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战国时期著名政治、经济和军事谋略家,卫国阳(今河南阳西南)人。早年从商,因助异人(秦庄襄王)继位而步入政界,拜为秦相邦,封为“文信侯”,曾独揽秦军的政权12年。后因在治国方略上同秦王政相异而失宠,“毒事件”后,被流放蜀地,“饮鸠而死”。著有《吕氏春秋》一书。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主张对秦统一中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谋略思想颇丰。如在政治上创建了新的大一统学,即:1、建立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结束分裂割据,“一则治,两则乱”,“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者,众者累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认为“执一而万物治”,“王者执一而万物正”,天下大乱正是大治的良机。而要建立统一新王朝还应了解百姓苦衷和人心向背。2.实行中央集权,法自然,统政令,同时君权亦应有必要的限制。应既清静无为,又讲“君势”“君术”,做到“天人相应。”3.施政方略应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在军事上主张用威势来制服敌人,力争不战“敌已服”。如战,应首先制造舆论,宣传作战的意义所在,以争取民心,获得百姓支持,在战略上可采用“急疾捷先”的办法,同时要“知时化”、“知虚实”,使战术随敌情而变。治军要从严,入敌境应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只聚,不焚房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作为将帅应“爱士”,使士卒“乐为其君死”,在经济上主张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改良土质,认为发展农业可使君主地位巩固,国内安定,百姓纯朴,从而实现“并天下。”作为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其谋略思想中亦存有糟粕性的东西,对此应注意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