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基本特点

诗文评·基本特点

(1)诗文评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民族形式,具有心得意会、自由灵活的特点。欧阳修有云:“余尝问诗于圣俞,其声律之高下,文语之疵病,可以指而告余也;至其心之得者,不可以言而告也。余亦将以心得意会而未能至之者也。”(《书梅圣俞稿后》)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研究文学的主要方式。心得意会,就是以鉴赏者的态度,以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去品味作品的精神气韵,然后笔之于书。以这种方式研究文学,自然言简洁而意深微,心到笔到,灵活自由。以今人看来,这种方式自然不够科学,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本来就只宜以心灵去感受,而不宜以头脑去分析。也就是说,它本来就不是“科学”的对象。近代以来,许多西方文艺理论家也认识到:“没有建立在既深且广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的理论,也显然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那些把艺术作为热情的永恒源泉的人们,才能拥有那种或可引申出有益的理论的材料”(克莱夫·贝尔《艺术论》)。因此,这种欣赏式的,直觉体悟的方法实际上是研究文学艺术的最基本、最正确的方法,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获得“或可引申出有益的理论的材料”。那种把文学等同于数学,站在作品之外肢解瓜分的所谓“科学”的方法正是不科学、不适用的。当然,对直觉体悟得来的材料进行理论加工,还需要精密的头脑和严密的逻辑,否则就仅仅是材料而已。所以,这种心得意会的方式,既有其长,亦有其短;首先是长,其次是短。今天正应该充分重视和继承这种方式,把心灵的与头脑的、直觉体悟的与逻辑思辩的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以改变文学理论的那种抽象枯燥、味同嚼蜡的可憎的面貌。

(2)正因为诗文评采用的是自由灵活、不求体系的方式,所以它烛照幽微,内容广泛,几乎无所不谈,无所不包。文艺哲学、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工艺学,文艺本质论、文艺创作论、文艺鉴赏论、文艺功能论等等,应有尽有,且独到精深。虽然瑕瑜互见,繁杂无序,但却是一笔极丰富、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能认真地披沙拣金,归纳整理,将会得出一部精彩独特的中国文艺学。这不仅是对世界文艺学研究的重大贡献,而且对于今天的文艺实践也有重大意义。

(3)就理论宗旨而言,古代诗文评一方面注重文艺的广泛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联系,文艺与政治、与道德、与哲学、与语言学始终没有明确区分。因此它也始终没有发挥为所谓“纯文学”理论。但另一方面,古代诗文评对文学的本质规律——即审美规律、艺术规律,又有远比西方古典文学理论更为精辟、深刻的体察和论述。因此它又是真正的文学审美理论、文学艺术理论。而这两方面,正是文学理论的缺一不可的两大支柱,前者把文学安放在社会大地上,后者则使文学保持着自己的特殊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切真正严肃、完备的文学理论都应该坚持的基本宗旨。

(4) 中国古代的诗文评和文学理论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不仅有内容的日益丰富、论述的日益精确、水平的日益提高等等,而且有思想实质随着历史、时代的前进而发生的变化。明代中叶以后那种追求文学解放的文学理论,就是中国文学理论从古代走向近代的明证。那种把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固定在封建观念之内、认为它不可能也不需要发生质的变化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