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古代城市经济
中国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城市经济形态。城市是城和附属于城的市的合称,是政治、经济中心。中国古代城市出现很早,《吕氏春秋·君守》中就载有“夏鮌作城”的传说。据对山东章丘县城子崖等地的发掘考证,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营建城。西汉时,每国均有城,不过那时城还很小,王城不过方九里,侯伯城方五里,子男城仅三里(《左传·隐公六年》孔颖达疏)。以后列国兼并,逐渐出现了一些大城市。据考古研究,春秋时期齐国的临淄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有11座城门,并有比较规整的交通网络及排水系统,鼎盛时期居民达7万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也愈来愈兼有工商中心的性质。自秦汉至唐代,经济发展迅速,加之领土扩张,人口增长较快,城市也不断增多和扩大。汉代设103郡,1578个县,都有城市。三国时期的吴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居民达20多万户,人口近百万,名列全国城市之首。宋朝时,突破坊市制,城市内随处设置店肆,使城市更加名符其实。同时,新兴城市也不再单纯以政治、军事为主,而转以经济为主。例如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泉州、汀州、温州、潮州、漳州等城市。至明清时期,城市重点转向交通枢纽繁荣,如南京的应天(今江苏南京)、扬州、苏州等,皆因丝绸业发达而繁荣,人口迅速增长,至19世纪中叶均达数十万人。受封建制度的制约,中国城市均属封建政府的建制,由朝廷派官管理,驻军镇守。城市在政治上统治乡村,在经济上剥削乡村。但由于其特定的政治、经济中心作用,在带动农村经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