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高殷
秋风肃杀,万木落叶,北齐都城笼罩在一片静穆、悲怆的气氛中。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病入膏肓,刚立为皇储的高洋长子高殷和高洋的两个弟弟——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侍立一傍,高洋睁开昏浊的双眼,看了一下还很稚嫩的高殷,不由得长叹一声。高洋明白,在立皇储大事上,高演对他耿耿于怀。高演原以为皇位非己莫属,想不到高洋最终还是将皇位让给了乳臭未干的高殷。高演恨得咬碎钢牙,拔刀起誓:“高洋健在,我可以安分守己。但若高洋归天,天下究竟是谁的,那就看各人的能耐吧!”高洋也预感到,自己一旦去世,惨淡经营的三代人的北齐大业就会如风吹飞絮,动荡不宁。他忧心忡忡地看着高演,双行热泪潜然而下:“如果你真要篡位,我别无他求,只愿你能保全高殷的一条性命。”
天保十年(559)十月,高洋驾崩,15岁的高殷按遗诏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登基为帝。
高殷祖父高欢、父亲高洋都是完全鲜卑化的汉人,但是常常轻视汉人,侮谩儒经。高殷却大相径庭,是一个儒化很深的少年皇帝。还是孩童,便由国子博士李宝鼎和邢峙辅导他学习儒经。高殷天资聪慧,不几年便对各种经义十分熟稔。天保七年(556)冬,高洋在宫廷举行了一次儒经辩论会。12岁的高殷在众多宿儒中间,一会儿口若悬河阐发微言大义; 一会儿四出诘难,辩驳群儒。在坐者看到小小高殷竟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功底都大为惊叹。天保九年 (558),高洋外出晋阳巡察,太子高殷监国。高殷不失时机,亲自主持一次《孝经》讨论会。国子助教许散愁也出席了这个会议,他一生潜心儒义,以致华发皓首,仍孑然一身。高殷对他的精神大为感动,问他: “先生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许散愁回答说: “我从小诵读经书,几十年如一日,不知老之将至。我一生追求,仅此而已。”
高殷肃然起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简陋的生活,颜回却认为乐在其中,因而世人都称赞他为贤士。柳下惠夜与女子相宿而不淫乱,人们都说他人品高尚。依我看,他们都不如你喜爱经典以致于两鬓染霜也终生不娶,真是难能可贵!”为了表彰他这种献身精神,高殷特意赏赐给他绢百匹。
高殷聪明、温裕、敦厚、善良。有一次,高洋命令高殷用剑去把一个囚犯的头取下来作乐。杀人取乐,这对高洋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但高殷迟迟不忍心下手,催逼再三,高殷手中的剑就是抬不起来。高洋气得扬起马鞭,狠狠抽打高殷,高殷被打得遍体鳞伤,从此常常精神紊乱,气悸口吃。
为了防止篡位之事发生,高洋临死前诏令尚书令杨愔、尚书左仆射平秦王高归颜、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子默辅佐幼主高殷。在高殷支持下,杨愔准备通过进行全面的改革来整顿政治秩序,加强皇权。为了以身效法、榜样天下,杨愔首先奏请高殷免除他的开府封王爵赏,然后诏令全国70岁以上的军人授予名誉职位,60岁以上的军官,以及重病不胜其职的,一律让他们退休,并且大张旗鼓将那些无才无德,靠贿赂、奉承尸位官爵的人全部黜免。杨愔的整顿,朝野为之哗然,那些被黜免下来的佞幸之徒,心怀怨恨,纷纷投靠到二王 (高演、高湛) 手下。当时朝内亲王权力很重,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实际控制了北齐的军政大权。高演一直在忙于培植势力,一旦羽毛丰满就准备夺取皇位。杨愔的改革,促使两派矛盾朝白热化程度发展。这样,一场 “祸起萧墙” 的局面已是在所难免了。
乾明元年 (560) 杨愔和高殷密议委任二王为刺史,意在架空亲王势力,加强皇权。平秦王高归彦最初也是高殷、杨愔同党,后来权衡利害,觉得高殷年幼,势孤力单,因而背叛高殷,将密谋全部泄露给了二王。二王勃然大怒,将计就计,利用去尚书省 “拜职”赴任的机会,拥兵数千,在宴席上将杨愔、燕子献、宋钦道、郑子默,可朱浑天和当场拿下,拳杖交加,杨愔等人被打得血流满面。砍掉了高殷的左右手后,二王披坚执锐,押着杨愔等人浩浩荡荡去见高殷。走到东閤门,都督成休宁拔出宝剑,厉声阻止二王等人闯入,但周围的卫士一见二王到来,知道幼主已经不可依靠,都纷纷扔下手中的武器。成休宁一看孤掌难鸣,只好长叹一声作罢。二王等人进入昭阳殿,向太皇太后条陈杨愔等人的 “罪状”,太皇太后气得大骂高殷母亲李皇后: “我们鲜卑人难道还要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李皇后赶忙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谢罪,高殷已是仓卒不知所措,更兼兵临城下,太皇太后站在二王一边,一切已是囊中之物,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结果高殷被裹胁下诏,封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相府佐史进位一等。一切军政大事由大丞相高演决断。这位即位才一年的少年天子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杨愔等人随即被斩首。
乾明元年 (560) 八月,太皇太后将高殷贬为济南王,移居别宫。皇建二年 (561),孝昭帝高演秘令高归彦去将高殷杀害,时年仅17岁。高洋当年的预言果真成了现实,遗憾的是,高洋的在天之灵并没能阻止住高演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