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

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要求一个人修身养德必须“诚其意”,也就是使他的心意真诚。这不仅指不欺骗别人,更要能做到不欺骗自己,这就是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慎独”。

礼仪三百 威仪三千

孔子说:“君子慎其独。”古人在室内的西北角设置小帐,放置神主。《诗经·大雅》篇中的“尚不愧于屋漏”,也就是无愧于祖先的意思。屋漏地方偏僻,是不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屋漏(慎独)工夫,说的是君子在不被人看到的地方,做事仍当谨慎,不能因为别人看不到就为所欲为。

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如果不说出来,别人自然无从知晓,只有自己明白。所以追求道德修养的君子,哪怕在独自一人时,也要谨言慎行,不要使自己的行为有违背礼仪之处。因为独处时最能考验人的道德修养,而且修身者在独处之时,也最容易松懈。所以做好了“慎独”工夫,说明一个人的修养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礼记》里也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独处时没有旁人的监督,最容易疏忽,所以要格外注意,不可忘形逾矩。

《弟子规》中说:“入虚室,如有人。”进到空无一人的屋子,要像屋内有人一样,保持恭谨的态度和言行。“勿轻略”,言行举止不要轻视忽略不以为意,要做到敬慎、威仪。敬慎,是说要恭敬谨慎;威仪,是指庄重的仪容举止。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在传统经典中,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

一个人自幼年就要开始学习应遵守的礼仪规范,从“站立坐卧”到日常生活的细节都有十分明确的要求。人除了不断增加自己的德行操守外,外表穿戴整洁,使自己的言行和容貌举止符合礼节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对待违背礼仪的行为,就好像厌恶污秽的气味一样躲避它;对待符合道德礼仪的行为,则设法去亲近它。只有这样,一个人才算是心意真诚。

南宋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朱熹,字符晦,号晦庵,后人尊称其为“朱子”。朱熹为人端庄稳重,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威仪和容貌举止。他平常在家的时候,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穿戴好衣服鞋帽之后,就到家庙及先圣的神位前敬拜,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书房里。他书房的书桌总是摆得很正,书籍器具也必定整理得整整齐齐。观察朱熹平日的容貌举止,没有不合于礼的。他对于威仪和容貌举止的表现,在一生中都没有片刻时间松懈过,一直以“敬慎”的态度要求着自己。

缺少道德修养的人就不会慎独,以为自己一人独处时,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到自己的言语,就可以无恶不作,毫不顾忌是否违背了礼仪。一旦见到心意真诚的君子,又立刻装模作样,掩饰自己的丑态,装作善良本分的样子。其实,他哪里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就像被透视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哪里能掩饰住自己的丑态呢?

曾子曾说过:“大家的眼睛都看着我,大家的手指都指点着我,这真是严格而可怕的监督啊!”

颜回将西行时,问孔子如何立身处世,孔子告诉他:“恭敬忠信而已矣。”并告诉他“恭”可以让人远离祸患,“敬”则可以令人喜欢。

成回跟从子路求学三年,一直都非常恭敬,子路问他这是为什么,成回说:“我听说做人应像飞鸟一样,上怕鹰鹯,下怕罗网。现在的人做好事的少,进谗言的多,自己没有死,怎么知道有没有祸罪呢?我已经七十岁了,常常害怕自己德行节操方面有缺失,我是以恭敬持身等待天命啊!”子路向他行礼说:“您真是位君子啊!”现在成氏宗祠中的堂号“永敬堂”,就是来源于此。

鲁国有一个人叫机泛,以恭谨出名,七十高龄了,仍旧恭谨有加。鲁君问他:“你年纪已经很大了,难道不可以不必这么恭谨吗?”

机泛回答说:“君子注重恭谨才能成就声名,小人注重恭谨才能避免刑罚。坐在这里非常舒适,尚且要防止跌倒;吃着这些美味,尚且要防止噎到。现在像我这样所谓幸运的人,未必就是幸运。鸿鹄一飞冲天,难道不高吗?可是用短箭就可以将它打下来;虎豹虽然凶猛,但人却可以吃它的肉,坐它的皮。现在赞美他人的人少,毁谤他人的人多,我已经七十岁了,常常害怕灾祸降临到我身上,怎么能不恭谨呢?”

心意真诚,本就是蕴藏在内心深处,在行动上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不可不慎独啊!

南北朝时期人褚彦回,是宋朝太常褚裕之的孙子。褚彦回自小便能处变不惊,胸怀大度,注重礼仪法度和德行修养,官至司空、骠骑将军。

景和年间,山阴公主放任淫逸,她看到褚彦回后很喜欢,便告诉了皇帝。皇帝将褚彦回召入内宫住了十天,公主晚上总来见他,倍加逼迫,而褚彦回总是正襟而立,从天黑一直站到天亮,丝毫不为之动心。公主对他说:“您的胡须像戟一样,为什么没有男人的情意?”褚彦回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怎敢自惹祸端?”

宋明帝即位后,非常信任和依赖褚彦回,迁任其为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在袖子里秘密藏带了一个金饼,请求同褚彦回单独谈事,然后拿出金饼说:“没有人知道。”褚彦回说:“你自然应该得到官,不需要靠这个东西。如果一定要给,我不得不向上面报告。”那人非常害怕,收起金饼走了。褚彦回后来向人说起过这件事,但始终没有泄露这人的名字。

虽然没有人知道和看见,但面对女色和不义之财,褚彦回却能够坚守道义和节操,拒色轻利,这就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的“暗室慎独”的功夫。越是没人知道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这种环境更能体现出自己修德修身的功力扎实与否。

所以说,人在德行修养方面,要一思一念事事严格谨慎的要求和克制自己才行。仔细想来,就像人生病一样,轻微时不知道采取对策抑制,等到重了再想治就困难了,甚至有性命之忧。

不拘小节 终为大患

明初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县北乡溪下村人,他通经史,擅诗文,博学多才。因其生性耿直,又被人称为“正学先生”。洪武年间,被聘为世子之师。后来被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方孝孺曾写有《指喻》一文,以此说明“天下之事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劝喻人们要防患于未然。

方孝孺在《指喻》中谈到,浦阳的郑君身体强健,脸色红润,从没有过疾病。有一天,他左手拇指上突然出现红色小点,鼓起来有谷粒那么大小。他怀疑生病了,于是给人看。看的人都笑他,说这根本不足以称为病。过了三天,左手拇指上的红色小点已经变成铜钱那么大了。他很忧虑,于是又给人看,那些人还是像上次那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已经有四寸粗了,非常疼痛,好像针刺一样,全身内外没有不痛的。

他害怕了,于是找医生看。医生看后吃惊地对他说,这种病很怪,虽然病在手指上,其实全身都生了病,不赶快治,可能会伤及性命。但是刚开始生病的时候治疗,一天就可以痊愈;生病三天,十几天就可以痊愈;现在病已经生成,已少于三个月不能病愈了。一天痊愈时,用艾草就可以治;十几天痊愈时,用药就可以治;至于已经病成,将蔓延到肝脏,不单是一只手臂的事了。如果不从里面调理,不能制止病势蔓延,如果不从外面施治,病很难治。

郑君听从了医生的话,每天内服汤剂外敷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病愈了,三个月后神色恢复到原先状态。

方孝孺因为这件事感悟到:天下的事,都是起始于微小之处,而后成为大患。开始以为不值得治,最终到了不可治的地步。当初很简单,只要一天的工夫,却忽视不管。等到大了,需要很多时间,劳累忧虑,也只能抑制住而已,像郑君这样的人太多了。能够发现才能治疗,因此病势虽然危险但不必害怕。只有刚开始时不担忧,寄托于看不到,众人取笑时又忽视,这才是君子所要深深畏惧的。

《指喻》一文以指病为喻,写得非常通俗浅显,寓意改过时要“内外兼治”。看一看我们人生中的一些缺陷或过失,何尝不都是从放纵忽视小毛病和小失误发展而来的呢?所以要从小处着手,严格要求自己,这时修正想好既简单又容易。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再想去掉和改正就不容易了。

待人恭敬是一种礼貌、修养和对人的一种尊重,从而也会得到他人对自己尊重,而且可以避免与人结怨;遇事恭敬谨慎,可以避免唐突冒失和马虎铸成大错,的确是避免祸患的良方。

我们都知道商纣王无道的事情。其实纣王在一开始也不是那么坏的。在《史记》中有一个故事,叫箕子见微知著。说的是纣王有一次得到了一双象牙筷子,很是喜欢。箕子看到了,就感叹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汤和粗粮做的饭,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葛短衣,也不愿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锦绣的衣服,乘华贵的车子,住高楼广室。这样下去我们商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去征收远方各国珍贵奇怪之物。从象牙筷子开端,我看到了以后发展的结果,禁不住为他担心。”

果然,箕子的担心成了现实,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他建摘星楼和鹿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网罗四方的珍宝玩物。搞得民怨沸腾,最后周武王兴兵伐纣,纣王兵败后,自焚于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所以古人说:“防微杜渐。”不要看到一件事情小,就觉得无所谓。刘备在他的遗诏中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说不要因为一件善事小,就不去做;也不要看到一件恶事小,觉得做了也无所谓,结果就做了。无论是恶事,还是善事,总是不断地积累。积累多了,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有的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关键的时候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国时期,中山国是一个小国,其国君中山君有一次宴请国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其中。由于中山君唯独没有分给司马子期羊羹,司马子期便一怒之下投奔了楚国,并劝楚王攻打中山。楚王采纳司马子期的建议,攻打中山国,中山君出逃。这时,有两个人提着戈跟随在他身后。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臣的父亲有一次饿得快要死了,您赏了一壶熟食给他吃。臣的父亲临死时说:‘中山君有了危难,你们一定要为他而死。’所以特来为君而死。”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食得到两个勇士。”或者是疏忽,或者是没有在意,但一杯羊羹却令中山君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由此可见,事不在大小,话不在多少,可能助人,也可能伤人,所以平常待人处事不谨言慎行怎么能行呢?自己的举手之劳,在需要的人来说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唐朝大将军郭子仪,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过大功,得到肃宗的赞赏,晋封为汾阳郡王,朝中大臣也都很佩服他。郭子仪做了大官之后,不仅妻妾成群,而且拜访他的人也多了。在每次会见客人时,都有一大帮爱姬侍女相伴。但是每次卢杞来他都会屏退所有陪侍的美女。

留在郭子仪身边的几个儿子对此都感不解,问:“以往父亲会见客人,总是姬妾满堂谈笑风生,为什么今天听说来人是卢杞,便赶走了所有的侍女?”

郭子仪告诉他们:“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生来相貌丑陋,眼色发蓝,我怕她们见了他会因此讥笑。卢杞为人阴险狡诈,要是有一天他得了志,一定会为了报这一笑之仇,将咱们全家斩尽杀绝。”

后来卢杞当上了宰相,果然谋杀了不少人,唯独郭子仪一家例外。

其实我们在修身和学习方面同样要“防微杜渐”。如果细微小节方面的缺陷和毛病不赶快加以重视改正,最终会成为大患。古时的开明君主把能够直言进谏,指出自己错误和过失的人称为“忠臣”,而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批评自己,和给自己提意见的人呢?只有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这样我们才可以取众家之长,避免造成失误。

欧阳修说:“祸患常积于忽微。”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也有防微杜渐的内涵。君子要“怀大志而拘小节”,这样才可以做到长久的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