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出使六国
战国时期重要外交谋略个案。秦国相国针对公孙衍和苏秦推行的合纵谋略,极力倡导各国东西联合起来,折散六国合纵。并凭借武力不断扩张,迫使六国相继屈服。公元前328年,张仪贿赂齐、楚两国相国,并晓以利害,使齐、楚脱离合纵盟约,与秦和好,孤立韩、魏。尔后,张仪又到魏国,劝说魏国屈服秦王,好让其他国家起而仿效,遭到魏王拒绝,张仪就密令秦军攻魏。公元前318年,魏、韩、赵、燕四国联合齐、楚合军伐秦,但齐、楚均未出力。四国之军在函谷关遭秦军反击,大败。秦军乘胜兴兵伐韩,大败韩军,斩首八万,各国震恐。张仪乘机又劝魏襄王向秦屈服,威胁说,六国合纵之盟根本不能成功,亲兄弟同父母尚且因争夺钱财还相互残杀,六国怎能用苏秦几句话联合起来呢。如果魏不屈服于秦,一旦秦军出兵,魏国就危险了。魏襄王幼弱无能,面对联军失败,韩军覆没之势,经不起威吓,遂背弃纵约请和于秦。张仪建议秦军再次伐韩,迫使韩以太子仓为人质,入秦讲和。张仪以纵横捭阖之术征服韩、魏,又千方百计地破坏齐、楚联盟。秦国接连得手之后,张仪继续游说六国,推行连横谋略,以利于秦国进行兼并。张仪以威胁利诱的手段使楚割让黔中与秦和好。韩国也惧秦国,不得已接受连横。齐、赵、燕也相继在张仪威胁之下事秦。这样,张仪以连横之术,离间六国合纵,威逼六国争相割地贿秦,使秦兵不血刃而取得六国之地。张仪之后,秦相魏冉、范睢、吕不韦、李斯等,都运用了连横攻弱之谋,而且手段更加高明,最终使秦统一了中国。连横以攻众弱的外交谋略,在当时为推动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谋略的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秦国为了始终推行这一战略,不惜运用政治、军事手段,不惜使用欺骗、拉拢、威胁、利诱等手段,为这一战略服务。而“合纵抗秦”之诸国,却缺乏统一的意志。作为两种相反的谋略,并不存在哪一个更高明的问题,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当时历史条件,取决于运用这些谋略的人。任何外交谋略,无不因一国之利而用,重要的是不能以眼前之利而丧失了长远之利,不能以自己的私利而放弃众多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