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荀子》

荀子与《荀子》

1.荀子其人

荀子姓荀名况,赵国人,时人尊称为卿,生于周赧王时(约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战国后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不行大道而祈求鬼神),信祥(相信吉凶兆应),鄙儒小拘(鄙陋的儒生眼光狭小保守拘泥),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研究儒、墨、道的诸多著作的成功与失败),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司马迁所说:“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 《汉书·艺文志》录为三十三篇,现在三十二篇,今《荀子》,除书末六篇为荀子弟子摘录外,其余大都可认为是荀子的手笔。

荀子的弟子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韩非、李斯和汉初传授《诗经》的浮丘伯。荀子出身儒家,总的说来推崇孔子的传统,属儒家学派,但也有学者认为他不完全是儒家学派,因为荀子生于战国后期,当时各种学说繁多,他有机会研究诸家学说。总之,荀子吸收了当时各家学派的思想,就总体而言,荀子在基本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派的传统。

2.关于《荀子》

《荀子》一书,产生于春秋战国末期,这时,正当中国奴隶制走向彻底崩溃,封建制度不断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各个不同的政治集团的矛盾斗争十分复杂,主要矛盾仍然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哲学思想及其政治主张,也更加发展而不断完善,而荀子学说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的需要和要求。

荀子的学说涉及哲学、政治、经济、人才、思想道德修养、法制、军事等各个方面,他批判地吸取了诸子百家学派的积极思想,特别是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优良传统,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之大成,进一步批判天命、天志、天意等唯心主义思想,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天论》,第346页,以下引文同,故省略书名)“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第408页)“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天论》,第352页)天,就是自然,自然的发展运动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人只能顺应运用客观规律。他进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天论》,第357页)在人性问题上,他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对人的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吸取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君民是舟水关系,天之立君以为民,非民为君的主张。同时提倡建立“天下为一,莫不服从”(《王霸》,第204页)“令行禁止”(《王制》,第140页)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在政治上提出以礼为主,德法兼用的治国方针。《荀子》从各个方面对“礼”进行了详尽地阐述,“礼者,治辩之极也”(《议兵》,第312页),礼是治国的根本,“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礼论》,第400页)。“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大略》,第554页)。礼者,政之挽也(主导),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大略》,第552页)。《荀子》许多篇反复强调要“隆(尊崇)礼”。

荀子的治国思想,强调以王道为主,兼之以霸道,王道以理服人,霸道以力服人。他从历史经验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荀子转引前人的论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提出首重王道,兼乎霸道的统治策略,同时采取惠民利民的经济政策。他提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大略》,第559页)

荀子在经济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强国富民的政策和主张,“裕民以政”“节用裕民”“裕民则民富”“开源节流”“利而后利”“爱而后用”“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富国》,第193、194、198页),他说:“不富不厚不足以管下也。”(《富国》,第184页)“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上好攻取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富国》,第194页)

《荀子》在《劝学》《修身》《不苟》《乐论》等篇中,全面阐述了其道德修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荀子》一书所反映出的思想极其丰富,博大精深,他提出“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智)明而无过矣”, “君子隆(尊)师而亲友”(《修身》,第15页)。

《荀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其学生李斯、韩非到以后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刘禹锡、王夫之,乃至近代的许多志士仁人,都从他的思想中吸取营养以充实自己,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的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