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
美国第三十三届总统、著名政治家、谋略家。1917—1918年就读于野战炮兵学校,1923—1925年就读于堪萨斯市法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驻法美军服役,1919年退伍时军衔为少校。同年,在堪萨斯城开服装店,1921年亏本倒闭转入政界。1922年参加三K党,后加入民主党。1922—1934年任杰克逊地方的县法官和主任法官。1935—1944年任参议员,把注意力集中在日益增长的国防和军火生产上,以他为首的国防调查特别委员会揭露出一连串贪污、浪费和产品不足等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参议院研究全国国防计划特别委员会主席。1944年经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罗伯特·汉尼根推荐,被提名当选副总统。1945年罗斯福总统逝世后,继任总统。迅速发布命令为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作最后安排;部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事宜;参加波茨坦最高级会议;签署命令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从而结束太平洋战争。1949—1953年连任总统。在位期间推行“杜鲁门主义”。1945年12月发表演说,鼓吹领导世界的责任已落在美国身上。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发表致国会两院的咨文,宣称世界已分成两个敌对阵营,“极端主义”危害着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承担责任,通过经济和财政援助“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实际上是一个称霸的宣言,标志着美国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是美苏冷战的开始和美国加强对西欧控制的政治表现。杜鲁门还推行扩张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并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局部武装干涉和持续政治冷战等办法,实施“遏制”战略。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打内战,以后又发动侵朝战争,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以及对新中国实行禁运等等。下台后,写有《杜鲁门回忆录》(两卷,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