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龟兹乐

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龟兹乐

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玄奘《大唐西域记》给以它“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评价。龟兹乐是西域文化中最繁盛的艺术,是祖国音乐文化史上的伟大创造。它从公元4世纪兴隆,到7世纪已达到辉煌的盛期。它在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后,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又对中原、东亚、西亚、南亚的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龟兹乐包括歌曲、舞曲和解曲(快速的乐曲,多作歌曲的结束)三部分,说明它是在乐器伴奏下,歌舞并举的。

从古籍和龟兹石窟壁画中得知,龟兹乐中先后使用过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笛、箫、筝、笙、唢呐、铜角、羯鼓、腰鼓、答腊鼓、毛员鼓等二十四种乐器。这些乐器中,有些是古代龟兹人自己创造的,如筚篥、直径的五弦琵琶等;有些是从中原,或从南亚、西亚各地传入的。北齐乐师曹妙达和随阿史那公主入中原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都是龟兹琵琶的著名演奏家。曹妙达的龟兹琵琶技艺堪称国手,被北齐后主高纬封为王,一直到北周和隋朝时仍享盛名。苏祗婆把龟兹“五旦七声”音乐理论传到中原,演变成“旋宫八十四调”。

依据《隋书·音乐志》所述,龟兹乐最流行的乐曲有四种,即《善善摩尼》《小天》《婆伽儿》和《疏勒盐》。实际上,它的乐曲远远不止这四种。连《旧唐书·音乐志》也说:“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按:是变龟兹声为之),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可知其数量还相当多。现可考的乐曲便有《苏幕遮》《太平乐》《北庭子》《胡饮酒》等等,都是大曲形式。古龟兹国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克孜尔千佛洞的“千泪泉”,那清脆优美的泉水滴落声、关于龟兹公主与青年的爱情悲剧,使他怦然心动,使他奔腾的乐思油然而生。他采撷了这优美绝伦的山泉音响,合着泉声,创作出一首永载史册的乐曲,起名为《滴滴泉》,又名《耶婆瑟鸡》。这首龟兹羯鼓曲后传入中原,成为唐代宫廷乐队中经常演奏的西域名曲。可惜唐末此曲逐渐失传。

关于龟兹乐的舞蹈艺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描述道:“皆初声颇复闲缓,度曲转急躁……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这在龟兹石窟的壁画中有具体形象的资料,唐诗中也有不少此类的佳句。玄奘西行取经经过龟兹时,赶上了龟兹盛大佛教节日——行象节。龟兹的音乐舞蹈使他一饱眼福,其中有欢腾热烈的《乞寒舞》(又名《泼寒胡戏》《苏幕遮》《浑脱舞》)。只听城楼上鼓乐高奏,人们提来清水,赤脚露臂,手挽手围着水尽情狂舞,高唱《苏幕遮》歌曲,互相用水浇泼,并用绳索钩套来往行人。他们把水洒向天空,象征着水从天降,预示着来年的五谷丰登。《乞寒舞》后传入中原,在唐代曾风靡一时。现我国云南傣族有“乞寒”风俗,有“泼水节”。在印度、缅甸及东南亚各国至今也仍保留着“泼水为戏”的风俗。它有洗涤污秽、万象更新的意义,又有祈求水源充沛,祝愿一年喜获丰收的目的。

对龟兹乐的发展有过贡献的人中,弟史很值一提。她是汉代解忧公主与乌孙王翁归靡的女儿,嫁给了龟兹国王绛宾。弟史曾到长安专门学习过音乐和古琴。汉宣帝派宫廷最好的乐师给她教授技艺,并时常亲耳聆听她弹琴。她学成后返回西域时就已是远近闻名的音乐家了。她当了龟兹王后之后,亲自掌管国家的音乐舞蹈机构。公元前65年,她同绛宾一起带着许多龟兹乐曲去长安朝贺,汉武帝封她为汉家公主。在长安住一年回去时,汉宣帝赠给她一个数十人的歌舞队,把中原的音乐舞蹈和乐器带到了龟兹。这是西域与中原第一次大规模的音乐舞蹈的交流,对龟兹乐后来能久盛不衰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