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

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

晚唐司空图著。后人为区别于钟嵘《诗品》,遂以《二十四诗品》来称司空图《诗品》。《诗品》列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秾、沈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品均以十二句四言诗来解说,故其既是以诗论诗之作,又是意境完美的诗作。二十四品目的排列,孙联奎的 《诗品臆说》云: “《雄浑》为《流动》之端,《流动》为《雄浑》之符。中间诸品,则皆《雄浑》之所生,《流动》之所行也。”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也云:“《诗品》首以《雄浑》起,统冒全篇,是无极而太极也”,“以 《流动》结也”,“盖至此而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流动之妙,与天地同悠久,太极本无极也”。《雄浑》与《流动》首尾呼应,打通了诗与道家哲人对于宇宙本体的体认,在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上来具体地阐明“道”、“物”、诗美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诗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以如此宏阔的宇宙观来论诗,司空图把诗歌创作归结为主客观的天然契合,即“思与境谐”,提出以“意象”为中心的创作论和以“韵味”为核心的批评论。司空图以“韵味”论诗,标举的是“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具体说就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和“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进一步发展了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也显示了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从重视形似到强调神似,从追求形式美到追求意象美的历史过程。当然,《诗品》本来就有“品第”、“品格”、“品物”的意思,且二十四诗品确实 “相似者甚多”([清]林昌彝《海天琴思录》卷七)。若把诸品中相似者归为一类,二十四品可以概括为素美、壮美、华美三类:素美有冲淡、沉著、高古、典雅、洗炼、自然、含蓄、疏野、清奇、实境、超诣、飘逸、旷达等十三品;壮美包括雄浑、劲健、豪放、悲慨、流动五品;华美则有纤秾、绮丽、精神、缜密、委曲、形容六则。由此可见,司空图重素美,而素美的实质就是真、幽、澹、雅,这也正是中唐以后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从壮美向素美转变的历史投射。由于《诗品》文字惝惚,旨意遥深,所以历来解说纷异,但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诗论著作,《四库提要》称其“深解诗理”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