等官。因参与旧党活动,曾被削籍编管。与兄同学于周敦颐,思想学说基本一致。在认识天理的方法步骤上,颇强调由外界的格物,以达到致知的目的。世称程颢为“大程”,程颐为“小程”,合称“二程”。有《二程全书》行世。在学术思想界,程颐的影响比其兄要大。
[正 史]
程颐,字正叔。年十八,上书阙下,欲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游太学,见胡瑗问诸生以颜子所好何学,颐因答曰:
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欤?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①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②。
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③,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
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④,而弗失之矣。”又曰:“不迁怒,不贰过⑤。”“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此其好之笃,学之得其道也。然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其与圣人相去一息⑥,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⑦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
瑷得其文,大惊异之,即延见,处以学职⑧。吕希哲首以师礼事颐。
治平、元丰间,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初,司马光、吕公著共疏其行义曰:“伏见河南府处士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法。年逾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望擢以不次⑨,使士类有所矜式⑩。”诏以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
寻(11)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即上疏言:“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薰陶成性。况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得于天资,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大率(12)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气质变化,自然而成。愿选名儒入侍劝讲,讲罢留之分直(13),以备访问,或有小失,随事献规(14),岁月积久,必能养成圣德。”颐每进讲,色甚庄,继以讽谏。闻帝在宫中盥而避蚁,问:“有是乎?”曰:“然,诚恐伤之尔。”颐曰:“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
神宗丧未除,冬至,百官表贺,颐言:“节序变迁,时思方切,乞改贺为慰。”既除丧,有司请开乐置宴,颐又言:“除丧而用吉礼,尚当因事张乐,今特设宴,是喜之也。”皆从之。帝尝以疮疹不御迩英累日(15),颐诣宰相问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当独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翌日,宰相以下始奏请问疾。
苏轼不悦于颐,颐门人贾易、朱光庭不能平,合攻轼。胡宗愈、顾临诋颐不宜用,孔文仲极论之,遂出管勾西京国子监。久之,加直秘阁,再上表辞。董敦逸复摭(16)其有怨望语,去官。绍圣中,削籍窜涪州。李清臣尹洛,即日迫遣之,欲入别叔母亦不许,明日赆以银百两,颐不受。徽宗即位,徙峡州,俄(17)复其官,又夺于崇宁。卒年七十五。
颐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18),而达于《六经》。动止语默,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张载称其兄弟从十四五时,便脱然欲学圣人,故卒(19)得孔、孟不传之学,以为诸儒倡(20)。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尝言:“今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21),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百工技艺,作为器物,吾得而用之;介胄之士(22),被坚执锐,以守土宇,吾得而安之。无功泽及人,而浪度岁月,晏然为天地间一蠹,唯缀缉圣人遗书,庶几有补尔。”于是著《易》、《春秋传》以传于世。《易传序》曰: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23)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24),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25),以动者尚其变(26),以制器者尚其象(27),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礼(28),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29),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意,则在乎人焉。
《春秋传序》曰:
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30),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31),教之而伦理明,然后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作,顺乎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暨(32)乎三王迭兴,三重(33)既备,子、丑、寅之建正,忠、质、文之更尚,人道备矣,天运周矣。圣王既不复作,有天下者虽欲仿古之迹,亦私意妄为而已。事之谬,秦至以建亥为正(34);道之悖,汉专以智力持世;岂复知先王之道也!
夫子当周之末,以圣人不复作也,顺天应时之治不复有也,于是作《春秋》,为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谓“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儒之传,游、夏(35)不能赞一辞。辞不待赞者也,言不能与于斯(36)尔。斯道也,唯颜子尝闻之矣。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此其准的(37)也。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
《春秋》大义数十,其义虽大,炳(38)如日星,乃易见也。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39)者,为难知也。或抑或纵,或予或夺,或进或退,或微或显,而得乎义理之安,文质之中,宽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权衡,揆道之模范(40)也。夫观百物然后识化工之神,聚众材然后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义而欲窥圣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故学《春秋》者,必优游涵泳,默识心通,然后能造其微也。后王知《春秋》之义,则虽德非禹、汤,尚可以法三代之治。
自秦而下,其学不传,予悼夫圣人之志不明于后世也,故作《传》以明之,俾后之人通其文而求其义,得其意而法其用,则三代可复也。是《传》也,虽未能极圣人之蕴奥,庶几学者得其门而入矣。
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41),皆为名士。涪人祠颐于北岩,世称为伊川先生。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正公。淳祐元年,封伊阳伯,从祀孔子庙庭。
《宋史·程颐传》卷四二七
[注 释]
①性:人之本性;凿:破坏。②梏其性而亡之:桎梏他的善良本性而使之丧失。③行之果:行动果决。④拳拳服膺:牢握不舍之意。⑤不迁怒:不把怒气转移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不贰过:不再犯同样的过失。⑥相去一息:相差只有一点儿。⑦非化之:不能把道融化在心里。⑧处以学职:替他在太学里安排了职务。⑨擢以不次:不按次序提拔,即破格提拔。⑩有所矜式:有一个效法的榜样。(11)寻:不久。(12)大率:大抵。(13)留之分直:留在宫里分别值班。(14)献规:贡献意见进行规劝。(15)迩英:迩英殿;累日:连日。(16)摭:收集。(17)俄:俄而,不久。(18)为标指:为宗旨。(19)卒:终。(20)以为诸儒倡:成为诸儒的先导。(21)耨:除草。(22)介胄之士:武装的兵士。介胄,披甲戴盔。(23)示开物成务之道:显示开通民众心志,成就天下事业的方法。(24)悼:悲伤;湮晦:湮没不彰。(25)以言者尚其辞:用它来发表言论的人,重视它的卦爻辞。(26)以动者尚其变:用它来指导行动的人重视它的卦变。(27)以制器者尚其象:用它来创制器物的人重视它的卦象。(28)观会通以行其典礼:观察二者之间会合沟通的地方而举行相应的典礼。(29)易于近者:舍弃浅近的人。易,变,换。(30)起而君长之:起来做他们的君长。(31)遂:顺遂。(32)暨:及,到。(33)三重:指议定礼仪、制定法度、考订文献这三项措施。(34)至以建亥为正:竟然立亥月为正月。(35)游、夏:指子游、子夏。(36)与于斯:参与此事。(37)准的:目标。(38)炳:明亮。(39)时措从宜:措置适应时宜。(40)揆道之模范:衡量真理的标准。(41)渐:渐渍,浸润。
[相关史料]
刘元城每①言哲宗皇帝尝因春筵讲罢,移坐小轩赐茶,自起折一柳枝。程颐为说书②,遽③起谏曰:“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色不平,因掷弃之。温公闻之不乐,谓门人曰:“遂使人主不欲亲近儒生,正为此辈。”太后闻之,叹曰:“怪鬼坏事。”吕晦叔亦不乐其言也,云不须如此。
《宋人轶事汇编·道山清话》卷九
李先之、周恭叔皆从伊川学问,而学东坡文辞以文之,世多讥之。
《宋人轶事汇编》卷九引《师友杂志》
伊川过汉江,遇风,船几覆。舟人皆号泣,伊川正襟安坐而已。及岸,老父问伊川曰:“船当危时,君正坐甚严,何也?”伊川曰:“心存诚敬耳。”老父曰:“心存诚敬,不若无心。”伊川更欲与言,忽不见。
《宋人轶事汇编·东山谈苑》卷九
〔注 释〕
①每:常常。②说书:汉成帝时召郑宽中、张禹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为说书之始。宋有崇政殿说书,景佑元年置,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相当于后世纪筵讲官。③遽: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