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虚实补泻

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虚实补泻

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意指对虚证采取补益有关脏腑和对实证清泻有关脏腑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内脏相互关系的失调,大都以生与克各个环节中的生克动态平衡破坏而反映出来。故在治疗方法上产生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太过抑其强,不及扶其弱”之论。所谓“虚则补其母”即当某一脏腑虚弱时,除可直接补益该脏腑外,还可从整体出发,补益与其关系密切的另一脏腑。例如伤劳病,久咳肺虚,脾胃不振,减食便秘,叫做肺金虚损在先,久之累及脾土,致脾失健运。治疗可以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叫做培土生津(金)。所谓“实则泻其子”即当某脏有病,是由于另一脏的功能亢盛所引起时,可以泻其亢盛的一脏。例如:肝阳上亢,肝郁化火致面赤头痛,急燥易怒,心烦不眠,因心为肝之子,故可以用泻心火的办法。由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是按五行的“生克”次序而制定出来的,虽有时十分有效,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