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建筑·社旗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又称山陕庙,位于社旗县城瓷器街北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其中以社旗山陕会馆所在地赊店镇为要,此地据南阳盆地北部的汉江支流唐河上游,为中国著名水陆大码头。据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山西解州商人已在此活动,并在潘赵二河交汇处建造关帝庙,是为山陕会馆的前身。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山陕商人在清乾隆年间将老庙迁至现址,大兴土木,建起山陕会馆。会馆建筑第一次营建始于乾隆年间,竣工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并延续至道光年间(1821—1850),建筑雄伟壮丽,精美细致。现存悬鉴楼、东西辕门、东西马棚、琉璃照壁、铁旗杆、双石狮即为当时所建。咸丰七年(1857)会馆被捻军烧毁后半部。第二次营建始于同治八年(1869),终于光绪十八年(1892),建造了今日所见之大拜殿、大座殿、药王殿、马王殿、东西廊房及腰楼等建筑。
山陕会馆坐北朝南,南对瓷器街,北依五魁厂街,东邻永庆街,西伴绿布厂街,南部随街形向内收敛。现东西最宽62m,南北最长152.5m,加附属建筑后总面积达9518.4㎡,各式建筑20余座。整组建筑布局严谨,排列有序,装饰富丽气派,成为国内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设计者充分结合各组建筑功能,运用各种对比、组合手法,因地制宜,巧妙规划,形成了狭而不促、闭而不塞、庄严恢弘的艺术效果。山陕会馆采用了多样化的单体建筑形象和屋顶组合手段,营造出了丰富多变的单体建筑形象。
现存会馆分为主院、西跨院两部分。主体建筑位于主院中轴线上,分三进院落布置,以中院为最大,自南而北依次为琉璃照壁、悬鉴楼及两侧钟鼓二楼、大拜殿、大座殿及两侧药王殿与马王殿。西跨院自南而北原有四进院落,今仅存最北的道坊院,由门楼、凉亭、接官厅及东西厢房组成。
悬鉴楼亦称“舞楼”,高三层。该建筑将南半部的三层门楼与北半部的二层戏楼巧妙地连为一体,巧夺天工。悬鉴楼的各层额枋、雀替通体雕刻图案,以南部下层及北部二层最为精美。图案为高浮雕加透雕,内容有神话故事、龙、牡丹、山水及动物等,为山陕会馆木雕杰作。
大拜殿面阔、进深俱三间,单檐歇山卷棚琉璃屋面。殿前月台南部立三石坊,中坊四柱三间,两侧各为两柱单间。坊体遍刻精美的神仙、人物、龙凤、花草等图案,雕刻手法丰富多变,为国内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大拜殿台基东西两端立石雕八字墙,分别雕刻“十八学士登瀛州”和“渔樵耕读”图。大拜殿平面采用移柱造,明间金柱、檐柱向外移动一步架,扩大了内部空间。大拜殿的五踩斗栱,其构造特点与清官式做法不同,均为单栱造,且正心不设正心檩。斗栱耍头、昂嘴之上刻有形象各异的动物造型。明间两缝梁架,大柁(十架梁)前端向中轴移动40cm,直接压在明间大额枋上,其下另设两根木柱承托其荷载,保持了原始结构。北部两翼角不再加仔角梁,转角无冲无翘,形成独特的翼角形式。各柱石础雕刻精美华丽,尤其是殿内四金柱的石础,以整块巨石雕作雌雄麒麟和狮子,形态生动,为不可多得的石雕珍品。额枋、雀替均有保存完整的精美木雕。前后檐柱柱头附泥塑兽面。后檐平板枋出头部位及斗栱攒档内饰彩色人物、动物悬塑。在斗栱、木雕、平板枋及泥塑表面,均存彩绘痕迹。
大座殿是会馆最高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绿琉璃顶,黄琉璃方心。通高20余米,巍峨壮观。大座殿台基高大,底层面阔、进深俱五间,回廊周匝。二层面阔、进深各三间。大座殿的上下檐斗栱俱为五踩单栱造。屋顶构架为七架梁支承在前后檐柱柱头斗栱上。该殿外廊额枋、雀替上雕刻精美的人物故事和动植物图案。前檐斗栱、平板枋和木雕表面均存有精美彩绘,至今贴金仍闪烁光芒。前檐柱头上端亦有兽面泥塑。
山陕会馆建筑主要按营造尺模数制进行设计,并通过灵活多变的结构形式,将减柱与移柱、移梁与减梁、穿斗式与抬梁式结构混合运用,使会馆建筑空间与艺术形象得以丰富多变。
社旗山陕会馆汇集宫殿、商馆、民居建筑艺术精粹,雄伟壮观、玲珑秀丽,将宫殿的威严、庙宇的肃穆及民居的柔美融为一体,整组建筑将豫陕建筑技术和风格和谐交融,创造了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典范之作。木雕、石雕、砖雕、琉璃、泥塑、彩画等装饰技术精巧,内容丰富,色彩华丽,堪称传统雕刻艺术的宝库。
总平面图(文宣提供)
全景(文宣提供)
纵剖面图(文宣提供)
大拜殿、大座殿与药王殿、马王殿(司治平提供)
大拜殿前檐石柱础(司治平提供)
大拜殿内金柱石柱础(司治平提供)
大拜殿前石坊(司治平提供)
清代乾隆年间所造琉璃照壁(文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