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王莽

新帝王莽 

相传,刘邦为泗上亭长时,一次押解刑徒去京师咸阳为秦始皇帝修陵。途中有一条大蛇挡住去路。蛇告诉刘邦,说他将贵为天子,奄有四海,但它决心给他捣乱。刘邦拔剑要斩它,蛇说:“你斩吧,你斩我头我闹你头,斩我尾我闹你尾。”刘邦毅然将它拦腰斩断。结果,大汉帝国的江山在中间出了乱子: 在两汉之间,横插进一个为时17年的新朝。这个短命王朝的缔造者——王莽,便是那条蛇转世。

当然,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一个宿命论的奇谈。

但是,汉统中断,王莽代汉,却是事实。那么,大汉帝国的江山是怎么落入王莽之手的呢?

一、王氏外戚的崛起

王莽家族原不姓王,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惧祸逃往齐国,以 “田”为姓。齐康公十九年 (前386),公子完的后裔中有个叫田和的人,夺取了齐国的政权,位列诸侯。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军灭齐。民间呼亡国的齐国王室子弟为 “王家”。于是,这家便以 “王”为姓。

西汉初年,王氏后裔中有个叫王遂的,家居济南郡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王遂生子贺。王贺在汉武帝朝做了个专门逐捕奸宄的小官——绣衣御史。后来,王贺与乡人终氏结怨,举家迁至魏郡元城 (今河北大名东) 委粟里。

王贺生子禁。王禁妻妾众多,生有四女: 君侠、政君、君力、君弟,八男:凤、曼、谭、崇、商、立、根、逢时。王政君,王禁嫡妻李氏所生。政君18岁入宫庭。大约过了一年,皇太子刘奭 (shi) 的爱妃司马良娣去世,宣帝命皇后另选后宫中的宫女送去侍奉太子。政君入选。宣帝甘露三年 (前51),王政君生一子,名骜,字太孙。刘骜3岁那年,宣帝去世,太子刘奭即位,是为元帝,立刘骜为太子,政君为皇后。政君荣登 “国母”的宝座,她的父母、兄弟、姊妹成了皇亲国戚,封爵授官。王禁封为阳平侯。元帝竟宁元年(前33),汉元帝一命呜呼,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成帝,尊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任命帝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总理朝政;封王崇为安成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唯王曼已卒,未得封赏。

自此开始,以皇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把持了大汉帝国的权柄。

二、从外戚到皇帝

成帝大封诸舅以后,王氏外戚一个个贵显无比,鲜衣怒马,趾高气扬,过着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唯王莽一家过着孤贫寒酸的生活。王莽字巨君,生于元帝初元四年。父王曼,因早殁未能蒙受皇恩。但王莽恭俭有礼,拜名儒、沛郡陈参为师,孜孜不倦地攻读经书。在家里,他恭谨地侍奉早寡的母亲和嫂嫂,教育亡兄留下的侄儿。在社会上,他广交名人儒士,小心翼翼地侍奉执掌朝廷大权的伯父与叔父。与那些唯声色是娱的王氏贵公子相比,洁身自好,恭谨有礼的王莽,引人瞩目,颇受赞誉。阳朔三年(前22),王莽的伯父王凤生病,王莽在侧侍候,不离左右,亲自尝药,照顾备至,几个月未解衣带。这更增加了王凤的好感。这位权臣弥留之际嘱托元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就在这一年,王莽做了黄门郎,不久升为射声校尉,这是个职掌弓弩兵的大官,秩二千石。其时他年仅24岁。

永始元年(前16),他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成帝,愿分自己的户邑以封王莽。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等一班名士,也都盛誉王莽。于是,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食南阳新野之都乡1500户,晋官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骑都尉是个武官,秩俸与射声校尉相同。光禄大夫和侍中都是加官。加上光禄大夫一官,便可参与朝政,议论国家大事; 加上侍中一官,便可在皇帝左右侍奉。年方30的王莽,成为朝中很有权力的大臣。王莽绝非那种志骄意满之辈,他爵位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服,赈施宾客,家无所余; 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有时,做出一些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事来。

王莽的哥哥王永早死,遗下一个儿子王光。王莽让他拜一位儒学博士为师。王莽办完朝政出来,沐浴净身,整饰车骑,跑到这位博士家里,奉上酒肉,连王光的同学也一起招待。王光的年龄比王莽儿子王宇小,王莽给他两人同日娶妇。在宾客盈门、觥筹交错的筵席上,有侍者告诉王莽: “太夫人感到某个地方痛,要吃药”。王莽三番五次离席去后堂探视,服侍母亲吃药,举座叹息。

王莽曾经偷偷地买了一个漂亮的侍婢。这在当时达官贵人圈子里,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当王莽得知这件事让他的昆弟知道了后,当机立断,煞有介事地对他的昆弟说:“我听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这个女子是宜于生子的,我特地为朱将军买下了。”当天便派人把这个侍婢送到朱子元府上。

绥和元年 (前8),王莽的叔父、任大司马大将军的王根处在重病之中,他数次上疏请求离职养病。新的大司马大将军会落在谁的头上呢?与那些终日追逐声色狗马的王氏子弟相比,王莽显得人品出众,靠着王氏外戚多年来的势力,他是能够成为大司马大将军的。但是,王莽要取得这个高位,必须先击败他的对手——淳于长。

淳于长是王君侠的儿子,同王莽是姑表兄弟。王政君做了皇后淳于长也靠着裙带关系做了黄门郎。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病重时,他与王莽一样,不分昼夜地在旁侍奉。王凤临死时,也把他推荐给皇太后和成帝。王凤死后,他被任命为校尉诸曹,不久迁水衡都尉侍中,再迁卫尉。卫尉,是汉代九卿之一,统率守卫皇宫的南军。当时,王莽还是射声校尉。淳于长的官位和权势都超过了王莽。

成帝有个妃子,叫赵飞燕,本是长安宫里的官婢,后来赐给阳阿公主为婢。她善歌舞,体轻如燕,因号“飞燕”。一次,成帝微服出游,路过阳阿公主家,公主举办舞会以娱成帝。在歌舞会上,飞燕大出风头,她那翩翩的舞姿、艳丽的容貌大令成帝倾倒。临走,成帝把飞燕带上了,很是宠爱。鸿嘉三年(前18),皇后许氏被废黜,成帝意欲以赵飞燕为皇后,皇太后因飞燕出身卑微而没有答应。淳于长看准这是猎取进身之阶的好机会,便在太后面前反复为赵飞燕说项。一年之后,太后终于答应了立赵飞燕为皇后。成帝对淳于长的斡旋之功甚为感激,便赐淳于长以关内侯的爵位,不久,又再封为定陵侯。淳于长由是大见信用,贵倾公卿。

然而,淳于长没有王莽那般远见卓识,志骄气满,骄奢淫逸起来。

他与寡居的龙思夫人许嬷(ma)私通,又娶她为小妾。许嬷的妹妹就是遭废黜而居于长定宫的许后。许后通过其姐姐贿赂淳于长,求他在成帝面前为自己说情,希望成帝恢复他倢妤的地位。淳于长先后接受许后千余万贿赂,欺骗说为她说情,立她为 “左皇后”。许嬷每次去长定宫,淳于长都致信许后,对她百般戏弄。结果,淳于长的这些阴私被王莽侦知。王莽利用在王根左右殷勤侍疾的机会对王根说:“淳于长见大司马病了这么长时间,很是高兴,他自以为要代您为大司马辅政,连他上台后谁坐什么官,谁办什么事都定下来了。”接着又添油加醋地把淳于长的丑行大讲了一通。王根听后非常生气,斥责王莽为什么不早说。王莽说: “我不知道您对淳于长的态度,故未敢报告”。王根要王莽立即将此事上报元后。王莽又在元后面前把淳于长的骄奢淫逸之行着实渲染了一番。元后听完大怒,要王莽立即上奏成帝。结果,淳于长不仅失去了马上就要到手的大司马大将军的位子,连卫尉的官职也丢掉了,被赶回自己的封地。

淳于长回到自己的封地后,成帝舅舅红阳侯王立之子王融向淳于长借车骑用,淳于长借此以重宝贿赂王立,王立就在成帝面前为淳于长说情。成帝怀疑二人有奸,命有司案验。有司想逮捕王融,王立叫儿子自杀以灭口。这样一来,成帝更加起疑了,下令逮捕淳于长,解往洛阳诏狱严加拷问,淳于长对以前戏弄许后和贿赂王立等事,供认不讳。成帝大怒,以大逆之罪把淳于长毙死狱中,妻子流放,红阳侯王立也被赶回封地。

王莽彻底击败了对手淳于长。王根推荐王莽代己辅政。绥和元年(前8),成帝擢莽为大司马,代王根辅政。这年,王莽38岁。

登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后,王莽仍旧克已修行,延聘贤良名士幕僚,赏赐的钱财全用来享士,而自己更加俭约。他母亲生病,公卿大臣派其夫人前来探视,出来迎接客人的王夫人,穿着短衣布裙,那些贵夫人竟把她当作王莽家的奴婢了。

不料,王莽在大司马的位子上坐了一年多一点,就被赶下台来。事情是这样的:绥和二年(前7),成帝去世,无子,元帝傅昭仪之孙、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位,是为哀帝。他当皇帝一个月,便尊傅昭仪为恭皇太后,父刘康为恭皇,母丁姬为恭皇后,追封傅、丁两家已故的父兄。哀帝的皇后,是傅昭仪的侄女。这样,随着哀帝被推上帝位,傅、丁两家成了皇亲国戚,与王氏外戚在权益的分配上发生冲突。元后为了维持政局的稳定,便让王莽辞职就国。哀帝从小就听说王氏外戚骄盛,心中十分不满,但自王凤出任大司马以来,王氏外戚把持朝政已达26年,势力盘根错节,哀帝不敢马上触动王氏外戚,便下了一个诏书,盛誉王氏外戚辅政保国之功,也把王莽夸奖了一番,加以挽留,还加封王莽户邑350户。

但是,这只是迫于王氏外戚的权势而暂时给他们的宽容。

过了一个月,司隶校尉解光便上书弹劾王根任大司马期间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排斥异己,专权僭礼,淫于声色。又弹劾王根兄长王商之子、成都侯王况娶故掖庭贵人为妻。指斥王根、王况无人臣之礼,大不敬,不道。

哀帝马上下诏说: “先帝待王根、王况可谓至厚,而他们却背恩忘义!”褫夺王况成都侯的爵位,免为庶人;王根、王况及王商所荐举的官员,皆免职;王根曾迎立哀帝,保留爵位,被赶回封地养病。

时隔不久,一个叫董宏的高昌侯又以 “母以子贵”之义,提出给哀帝母丁氏加封尊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名号就是权力和地位的标志,这是傅、丁外戚争权夺利的又一个信号。王莽马上联合左将军师丹奏劾董宏误国不道,逼迫哀帝免董宏为庶人。

过了几天,哀帝在未央宫举行盛大宴会。负责宫廷礼仪等事务的内者令在太皇太后王政君旁边给傅太后安了个座位。王莽马上斥责内者令:“定陶太后是个藩妾,怎么能和太皇太后并肩而坐!”撤去傅太后的座位。傅太后听说后,大怒,拒不出席。

面对这种局面,王莽又来了一次上书辞职的故技,向哀帝和傅、丁外戚示威。这次,哀帝恩准了,他赐给王莽一些黄金,让他在京师闲居。过了两年,又把他赶回南阳新野都乡封地。

但是,哀帝不能彻底翦除王氏外戚的势力,特别是不敢丝毫触动太皇太后王政君。这就留下了王莽卷土重来的隐患。

蛰居南阳新野都乡的王莽,结交士大夫,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初,王莽刚回封国,南阳太守为了结交他,特地选了儒学名士孔休做王莽的新都相。王莽对孔休很是礼敬。有一次,王莽生病,孔休前去探视,王莽拿出一把名贵的玉具宝剑赠给孔休,孔休不肯受,王莽说:“我看到您脸上有瘢痕,美玉可以消去它,想把剑柄送给您。”说完,解下剑柄。孔休还是辞让。王莽说:“难道您嫌它贵重吗?”接着,把剑柄椎碎,亲自包好,送给孔休。

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隶。这在当时算不了什么大事。但王莽痛斥儿子,叫王获自杀以偿命。

王莽的这些行为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朝野上下为王莽喊冤叫屈者以百数,请求哀帝恢复王莽的官职。元寿元年(前2),日食,周护、宋崇等借此大作文章,为王莽大唱赞歌。哀帝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征王莽回京师长安。

一年后,哀帝寿终正寝。哀帝无子嗣,太皇太后下令把汉王朝的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奏免了大司马董贤,自己重登了大司马的宝座。继立的平帝 (名刘衎) 年幼,元后临朝称制,委政王莽。王莽以成帝赵皇后杀害皇子、哀帝傅皇后骄奢的罪名,迫令她们自杀,又把丁、傅两家外戚赶出京师。他还不准平帝的母亲卫氏入京。这样,王莽大权独揽,玩平帝于股掌之上。他排斥异己,结党营私; 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 同时,不断向太皇太后要更尊贵的名号。平帝元始元年 (公元元年),他获得“安汉公”的称号。

当时,年迈的太皇太后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对这位太皇太后,王莽是不敢惹的。于是,他指使爪牙上书,说太后至尊,不宜操劳过度,一些小事就不必亲躬了。太皇太后采纳了这个建议,规定惟有封爵一事须奏闻于她,其他事皆有安汉公和公卿大臣平决。自此之后,朝政大权完全为王莽所把持。

就在王莽迈向极峰之时,发生了一起使他心惊胆战的案子。

刘衎入继大位时,王莽担心卫氏外戚分享他的权益,重演哀帝登基时的覆辙,勒令平帝母亲卫姬、帝舅卫宝、卫玄等卫氏外戚留居中山,不得进京。扶风功曹申屠刚感到这样做太绝情了,就在对策时要求太皇太后让卫氏入京。王莽以歪曲经义、违背大义的罪名罢免了申屠刚的官职。王莽的长子王宇也认为王莽如此对待卫氏外戚有点太过分了,担心平帝长大后怨恨王莽,危及王氏宗族。于是,王宇派人偷偷送信给卫宝,示意让卫氏上书太皇太后,请求入京。复遭王莽拒绝。王宇见此法不通,便和他的老师吴章、妻兄吕宽密谋新法。吴章认为,王莽刚愎自用,不可劝谏。但王莽迷信鬼神,可伪造鬼怪变异来吓他,然后由己出面以推演灾异之法委婉地劝说王莽,容卫氏外戚入京。于是,王宇派吕宽在夜间把一些鲜血洒在王莽府第的大门上。结果,被门吏发觉。王莽探知事情真相后,大怒,将王宇送进监狱,宇饮药自杀。宇妻怀子,也被抓进监狱,待分娩后再处决。接着,王莽穷治吕宽之狱,从中央到地方,凡王莽认为异己者,一律指为吕宽党羽而逮捕治罪。连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红阳侯王立及平阿侯王仁,也都被胁迫自杀。曾与王莽争夺大司马一职的前将军何武,忠于汉室不附王莽的前司隶鲍宣,与卫氏相善的护羌校尉辛通、函谷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及南阳太守辛伯等都下狱致死,牵连被处死者达数万人。吕宽之狱,使王莽进一步清除了异己。

为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权位,王莽费尽心机,使女儿成为汉平帝的皇后。女儿立为皇后不久,王莽便获得了 “宰衡”的称号,位上公。王莽十分得意,让御史给他刻了一枚“宰衡太傅大司马” 的印章。

受此殊礼后不久,王莽觉察出日渐长大的平帝对自己的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平帝,拥立了年仅2岁的刘婴做“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了。王莽代汉自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东郡太守翟义、长安男子赵明等起兵反莽,相继被镇压。年迈的太皇太后有名无权,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了。

居摄三年 (8),梓潼县一个无赖哀章见王莽有代汉而立之势,决定来一次大的政治冒险。他伪造了两个铜匮,一个上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个上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某者”,指汉高祖刘邦。书中说,王莽继汉而立,为真天子,太皇太后应尊奉天命。图、书中都写着王莽八个大臣的名字,又自造了王兴、王盛两个名字,还有他自己的名字,说这11个人是新王朝的辅佐。一天黄昏,哀章穿着黄衣,拿着铜匮,跑到汉高祖刘邦的祀庙,把两检铜匮交给仆射。仆射马上报告王莽。次日清晨,王莽郑重其事地来到高庙,拜受铜匮,又戴上皇冠去谒见太后,说明自己将承天命代汉而立。然后,来到未央宫前殿,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下来,宣布自己代汉而立,定国号为“新”,以12月为始建国元年正月。

始建国元年(9)元旦,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新朝皇帝登基大典。王莽率公卿朝见太皇太后,奉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封号。立妻子王氏为皇后。王莽有四子: 宇、获、安、临。王宇、王获皆已自杀,王安神志恍惚不清,王莽便立王临为皇太子,封王安为“新嘉辟”;封他的孙子、王宇的六个儿子皆为公。大赦天下。又下诏策命孺子婴为 “安定公”,以平原 (今山东平原西南) 等5县百里之地,人万户,作为安定公的封邑,在那里立刘氏宗庙,奉汉正朔; 以孝平皇后为安定太后。宣读完策令之后,王莽拉着年仅5岁的刘婴流涕歔欷,说:“当初周公居摄,成帝长大后便还政了。我原也欲效法周公,无奈天命难违,不得如意。”哀叹良久,中傅把刘婴带下殿,北面称臣。接着,王莽从太皇太后手里拿到了“汉传国玺”。王莽自阳朔三年(前22)步入仕途以来,从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摄皇帝,步步高升,最终代汉而立,建立了他的新朝。

三、“新政”种种

王莽的位子是夺刘家的,用封建士大夫的话来说,是篡位,大逆不道。但评判一个当权者的标准,则在于他们上台后实行的政策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王莽代汉而立后,依照《周礼》设计了一套对社会进行“复古”改革的蓝图,试图缓解自西汉中叶以来的社会危机,巩固新朝地主阶级的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土地私有化的序曲中拉开帷幕的。土地既归个人所有,富者兼并贫者的土地便不可避免。到西汉中叶,土地业已集中到少数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和豪强地主的手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的赋役承担者,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势必危及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力役征发。这是最高统治者所不能容许的。所以,自西汉中叶开始,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 “限田” 的主张。长于权术的王莽有政治家的敏锐眼光,他洞悉到土地兼并是导致社会危机的根源,决心铲除它。登上帝位不久,王莽便依照夏、商、周三代的井田制模式,进行土地改革,颁布了 “王田令”:

(1) 更名天下田地曰 “王田”。

(2) 禁止土地买卖。

(3) 一家男口不满8人,而田过900亩者,把多余的土地交出来,分给族人邻里。

(4) 过去没有土地的,按一夫一妇100亩受田。

(5) 敢有违犯此令者,流放边远地区。

这就是王莽自鸣得意的 “王田令”。

与 “王田令”相辅相成的另一项改革,是关于奴婢的 “私属令”。

奴婢,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进入封建社会后,罪恶的奴隶制作为封建制的补充形式而保留下来。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自耕农纷纷破产,沦为奴婢,生杀予夺任主人所欲为,封建国家也丧失了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手和剥削对象。

王莽称帝后,为了抑制奴婢的增多,在颁布“王田令”的同时,又颁布了 “私属令”:

(1) 更名奴婢为 “私属”。

(2) 禁止买卖奴婢。

(3) 不听令者,流放边远地区。

颁布“私属令”的次年,即王莽始建国二年(10),王莽又依据《周礼》颁布了“五均”、“赊贷”和 “六管”。

“五均”,是由政府来管理工商业经营和物价。在长安和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宛 (今河南南阳),设置“五均官”。长安分东、西两市,设 “市令”;五城市各设“市长”。令、长兼任“五均官”,称为 “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在每一季度的中月,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叫做“市平”。物价高于 “市平”,把库存物资平价出售; 物价低于 “市平”,则任其自由买卖。

“赊贷”,是发放贷款。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限10天归还,丧事限3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岁息1/10,或月息3%。

后来,王莽又下令由国家专卖盐、酒、铁; 由国家铸钱; 由国家管理山林川泽,收山泽税。这五项国营实业,加上国家办理 “五均”和 “赊贷”,合称“六管”。

在官僚制度上,王莽也进行了改革。

他以传说中的上古官制为蓝本,兼采汉代官制,融合贯通,制定了新朝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设置四辅、三公、四将、九卿和六监;在地方,分全国为9州、125郡、2203县。州,设州牧; 郡的长官,按爵位的高低分为卒正、连率和大尹; 县,设县宰。

王莽还对币制进行了改革。

早在做“摄皇帝”时,王莽就着手进行这项改革。居摄三年 (7),他下令在汉代的五铢钱之外,另增发大泉、契刀和错刀三种货币。在他称帝那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币制改革。他说,“刘”这字的造形,是“卯、金、刀”,五铢、契刀和错刀三种货币的名称,都与“刘”字有关,为了表示改朝换代,这三种货币都应废除,只保留大泉一种,另增发小泉,二品并列。始建国二年 (10),王莽又抛出了第三次币制改革方案,发行“宝货”,计有五物 (金、银、铜、龟、贝)、六名 (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由于品类众多,面值不一,换算困难,仅一年就被废除,只保留小泉与大泉两种继续流通。到天凤元年(13),王莽宣布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废除小泉和大泉,改行货泉和货布。

自从上台以来,王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应当承认,王莽这些改革,特别是“王田令”和“私属令”,的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他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方案,过于荒诞,富于幻想。他的“王田令”,是根本行不通的。在私有制已根深蒂固的时代,王莽想靠行政手段叫那些田连阡陌的大地主把相当一部分土地交出来,分给那些无地的人,岂非梦呓?大地主不交出土地,无地者又从何处受田呢?

他的“私属令”,只是规定不得买卖奴婢而已,并没有改变奴婢当牛作马的悲惨处境。况且,巧立名目的赠送、转让仍可堂而皇之地进行。

五均、赊贷、六管和币制改革,也没有带来什么好处。相反,扰乱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拿币制改革来说吧,他逆货币规律而动,频繁地更改,在短短的六年内,竟四次更改币制! 每改一次,就带来一次经济动乱,大批人破产失业,富人不能自保,贫者无以自存。

他的官制改革更为荒唐。一方面,官制改革侧重于改官名,劳神费力,毫无益处。另一方面,他所任用的官吏,大多是无耻小人。官居四辅之一的国将,是无赖哀章,他靠伪造两个符命而得到这个大官。哀章伪造的符命中,还有王兴、王盛两个人名,取“王氏兴盛”之意。王莽称帝后,在全国找到十几个名叫王兴、王盛的,其中,一个做过管城门的小官的王兴,一个卖大饼的王盛,容貌合卜相,便平步青云,当上了卫将军和前将军。由于分赃不均,引起一些爪牙的不满,导致他们背叛王莽。

总之,王莽的 “新政”不但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也触动了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利益,后者原是对王莽抱有极大希望的,他们原想换一个新皇帝来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并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王莽的新政,打破了他们的美梦。

从黎民百姓到豪强地主有一个共同感觉: 新朝还不如从前的汉朝。

四、危机四起

王莽登上龙座不久,发现他的龙座不稳。

新朝的危机首先来自边陲。

在汉族的周边,居住着若干少数民族: 东北,有高句丽等;北方大漠上,有匈奴人;西方,有西域诸族;西南,有诸“夷”;南面,有诸越。他们当中,以匈奴人最强大。王莽称帝后,认为天无二主,土无二王,少数民族首领称王违反古典,背于一统。他派五威将出使各少数民族。这些五威将乘坐着象天的乾文车,驾着法地的坤六马,背上插着鷩鸟毛,每将各置前、后、左、右、中五帅。将持节,号“太一之使”; 帅持幢,称“五帝之使”。他们分四路出使,东出者,到玄菟、乐浪、高句丽、夫余; 南出者,踰诸“蛮”,历益州,贬句町王为侯;西出者,至西域,将那里30多个国王一律降为侯;北出者,到匈奴单于庭,收回汉朝发的印玺,更授新朝的印章。囊知牙斯单于看了很不满意,—— “玺”为帝王所用,而“章”乃臣子之物,索要旧的印玺。五威将陈饶当场将旧玺椎碎。单于大怒,挥骑南下攻掠。周边其他各族,也相继举兵。边陲烽烟四起,鼓角齐鸣。

那位挑起边畔的陈饶回到长安后,王莽大加褒奖,封他为“威德子”。听说匈奴单于囊知牙斯不愿接他颁发的印章,留恋那枚汉朝发的旧玺,大为愤慨,他决定再给匈奴单于一点厉害瞧瞧。始建国二年 (10),王莽连下三道诏令:

(1) 更名匈奴单于为 “降服单于”。

(2) 分匈奴为15部,立呼韩邪单于的子孙为15单于。

(3) 征发各郡国士兵,分六路进军匈奴。

六路大军并出,战线东西绵延3000多里,为了进行这场不义之战,共募天下的囚徒、丁男、甲卒30万人。从江淮到北部国防线上,出征的将士,运饷的役夫,络绎不绝。30万大军无法同时集结,先期到达的便屯留边境,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这些屯居边境的将士,大肆骚扰当地百姓,抢劫财物,勒索钱粮。内地各郡催征军饷,搜尽锱铢,民不聊生。

这样,对匈奴的战争还未开战,边境和内地就先乱了起来。为了对付混乱局面,王莽给他的大臣加授将军称号,遣着武将军逯并等镇抚要害城镇,派中郎将、锈衣执法各55人到达边陲做监军使者,整饬军纪。谁知这些官员到达边境后,与那些带兵的将领串通一气,索取贿赂,劫掠百姓。一群饿虎又加上一帮饿狼,边陲鸡犬不宁。

一些有识之士看出此战宜停不宜开,上书王莽,请求罢兵。但王莽一意孤行。对匈奴的战争旷日持久; 对周边其他民族,王莽又寻衅挑起事端,妄动干戈。

让王莽更加心惊胆战的,是萧墙之祸。

王莽的帝位是夺人家的,他担心别人再从他手中把帝位抢去。王莽手下,有三个得力干将: 王舜、甄丰和刘歆。他们三个原是汉朝的大臣,王莽出任大司马后,引为心腹。王莽步步高升,获得 “安汉公”、“宰衡” 的称号,都是他们参与策划和导演的,他们也从中得到极大好处,加官晋爵。但是,在王莽想做“摄皇帝”之时,他们不大赞成,持观望态度。后来,下面的一些小爪牙鼓噪着要王莽摄行皇帝事,王莽决心做“摄皇帝”时,他们才秉承其意,跟着呐喊几声。王莽代汉自立后,王舜、甄丰、刘歆都成了开国元勋,但内心却十分恐惧: 我们毕竟帮助篡逆的乱臣贼子呀! 特别是甄丰,此人性格刚强,桀骜不驯。王莽首先觉察出甄丰对他代汉而立不满,决定拿这个大爪牙开刀。于是,甄丰从大阿、右拂、大司空降为更始将军,与卖饼儿王盛同列。甄丰父子对此极为愤慨。甄丰的儿子甄寻当时是侍中京兆大尹,他想给老子报一箭之仇,就伪造了一个符命,说新朝应分陕地为两部,立两伯治理,以甄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如周召故事。王莽气得发昏,但权衡一下,决定暂时隐忍不发,宣布照符命行事。谁知,当甄丰准备动身赴任时,甄寻异想天开地又上了一道符命,说什么王莽的女儿、故汉平帝后、黄皇室主当做他的妻子。王莽忍无可忍了,勃然大怒说:“黄皇室主是天下母,甄寻的符命是欺天罔上,罪不容诛!”王莽下令逮捕甄寻。甄寻逃跑,甄丰自杀。一年之后,甄寻在华山被捕。王莽的爪牙发现: 甄寻的手上刺着 “天子”二字。王莽叫人把刺字的那条胳膊截下来,送给他验看。王莽看后说: “这哪里是什么 ‘天子’? 乃是 ‘一大子’ 或 ‘一六子’,六者,戮也,表明甄寻父子应当斩首!”随即下令将甄寻杀掉。此案还涉及国师刘歆的儿子刘棻、刘泳,大司空王邑的弟弟王奇的刘歆的门客丁隆等数百人,王莽一一把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这次事变,对王莽震动很大,他感到手下的爪牙不可靠,疑神疑鬼,慎加防备。每次外出,都要先派卫士在京师反复搜索,名曰“横搜”。始建国四年 (12),为了一次外出,竟在京师大搜五天!为防备大臣谋反,王莽限定大臣入宫随从吏员的数目。一次,太傅平晏入宫,随从人员超过了规定人数,把守宫门的仆射严加斥责,出言不逊。平晏的戊曹士一气之下把仆射绑了起来,王莽闻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命令执法发骑数百,把太傅府团团围住,勒令交出戊曹士,当即将他处死,这才罢休。

但是,这非但没有稳固王莽的龙位,反而加大了主子与臣子之间的隔阂。主子猜忌臣子想篡弑,臣子怀疑主子要拿他开刀。新朝统治阶层开始分崩离析。

满腹狐疑的王莽两眼紧紧盯着臣子的一举一动,却未曾料到他的孙子王宗正觊觎祖父那把龙座,欲取而代之。王宗画了自己穿着天子衣冠的全身相,又刻了有 “维祉冠存己夏处南山藏薄冰”、“肃圣宝继”、“德封昌图”字样的三个印章。意思很明显,就是王宗当代祖父王莽做皇帝。他又与舅舅吕宽的家属私下交通。事情泄露后,王莽大怒,派有司按验。王宗自杀。从此,王莽对儿孙们也不放心了,要把他们从身边赶开。这总得有个说辞。王莽在寻找时机。

地皇元年(20),一场飓风把王莽视为神圣的王路堂毁掉了。王莽借题发挥,杜撰出洋洋洒洒的一篇诏文,大讲了一通灾变符命,借机废掉了皇太子王临,把他贬为统义阳王,赶出京师; 贬“新嘉辟”王安为新迁王,也驱出京师。而王临确有篡弑之心。

王莽连杀王宇和王获,莽妻悲痛难已,哭瞎了眼睛。王莽便叫太子王临居宫养侍。莽妻有一个侍婢,叫原碧,王莽与之私通。王临养侍其母时,也与原碧私通。他担心事泄被诛,就与妻子、刘歆的女儿刘愔策划杀死王莽,承袭帝位。刘愔会星占,说王临宫中不久将有“白衣会”。王临很高兴,自以为所谋之事能够成功。谁知,王临还未下手,王莽先动手了,借大风吹垮王路堂一事,把他撵出京师,皇太子的位子也失掉了。地皇二年 (21),王莽那位瞎眼皇后病危。王临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 “皇上对子孙太严酷了,前些年大哥、二哥都是30岁那年被迫自杀身亡的。今年,臣儿也30岁了,诚恐欲于室中自保全,而不可得耳,不知命丧何处!”王莽探视病中的妻子,发现了这封信,大怒,更疑心王临有不轨行为了。不久,瞎眼皇后病亡,谥曰“孝睦皇后”,葬在王莽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身边,让她永侍太后,名其陵曰“亿年”。王莽安葬妻子之后,便找王临算帐。他下令逮捕原碧严加拷问。原碧一一招供。惊悸之余,王莽也觉得自家的“丑事”实在太多了,张扬出去,实在不光彩。他把参与拷审原碧的官员全部秘密处决,尸体掩埋狱中。他给王临送去了毒药,勒令自杀。王临不肯喝,拔剑自刎。王莽派人赐给王临葬服,又自欺欺人地杜撰了一篇策文:“根据符命,立临为统义阳王,这是说新朝传世三万六千年后,王临的后裔当入承大统。后误听了臣子的话,以临为太子,招致了飓风之变。为顺天承命,乃复立王临为统义阳王。谁知,天命不佑,夭年陨命,呜呼哀哉!”王莽又致书国师公刘歆: “王临不懂星占,都是你女儿刘愔搞的鬼。”刘愔也被迫自杀。

王莽一一击败了想暗算他的人。但与此同时,农民起义的烈火开始燃遍大江南北。就在王莽坐天下的第二年,屯集在边陲、准备出击匈奴的将士,劫掠百姓。边地黎民被迫聚众反抗,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敲响了新朝覆灭的丧钟。四年后,即天凤二年(15),五原、代郡的边民又举义旗。他们数千成群,攻城掠地,活跃在北郡边陲。天凤四年 (17),琅邪海曲 (今山东日照) 妇女吕母起义。吕母原很富有,资产数百万。她的儿子在县中作胥吏,犯了一点过错,县宰竟把他判成死罪弃市。吕母决心替儿子报仇。她开了一个小酒店,酿造醇酒沽卖。年轻人来买酒,都赊给他们; 那些贫穷的,还借给他们衣裳,不问多少。几年后,家资耗尽,蒙受她恩惠的少年想集资还她的。吕母哭着说:“我之所以厚待诸君,不是想从中渔利,是因为县宰不道,枉杀吾子,老妇欲为子报仇,君等肯助一臂之力吗?”诸少年叹服吕母的壮志,愿共举义旗。于是,他们聚集了百余人,渡海进驻一个海岛,秣马厉兵,众至数千。吕母自称将军,挥兵攻破海曲城,捉住了县宰。县吏叩请留宰一条活命。吕母斥曰: “吾子犯小错,不当死,县宰草菅人命,枉杀吾子。杀人偿命,你们又替他恳请什么?”吕母下令割下县宰的头颅,祭祀亡子。然后,率军退入海岛中。在吕母起义的那年,临淮人瓜田仪等揭竿而起。他们以会稽郡的长州(今江苏吴县) 为据点,攻城陷地,势如破竹。同年,新市人 (今湖北京山) 王匡、王凤兄弟率湖北一带的饥民举义。他们以绿林山 (今湖北大洪山) 为根据地,号称“绿林军”。琅玡 (今山东诸城) 樊崇聚合百余人,在莒县 (今山东莒县) 举起义旗。

对这些起义者,王莽试图用招安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平息。他派使者去招抚吕母,宣布赦免他们的叛乱之罪,让他们放下武器,归家安业。起义者们义正辞严地说:“王莽贪残无道,法酷政繁,举手触禁。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 闭门自守,又被牵连进邻里铸钱挟铜案中。除了造反外,我们走投无路。”使者回京,据实以奏,王莽勃然大怒,斥骂使者胡说八道,褫夺官位。有的使者见势不妙,便信口雌黄,说什么起义者乃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王莽听后非常悦耳,重赏说谎者,给他们加官晋爵。

有个叫储夏的人,自请去劝降瓜田仪。瓜田仪受了招安,旋即病殁。王莽诏令厚葬瓜田仪,谥曰“瓜宁殇男”,妄想靠假恩假义来诱降、招抚更多的义士。但是,没人上钩。

招抚失灵,焦头烂额的王莽便寄情于天命迷信。天凤四年 (17) 八月,他下令铸造威斗。他亲临长安南郊,主持了盛大的铸斗典礼。工匠们根据王莽的设计,用铜铸造了一个长二尺五寸,状如北斗一样的威斗。王莽把这个东西吹嘘为可以厌胜反叛者的神物。每当他外出,司命负着威斗在前。在宫中,则由一个司命秉威斗侍立一旁。威斗随时辰的推移而转动,王莽的座位也随之转动,始终处于斗柄之上。但起义的烈火非但没有平息之势,且越烧越旺。他又让太史令推算3600年的历纪,每6年改元一次。他大吹大擂说,更定历法便可使“群盗销解”。但改历法也没能扼杀农民起义。山东、河北、江汉地区的农民更加风起云涌,激扬澎湃。他们攻府廨,诛贪官,劫府库,济贫民,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王莽见厌胜术不灵,便加紧使用统治阶级对付革命人民的老法术,即武装镇压。他在全国推行军事一体化,设置前后左右中五大司马,州牧赐号大将军,郡卒正、连率、大尹为偏将军,县宰为校尉。王莽授给中央和地方长官以统兵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权力,把全国变成一座大军营。从而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正在王莽的全国军事一体化政策搞得各地一片纷纷扰扰的时侯,有一个自言会望气的骗子告诉王莽,说京师有“土功”象,需要大兴土木。王莽信以为真,下诏修建宗庙供奉祖先神灵。九月,他亲临城南奠基,破土动工。他命令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持节,侍中执法杜林等数十名官员监领10多万工匠,在百顷土地上修建宏伟华丽的宗庙,从他杜撰出来的始祖黄帝,到他父亲王曼,一共立了九亩。为了筹措建筑费用,王莽悬出卖官鬻爵的价格:入米六百斛者为郎,郎官再加官就赐爵至附城。庞大的九亩工程,耗资数百亿,工匠、卒徒死者以万数。王莽大修宗庙,目的是乞求祖气在天之灵的庇护,助他一臂之力,扑灭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然而,他的列祖列宗无动于衷,那九座耸立在人民群众尸骨之上的土木建筑,却进一步激发了黎民百姓的怒火,就连京师长安附近,也出现了数百成群的 “盗贼”。

这样,在新朝帝国的边陲,各少数民族勒马横刀,杀奔而来; 在统治阶层内部,不断有人想搞掉王莽,取而代之; 在茫茫禹迹上,成千上万的农民起义军摇旗呐喊,攻城掠地。

新莽帝国,已是四面楚歌。

五、身死渐台

在四面楚歌的凄凉局面下,王莽垂死挣扎着。他一面督责臣子们加紧围剿起义农民,派太师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督师镇压东方各支起义军;设置捕盗都尉,追击长安附近的各路“盗贼”。另一方面,继续编造天命迷信,自欺欺人,打发他剩下不多的日子。

一个在王莽左右侍候的郎官上疏,说要天下太平,须继立“民母”。他还振振有辞地说,黄帝就是因为娶了120个妃子而成了神仙。王莽御阅后,马上派遣中散大夫、谒者各45人分行天下,采择民间淑女。

一天夜里,王莽梦见长乐宫中的铜人有5尊起立复活。惊醒之后,王莽思忖:这些铜人是前代遗物,身上铸着“皇帝初兼天下”的铭文,难道是些不祥之物吗?他命令工匠把铭文全部刮掉。又一天夜里,王莽梦见汉高祖谴责他篡汉自立。王莽大惊失色,命令虎贲武士冲进高祖庙中,挥剑四面击杀,连窗户也砍上几斧。他想起桃木和红色可以避邪,就派人用桃汤酒浇高庙四壁,以赤色的鞭子再鞭挞上一通,最后还派轻车校尉进驻高庙,派军队进驻高祖陵园。显然,王莽的神经开始紊乱。

一个爪牙见主子如此惊悸,便献计说: “当年黄帝曾建华盖而成仙。”王莽听后,立即命令工匠造了一个九重的华盖,高8.1丈,装上4个看不见的轮子,用6匹高头大马拉着,300个穿黄衣戴黄帽的力士輓着。王莽每逢外出,就让这辆登仙车在前面开道,輓车的300力士齐声呐喊: “登仙! 登仙!”站在车上的几个力士奋力击鼓,煞是热闹。那些看惯了王莽种种可笑把戏的臣僚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哪里是什么仙物,简直就是辆丧车!”

就在王莽醉心于荒诞不经的巫术的同时,农民起义有了新的进展,除了京师长安和几个军事重镇外,到处是挺枪执矛的起义者。王莽亟召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大多数爪牙对王莽的脾性已经摸透了,众口一辞地说: “这些盗贼,不过是些苍天囚禁的行尸走肉,命在旦夕,何足挂齿!”只有左将军公孙禄敢说点实话,他指出:“太史令宗宣典星历,候气变,以凶为吉,乱天文,误朝廷; 太傅唐尊饰虚伪以沽名钓誉,就是孔子所说的 ‘贼夫人之子’; 国师刘歆颠倒 《五经》,毁师法,致使学士疑惑; 明学男张邯、地理侯孙阳造井田,造成黎民有地不耕; 牺和鲁匡设六管,工商衰颓; 说符侯崔发阿谀取容,蒙蔽视听。此辈都是乱臣贼子,宜诛杀以谢天下!”公孙禄这番话使群僚相顾愕然:这不是把天下危机的罪魁祸首——正襟危坐的皇上,给点出来了吗?王莽听罢这番句句切弊的话,龙颜大怒,喝令虎贲武士把公孙禄拖下去。但是,公孙禄这番逆耳之言的确戳破了社会危机的真象。王莽委过臣下,拿鲁匡开刀,把他贬为五原郡的卒正。接着,王莽下诏切责公卿大臣:“你们这个说黎民造反是因为贫穷,哪个说是因为饥寒。自古以来,因贫穷饥寒而犯法的,不过盗、偷二科。如今群起反叛,以千百数,是大逆不道,哪里是什么饥寒之故?尔等应亟剿群贼,有不同心并力,逗留不前,而妄说什么饥寒所为者,马上逮捕严惩!”

在严厉的呵责下,真有几个地方长官尽力效命的,翼平连率田况是最出力的一个。田况是个有机谋、善权术的人物,他征发本郡18岁以上的男子四万余人当兵。结果,在一段时间内,他辖境内的农民不能顺利地起事,外来的农民起义队伍也难以在那里站稳脚跟。田况很是得意。他上书王莽,说他未得命令而擅自募兵,打败了起义军,请求处罚。实际上他是向王莽表功,满以为会得到王莽的嘉奖。谁料,王莽对他十分严厉的谴责:“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后来,王莽诏令田况领青、徐二州牧事。田况为表示忠心,他向王莽献上他与农民起义军作战中总结出来的对付农民起义军的方略,即针对农民起义队伍比较分散和各自为战的特点,应放手使用地方上的各级官吏,给他们以充分的权力,让他们依靠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实行堡垒主义,坚壁清野,恩威并施,剿抚并用。王莽多疑,御览了田况的奏书后思忖: 这个田况很有一手,是个危险人物。于是马上敕令使者以赐玺书的名义驰往青、徐,褫夺了田况领青、徐二州牧事的职位。于是,山东一带很快落入农民起义军手中。

就这样,几个头脑比较清醒、略有才干的人物,都因受猜忌而被撤换、罢免。对王莽的用人之道,王莽的大臣严尤有一个形象的说明: “把韩卢 (古代韩国名犬) 拴起来,却又责令它去猎获野物!”

地皇三年(22),以绿林、赤眉为主体的各路农民起义军,铺天盖地向王莽统治的腹心地带——洛阳、长安杀奔而来。是年二月,王莽派到东方前线的军事统帅景尚,做了义军的刀下鬼。王莽再派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到东方督军围剿起义军。官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首民谣说:“宁逢赤眉,勿逢太师; 太师尚可,更始杀我。”那些尚未起义的农军也纷纷举起了义旗。

连年的兵燹,如狼似虎的官吏的敲诈勒索,官兵的抢掠,造成空前的全国饥荒,饿莩遍地,尸骨狼藉。王莽派出很多大夫谒者教黎民煮草木为酪,煮出的酪又不能吃。王莽又叫人建了一个大谷仓,置卫士荷戟守卫,美其名曰:“政始掖门”。王莽说,这样,暴涨的谷价就可以跌下来。无情的事实戳穿了王莽的谎言。饥民从四面八方涌入京师长安。王莽煞有介事地设“养赡官”救济饥民,这些 “养赡官”都是吸吮民脂民膏的好手,他们把象征性的一点点所谓赈济粮米也都中饱私囊,饥民饿死者十有七八,王莽任命的管理长安市场交易的中黄门王业,乘机勾结富商大贾,贱买贵卖,大发横财。一天,王莽听说长安城中饿莩满地,就问王业这是怎么回事。王业说: “那只是一些流民。”他拿来一个粱肉羹给王莽看, 说: “城中居民都吃这个。”王莽信以为真。

王莽军队在东方前线连连失利,更始将军廉丹也做了刀下鬼,二千石以下死者不计其数。无赖出身的国将哀章上书王莽,愿赴东线指挥作战,王莽大喜,又遣大将军阳浚防守敖仓,司徒王寻统兵10万屯军洛阳。王寻大军从长安出发,夜宿于长安城东的霸昌厩,把象征权力的黄钺给弄丢了。王寻手下一个官吏哭着说:“这是经书上所说的 ‘丧其齐斧’ 者也!” 自劾而去。王莽派人追杀了这个官吏。

眼见军事上连吃败仗,王莽玩了一个新花招: 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宣布废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王莽本人也搞不清那些该废除,干脆说:“自即位以来,凡是不利于民的政令,全部收回。”但为时已晚,因为釜水已经沸腾,抽薪也无济于事。

地皇四年 (23),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帝,年号 “更始”。王莽听说后,犹五雷贯顶。为了掩饰内心的惊恐不安,他在四面楚歌声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把胡须染成黑色,以示自己富于春秋。用3万斤黄金聘娶杜陵史家的女儿为皇后,王莽亲自到未央宫前殿迎接皇后,成同牢之礼于西堂。同时,册立了和嫔、美御、和人,位视三公;嫔人9名,位视九卿; 美人27名,位视大夫; 御人81人,位视元士。就在大婚之日,狂风夹着暴雨,骤袭而来,屋塌树倒,搞得新郎官胆战心惊,思绪沉沉。爪牙们见状,立刻杜撰出一套谎言,说这是祥瑞,兆示新皇后温和、慈惠,反叛者的殄灭无余和五谷丰登。新郎官这才转忧为喜。

长安皇宫内,喜气盈盈。长安城外,杀声阵阵。农民起义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了。身着礼服的王莽慌忙遣大司空王邑驰往东方前线,与司徒王寻合力围剿。王莽孤注一掷,发郡兵100万人,号称“虎牙五威兵”。给王邑以专封赏的特权;倾府库钱财以授王邑,让他带着若干珍宝,以示新莽帝国的富饶;又搞了很多猛兽让王邑带去,用来恐吓起义军;还征集了63家懂兵法的学者,各带图书,随军前往。王邑到洛阳后,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集结军队42万,奔波于路的人马,络绎不绝。“车甲士马之盛,自古出师未尝有也。”

是年六月,王邑、王寻统帅的莽军主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绿林军展开决战。莽军大败,王寻被杀,王邑带着数千残兵败将,惶惶如丧家之犬,失魂落魄地逃回了洛阳。昆阳一战,莽军主力丧失殆尽。义军乘胜进击,直逼长安,王莽君臣惊慌失措,举朝震恐。

眼见大势已去,厄运降临,臣子们各找出路。

一场新的宫廷政变在酝酿中。

卫将军王涉,豢养了一个叫西门惠君的道士,此老道好天文谶记。他对王涉说: “星孛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国师公者,刘歆也。王涉立即找大司马董忠密谋,两人一拍即合。之后,他们两人多次到国师府动员刘歆反叛。刘歆没有答应。一次,王涉独自一人找上门来,涕泣言道:“我是诚心诚意地与您商量一个保全宗族的万全办法,为什么您对我这么不相信呢?”刘歆看出王涉是出于至诚,就给他分析了一通天下大势,说东方的义军必胜。王涉赞同刘歆的分析,他说: “王曼从小就有病,其妻嗜酒淫逸。我想,皇上不是我们王氏生的。董忠掌管精兵,我领宫廷卫士,您的长子叠是侍中五官中郎将,掌管殿中侍卫。倘若我们同心合力,一起劫持皇上,东降更始皇帝,可以保全宗族。不然的话,我们都要遭灭族之祸。”刘歆一则对王莽杀害他的三个儿子心怀怨恨,一则更慑于义军的声威,认为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于是,刘歆、董忠、王涉密谋劫持王莽投降更始皇帝。刘歆是个文人,办事斯文,非常讲究阴阳变异。他说,要等到太白星出来后,才可发难。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这期间,董忠看到司中大赘孙伋也是主管军队的将领之一,就拉他入伙。孙伋胆小怕事,从董忠那里回府后,脸色大变,饭也吃不下去。他的妻子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孙伋说出了密谋的全部计划。他妻子感到事关身家性命,便找他的弟弟陈邯商量该怎么办。这个陈邯是王莽死心塌地的一条走狗,他说服了孙伋,两人一同向王莽告发。惊恐之余,王莽立即部署了对策。他不动声色地以各种名目分别召见董忠等进宫议事。当时,董忠正在操练军队,使者突然来召,他手下的护军王咸感到蹊跷,推测是走露风声,就劝董忠杀掉使者,发兵冲入宫中,劫持王莽。董忠麻痹大意,以为不会出什么问题,拒绝了王咸的建议,随使者入宫。董忠、刘歆、王涉一一被捉。董忠被杀,刘歆、王涉被迫令自杀。

王莽虽然诛杀了三两个“乱臣贼子”,却无力阻挡义军的攻势。

地皇四年 (23)秋,王莽的七公干士隗嚣大将军,攻杀雍州牧陈庆等,发布檄文,痛斥王莽倒行逆施,比之历史上的着名暴君夏桀和殷纣,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他地方官员也纷纷树起反叛的旗帜。

这时,南阳 (今河南南阳)人邓晔、于匡率领的一支起义军渡丹水西进,进攻武关。武关都尉朱萌投降。战火已烧到长安附近。

王莽的大爪牙崔发献上一计: “据 《周礼》和 《春秋左氏传》,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周易》也说: ‘先号咷而后笑。’ 应哭天以求救。”黔驴技穷的王莽率领群臣来到长安南郊。王莽仰天叹曰: “苍天既然授命于我,为什么不歼灭众贼?若是我的过错,请打雷劈死我!”说完,号咷大哭,昏了过去。醒来后,又伏地叩头不已。为了壮大哭天的声势,王莽命令太学生和黎民百姓每天早晚两次到南郊哭天,派人做粥招待哭天的学生和百姓。凡是哭得悲伤,并能诵读王莽告天策文者,授予郎官的职位。几天之内,就有5000多人得到这个官职。

哭声没有感动苍天。王莽一面下令继续大哭,一面又任命了9个将军,都以“虎”为号,号曰 “九虎”,统率精兵数万人在长安城东设防。为防止这些将领和士兵叛逃,王莽把他们的妻子儿女扣做人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莽决定拿出点钱来赏赐将士。他的府库里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光黄澄澄的金子就有60多万斤。但王莽只赏给出征临敌的将士每人4000千文钱。众人愤慨,毫无斗志,同邓晔、于匡部刚交锋,便溃不成军。“九虎”之中,“两虎” 自杀,“四虎”逃亡,剩下 “三虎”领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

绿林军逼近武关,郑晔、于匡开关迎入。起义军将一座长安孤城团团围住。

困在城中的王莽,竭尽全力负隅顽抗。他分遣使者打开狱门,宣布赦免所有的刑徒,把他们武装起来,杀猪饮血,要他们宣誓效忠。这些被王莽拘禁凌辱的囚徒们,自然不会替王莽卖命。所以,当更始将军史湛带领他们渡过渭水桥与农民起义军交战时,他们便一哄而散,只剩下史湛一个光杆司令狼狈不堪地逃回城中。愤怒的农民起义军掘了王莽父亲和妻子的坟墓,烧棺焚尸。王莽劳民伤财修建起来的九庙、明堂等,也被义军放火烧掉。

地皇四年 (23)十月一日,起义军攻破长安城的宣平门,拥入城中。王莽的爪牙、符命专家张邯被杀,王邑、王林、王巡等王莽死党负隅顽抗。日薄西山,官邸府第大都落入义军之手,只有皇宫尚未攻下。次日,长安城中的两位少年朱弟和张鱼率领一些人火烧宫门,用斧头劈开敬法殿的小门,冲入皇宫。他们大呼: “反虏王莽,何不出降?”这时的王莽,逃到宣室前殿,熊熊的大火燃及宣室,宫人惊呼: “怎么办?”王莽身穿深青透赤的衣服,佩带着玺韨,手里握着虞帝匕首,犹如一只发疯的野兽。天文郎捧着占时刻的栻站在他身旁,不断报告时刻的进度。威斗随时刻转动,王莽随斗柄而坐,嚎叫着:“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三日凌晨,群臣拥簇着王莽出了西白虎门,逃入渐台,欲凭藉周围的池水进行最后的挣扎。王莽抱着符命、威斗,随从的公卿大臣有千余人。王邑昼夜血战,士卒死伤殆尽,也逃到渐台。他刚跑到渐台,看见他的儿子侍中王睦脱了衣冠想逃跑,王邑喝令他回渐台。

义军攻进皇宫,不见王莽,便大呼: “反虏王莽安在?”有一个美人从房间出来说:“在渐台。”义军追至渐台,围了数百重,与据台顽抗的王莽党徒激战,强弩对射,矢下如雨。王莽党徒们的箭射尽了,义军渡水冲上渐台,双方展开肉搏战。王邑父子、王巡、王揖、赵博、苗訢、唐尊、王盛等都死于乱枪之下。王莽躲进了一个小房间。时至黄昏,长安商人杜吴冲进王莽藏身的房内,一刀结果了这个独夫民贼的性命,摘去了王莽的绶带。有个校尉叫公宾就,学过《礼经》,见杜吴拿着一副绶带,认出是皇绶,就问王莽何在。杜吴告诉了他。公宾就跑进那个房间,割下王莽的头。义军争先恐后地跑上前去,斫王莽的尸身几刀,把王莽的尸身斫成肉酱。

公宾就把王莽的头交给王宪。不久,又送到更始皇帝刘玄那里。刘玄下令悬挂在宛市 (今河南南阳) 的城门上。黎民百姓提起王莽的头,掷来掷去,还有人把王莽的舌头切下来吃了,——王莽说了很多谎话,害苦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