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货币祟拜
中国古代货币拜物教思想。货币一经产生,便成为人们追求和崇拜的对象。到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发展较快,金属铸币广泛流通,货币拜物教现象在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均有更多的反映,货币拜物教的作品也开始出现。《吕氏春秋·去宥》中就记述了一位求金欲者,白昼闯入金店攫夺黄金当场被捉,人问其故,其人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在其后2000年的封建社会中,反映人们货币拜物教思想的作品不断出现。西晋鲁褒在《钱神论》中一针见血地写道:“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寥寥数语,把货币拜物教现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成为反映人们货币拜物教现象的典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