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
余中,字行老,宜兴(今属江苏)人。余中从小颖悟多才,孝事兄长余贯。余贯才不及余中,但余中极尊敬他。兄弟二人一同考中常州举行的取解试,成为举人。熙宁五年(1072),哥俩一同北上,赴京师开封(今属河南)参加礼部会试。发榜日,余中榜上有名,而余贯落选。余中请求黜退自己而录取兄长,朝廷不许。
第二年,殿试开考,余中夺魁,成为新科状元。
在这科考试中,宜兴人邵材夺得开封府取解试第一名,邵刚夺得礼部会试第一名,而余中夺得殿试第一名。一邑三魁,天下传为盛事。
中状元后,余中为大理评事,掌平决刑狱,充任国子监修撰、经义局检讨。这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正在力行变法。余中是王安石的拥护者。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上疏辞相,神宗诏准,让他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出知江宁府(府治江宁、上元,今江苏南京)。王安石奏请以余中等人随行。
元丰(1078—1085)初年,余中出任职司礼仪、祭祀等事务的太常寺属官——太常丞,佐太常卿、少卿,助理寺事。不久,他因收受太学生的贿赂而被革职。
元丰八年三月,宋神宗病死,长子赵煦即位,是为哲宗。
余中重新出仕,历任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迁著作佐郎。绍圣二年(1095),奉命出使辽国。回国后,他奏言北部边境城池残破,应予修葺,以防不虞。朝廷没有采纳。20多年后,金人大举入侵,北宋城池难以固守,人们才想起余中的建议。
余中上疏,谏行新法,忤旨,出知湖州(州治乌程、归安,今属浙江),调任杭州(州治钱塘、仁和,今属浙江)知州。不久,致仕,死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