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八闽艺术·工艺美术

八闽文化·八闽艺术·工艺美术

(1) 建窑瓷器

建窑是宋代八大窑系之一,故址在建阳县水吉乡的后井、池中村的山坡上。建窑瓷器以黑釉窑最为珍贵,由于釉色呈显的纹理、斑点不同,又分为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鹧鸪斑釉和鳝皮釉等。在那漆黑如膏、润泽如镜的釉色中,浮现着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纹理斑点,在日光和月光的映照下,跃动着如珠似玉的奇光异彩,并随着观赏角度的变化而移动。窑区附近县份历来盛产茶叶,故建窑的茶具最为著名,称为“建盏”。苏东坡称赞建盏:“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东坡全集》卷二十六《寿星寺远来设茶作此诗赠之》)。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郛》卷五十二)。宋元两代,建盏是上等贡品,御前赐茶,常用建盏。12世纪时,日本佛僧在浙江天目山得一建盏,视为至宝,带回日本,名为“天目建盏”。目前世界各国都珍视“曜变建盏”,其中日本静嘉堂收藏的一件被誉为“天下第一”的珍品,定为国宝。

(2)德化瓷器

德化瓷以明代白瓷最为有名,通体透明,色呈象牙白,素雅淡静,质如润玉。德化窑瓷塑几乎与所有古代陶瓷塑的塑绘结合方法不同,它不借助于任何绘画性手段,完全凭雕塑艺术语言和细腻莹润的胎釉条件,来完成各种艺术形象的塑造。德化瓷所施的白釉给人以一种清静、纯洁的美感,所烧制的观音、达摩像等,更增加其应具有的圣洁感。

明代德化出现了不少瓷塑艺术家,如何朝宗、张寿山、陈伟、林朝景等。他们吸收泥塑木雕等传统技艺,应用瓷器胎釉的质感特点,精心创作烧制各种形象的道释人物,细腻传神,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传世的何朝宗瓷塑观音,柔嫩高洁,体态丰盈,慈祥肃穆,衣褶深秀洗练,线条潇洒流畅,神韵非凡,既有神秘奥妙的宗教色彩,又蕴含着美好、健康、幸福的意境。德化瓷塑自问世以来,一直获得国内外的很高评价,法国人称之为“鹅绒白”、“中国白”,甚至誉之为“东方艺术”。

(3) 脱胎漆器

福建的脱胎漆器,以福州最为著名。其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色泽鲜艳,光亮如镜,装饰技术丰富多变,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被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脱胎漆器制作颇为不易,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制作方法分为脱胎、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胚胎,用夏布或绸布和生漆在胚胎上逐层裱褙上去,阴干后脱去内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髹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进行涂髹。除不脱胎外,其余工序基本相同。脱胎漆器的装饰技法丰富多样。传统的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色料、晕金漆画、嵌银上彩、锦纹、嵌螺甸、仿古铜。近几十年来,又发展了宝石闪光、仿彩窑变、匏纹、暗花、仿青铜、雕填、浮堆等技法,并把髹漆技艺同玉、石、牙、木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工艺品更加光彩夺目。脱胎漆器的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多样。既有供人欣赏用的人物、花果、鱼虫、屏风、花瓶等,也有实用的茶具、餐具、文具、家具等。

近几年,工艺美术家以漆作画,形成了新的画种——磨漆画。它综合运用了漆艺的各种制作技法和装饰手法,先在木板上上漆打底,把画稿用漆料描上,再根据画面需要施以金、银、螺甸、蛋壳等材料作为装饰,经过多次反复上色、打磨,最后覆盖透明漆料和磨光等,便成了富有若隐若现的变幻效果、立体感强、平滑光亮的磨漆画作品。磨漆画风格深沉古朴,瑰丽神奇,韵味无穷。它不但常以艺术小品的形式出现,又因其材料华丽坚固,可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制成气势磅礴的壁画,成为独具民族风格的厅堂装饰。

(4) 福州寿山石雕

福州北郊寿山乡,四周群山环抱,溪流纵横其间,盛产色彩斑斓、湿润如玉的叶腊石。叶腊石因产于寿山乡,故世称寿山石。

寿山石的品种繁多,不下百余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按产地划分的“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因石的颜色不同,又可分“田黄”、“田白”、“田红”等几种;水坑可分“坑头冻”、“水晶冻”、“鱼脑冻”、“桃花冻”诸种;山坑有“旗降石”、“高山石”、“芙蓉石”、“峨眉石”数十种。

寿山石雕起于何时待考,目前可见的最早实物是南朝墓葬中的两件寿山石雕卧猪。宋代,有了专门从事寿山石开采和雕刻的艺人,并设有专门供应官府的作坊。宋墓出土的实物中,寿山石雕以男性武佣、女性舞佣、老人佣最为突出,动物方面有龙、凤、鸡、猪、马、羊等作品。元代,寿山石已用于书画图章,印章钮头装饰也有很大的发展。清代是寿山石雕昌盛时期,雕刻名手辈出,并形成了“西门派”、“东门派”等不同风格的流派。

创作寿山石雕,艺人们先要“相石”,即根据石料形状、色彩进行巧妙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在雕刻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石色,将自然色相和鬼斧神工融汇一体,使作品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寿山石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多种高超的表现技法,其中最主要有圆雕、浮雕、薄意、镂空、镶嵌等五种。作品花色品种不下千余种,有花果、人物、动物、山水风景等陈设欣赏品,也有文具、印章、烟具、花瓶等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作品。

(5) 惠安石雕

惠安石雕已有千年历史。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惠安石雕,是唐代王潮(王审知之兄)墓中的花纹浮雕。明清两代,惠安石雕技艺日臻精妙,不仅名匠辈出,而且出现了许多象安溪文庙龙柱、仙游东门石坊、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带子戏球石狮、台北龙山寺的花鸟柱等一批佳作。

惠安石雕有圆雕、沉雕、线雕、浮雕、影雕和微雕六大类,近数百个品种,其中最能代表惠安石雕的两大品种是狮和蟠龙柱。雕刻艺人在坚硬的石头上,用钢钎、铁锤等简单工具,以精湛的技艺雕琢出各种人物、飞禽走兽、山水、花卉、花纹图案、灯笼、小钵石桌、石臼、茶壶等,线条流畅,雕工精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状物传神无不曲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