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知行合一

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文化·知行合一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反对程朱学派“知先行后”之说和只“讲之以口耳”的学风,认为知行是统一的。王守仁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论知和行的“合一并进”关系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其中含有某些辩证统一的合理因素。但他抹煞“知”和“行”的差别和界线,以知为行,认为“知即是行”,“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也;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进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来,认为良知向外发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于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