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巧夺天工,人间瑰宝—景德镇瓷器文化·元代青花瓷

江西文化·巧夺天工,人间瑰宝—景德镇瓷器文化·元代青花瓷

据《元史 · 百官志》记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朝廷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浮梁瓷局属将作院:“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这说明,当时作为官窑的浮梁瓷局除了烧造官府所需的瓷器外,还负担军队所用的马尾及藤笠帽等器物的生产。

从传世及出土的瓷器看,元代景德镇除了继续生产青白瓷、白瓷和黑釉瓷以外,新品种有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等。其中,青花瓷和釉里红瓷等高温釉瓷的烧制成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明代瓷都景德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的基础上,生产出一种卵白釉的新品种,由于这种卵白瓷中发现有“枢府”字样,因此人们称为“枢府窑”器。枢府瓷器变青白色为卵白色,厚度比青白瓷稍厚。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器,其碗为小底足。这类小足的足径,一般均为碗口径的三分之一。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的造型,一向为人们所称道。另外,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枢府瓷分精、粗两大类。精细的制品大多有印花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缠枝莲、菊瓣、花蝶、云龙、云凤、云鹤、孔雀、牡丹及羯磨文等,其印花多数显得深圆而不太清晰,这类精细器物的釉,基本上都是白乳浊色。另一类较粗的制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的盘和碗,一般胎体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偶然在器身有几道划纹。

枢府瓷的铭文以“枢府”两字为最典型,一般都印在盘、碗器物内壁口沿下,“枢”和“府”字分别在相对的地位。在枢府器中除了“枢府”字样外,还有“太禧”、“福禄”、“福寿”和“寿”、“福”、“良”等单个吉祥字样铭。

中国瓷器的发展,在唐代以前,青瓷占主要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则品种繁多,瓷器生产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熟后,情况就起了急剧变化。从14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5世纪前期,大约仅仅经过七十年,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占据了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其他大部分古老的瓷器窑场都相形见绌,景德镇也由此成为中国的瓷都。

青花瓷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这就得从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制作特征、装饰方法、图案花纹以及器形说起。

青花瓷的制作,是指在一种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一千三百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元青花瓷除了东南亚地区多见小型器外,普遍的特征是胎体厚重,器形硕大。典型元青花瓷器在制作上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器底无釉。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粘于填砂,小型器如碗类等的底足中心往往有乳钉状突起。第二,器物底足内壁往往成自上而下往外斜撇的形式。第三,碗、缽、罐、瓶、盘之类的削足处理,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即底足外墙斜削而呈形。

青花瓷的装饰,以釉下钴蓝彩绘装饰为主,但在传世品中,还可以发现有印花和青花两种装饰方法同用于一器的例子。国外发现的高足杯,有的杯内壁口沿处为青花缠枝纹,器内壁为印花四爪元龙纹,器心为青花朵菊纹,器外壁为青花三爪云龙纹,光灿夺目,逗人喜爱。

典型的元青花瓷的图案装饰大多分较多层次,在器身上以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密切结合,构成整体。其处理方法大致有二类:一是突出一组主题纹饰,其余均为辅纹;另一类是有几组主题纹饰和几组辅纹构成。大盘以三层为多见,例如边口为细小的缠枝花或几何斜方格、海水波涛等辅纹,盘边圈为较大型的辅纹,盘底心为主题纹饰,但也有少数多至五层的。梅瓶以五至六层图案为多见,也有四层细辅纹,三层主纹的七层构图,层次最多的是至正十一年(1351)铭大瓶,达八层。

元青花瓷的主题图案纹饰,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整幅图画为多见,如鱼藻图(多见于大罐和大盘)、人物故事图(多见于大罐、梅瓶及玉壶春瓶)、莲池及莲池水禽图(多见于大盘、大碗及玉壶春瓶)等;二是动物纹,以龙纹为主,亦有凤凰、孔雀、狮子、天马、麒麟、草虫等;三是花草纹,以缠枝牡丹及缠枝莲使用最多,此外有串枝花、灵芝等。

元青花瓷的辅助纹饰,主要在器物的口部、底足部,在器身上往往用来间隔几组主题纹饰,如将瓶、罐的颈部、上腹、中腹、下腹及底足部分段隔开等等。应用最多的是缠枝花(牡丹、莲、菊等)、仰覆莲瓣纹、水波纹。此外,杂宝、回文、蕉叶等亦属常见辅助纹饰。

总的看,元代青花瓷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又由于彩色在釉下,有不易褪脱的优点,而工艺过程又相对地简化,便于降低成本,而美学价值有所提高,故引人青睐,因此,在当时得以大量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青花瓷,元代景德镇还创制出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瓷、高温铜红釉、高温蓝釉和低温孔雀绿釉等多种色釉瓷。这些都为明清两代陶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