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里先
3世纪末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政治家,谋略家。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取得帝国政权。为挽救罗马帝国的“三世纪危机 ”,强化奴隶主统治,他把元首称号正式改为君主,300余年的元首制终于被公开的君主制(亦称“多米那特”制 )取代。他针对政治危机、政治集团间混战不休、很多行省伺机分立的极为混乱的政局进行改革:把帝国分为四区,由四个统治者分头治理,称“ 四帝共治制 ”,四人之中,二人称“ 奥古斯都 ”为正职,二人称“ 恺撒”为副职,但最高权力属戴克里先,由皇帝指派执政官,元老院不再参与制定法律。四家并存的局面消除了国内的长期混乱;为削弱地方权力,防止行省分立,他缩小省区,分全国为100多省,每10—12省组成一行政区,实行军政分治,地方总督不兼军职。他使行政工作专业化,一切决定不依靠长官的个人意志,而更多地依靠法律条文。他针对军事危机,军人势力明显膨胀,近卫军和行省驻军各自拥帝,混战不已的局面,将军队分为边防和巡防两种。禁卫军长官的权力受到制约;增加军团数目,减少各军团人数,以利调度和控制,军队实力增加了1/4。他针对经济危机、手工业、商业停滞、城市萧条、财政困难、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问题,一方面实行税制改革:以实物税为主并统一税制;为保证税源和利于统治,自由民和隶农被固定在一定田庄上,手工业者、商人被固定于各自行业中,各行业必世袭相传,逃亡者受严惩。一方面进行币制改革,提高金币成色,颁布“ 物价敕令”,规定物价和工资标准。戴克里先的这些谋略和措施是为了挽救已腐朽的奴隶制度,延续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因而具有保守、甚至反动的性质。虽然在某些方面一度延缓了危机,但根本上是徒劳的。广大奴隶、隶农、自由民在政治上受到更严厉的危监视和镇压,经济负担加重;某些改革措施束缚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更大的混乱。戴克里先的统治标志着罗马帝国进入垂死的后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