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英雄荀吴-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二、攘夷英雄荀吴

春秋时代是华夏族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华夏族的发展与“攘夷”之战是密不可分的。

“尊王攘夷”是管仲提出来的一个大战略,攘夷之战是针对夷狄势力向中原渗透而做出的反击。但是必须注意一点,即华夷的界限并不明显。更多是以文化来区别,而非以地域来区别。比如说最早攘夷的对象中,就包括楚国。但后来楚国积极向华夏文明靠拢了,就不能称为“夷”了,也渐渐被视为华夏族的一部分了。

在攘夷战争中,晋国的表现最为杰出。在荀林父、士会和郤克三任中军元帅的指挥下,晋军扫灭夷狄中最为强大的赤狄,这也是华夏攘夷之战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赤狄被消灭后,狄人的活动一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过了数十年后,狄人中的白狄势力开始转强,再次对华夏族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戎人中的山戎势力也逐渐强大。山戎中有一个部落,称为“无终”。无终戎人与狄人部落组成同盟,与中原诸侯国相抗衡。

由于中原弭兵,晋国可以集中力量来对付夷狄势力的死灰复燃。晋国再度扛起“攘夷”的旗帜,开始第二波大规模的攘夷战争。

公元前541年,即弭兵后第五年,晋国政府开始对夷狄势力发起清剿,首先打击的目标是山戎的无终部落。

在春秋战史上,无论是晋国还是其他诸侯国,最重要的兵种就是车兵。这是由于中原的地形条件所决定的,广阔的平原适合战车纵横驰骋。而且战车本身攻防兼备,有快速机动的作战能力。战车上有射手与护卫,既可以近距离格斗,也可以利用弓箭远射,可以称为当时最有效率的进攻武器了。

可是战车部队在与聚居在山地中的戎狄军队交战时,就出问题了。山区地形不利于笨重的战车行进,无论是机动性还是速度的优势都无法发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晋国人很早便开始组建步兵。晋文公时组建“三行”部队,即三支步兵部队。由此可见晋国人在军事战术改革上,一直是处于领先的水平。不过晋国的百年霸业主要对手是楚国,特别在晋悼公时期魏绛提出“和戎政策”后,晋与戎狄的关系趋于缓和,步兵的发展便陷于停滞。

从技术层面上说,步兵并不属于先进的兵种。无论是在武器配置还是在机动能力上,都远远不如战车部队。但是在山地战中,步兵的优势要远远超过车兵,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的战车部队其实是战车与步兵的混成部队,但是以战车为主要突击力量。

晋国出动大军,在荀吴的指挥下出征无终戎人部落与狄人联军。

此时晋军仍以战车部队为主,魏舒深表担忧,他对主将荀吴建议说:“敌人以步兵为主,而我军则以车兵为主。如今战场乃是在险峻的山区,不利于战车的行进。如果敌人以十名步兵对付我一辆战车,那我们一定会吃败仗。我建议将军队全部改编为步兵,这样可以在险峻的地形下展开战斗,一举击垮对手。”

魏舒的分析合情合理,荀吴同意他的建议,于是晋军主力开始整编。这个改变引起了军队的骚乱,因为晋国是有很强荣誉感的武士国度。战车部队的指战员是有特殊地位的,是其地位与勇敢的象征。现在魏舒要把战车的指战员编入步兵中,这无疑是削夺他们的特权,这使一些人感到受到污辱。

有一名战车指挥官仗着自己是主将荀吴的亲信,拒绝服从魏舒的命令,不愿意走下战车,自掉身价。魏舒毫不留情,当场将这名指挥员抓起来。并以违抗军令为由,下令斩首示众。魏舒的铁腕令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连主将的亲信都敢杀了,还有谁敢以身试法呢?不管情愿不情愿,其他人争先恐后地跳下战车。

战车的作战人员全部被改为步兵,原先每辆战车有驾驶员一人,射手一人,护卫一人,共有甲士三人。魏舒将五辆战车十五名甲士分为三组,每组五名甲士,编入步兵中。在阵法的设计上,魏舒也做了重大改变,将兵力分为五个方阵,兵力不对称。其中后卫与右翼兵力最为强大,前锋、中锋和左翼的兵力稍弱。这种阵法很明显是要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围歼敌军的主力。

魏舒的大胆改革是晋军赢得胜利的保证。

晋军主力进抵大原(今太原西南),与戎人无终部落和狄人联军相遇。戎狄军队见晋军放弃了传统的战车编队,而采取步兵队形。并且前锋线上兵力不多,不禁讥笑晋军将军放弃熟悉的车兵战术;反而摆出戎狄所擅长的步兵阵形,不禁流露出轻视之意。

其实戎狄军队虽然悍勇,但在战术上却比较粗放。不注重军队的纪律,打仗时比较没有章法。而晋军一直是军纪严明,军队进退都必须听从将领的命令。一支有组织并纪律严明的军队,往往能轻松地战胜一群勇敢的乌合之众。

戎狄军队见晋军前锋兵力弱,便猛冲过来。晋军有条不紊,且战且退,诱使戎狄军深入。这时,强大的后卫兵团与右翼兵团开始猛攻。阵势本来混乱的戎狄军阵脚大乱,很快大进攻变成大溃败。晋军奋勇出兵,斩获无数。

晋军的完美表现证明了魏舒的创新变革是正确的,军队组织纪律的严格及战术的灵活是胜利的关键。

这是弭兵后晋国第一次大规模对外用兵,虽然晋国的霸业岌岌可危,然而其军事力量之强大,仍然是令人震惊的。

晋国在国际外交上既向楚国示弱;同时又不断地损害其他诸侯国的利益,各国对晋国开始产生二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国急于通过炫耀武力的方式来挽回其国际霸主的地位。晋国政府主动寻找战机打击白狄势力。

白狄的势力转盛后,建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鲜虞、肥和鼓。在这三个白狄国家中鲜虞的力量最强大,肥国与鼓国力量较弱。

公元前530年,荀吴率领一支晋军,假称要与齐国军队会师,向鲜虞的白狄借道通过。鲜虞不敢得罪晋国,答应其要求。荀吴的晋军兵团迅速穿过鲜虞,但不是前往与齐国会师,而是挺进到昔阳进攻肥国。在晋军凌厉而又坚决的打击下,肥国很快就抵挡不住了。首领被晋军俘虏,这个白狄国家亡于晋人之手。

晋国的狡诈早已是世人皆知了,在一百多年前,晋国人曾经假虞灭虢,现在几乎是故伎重施。向鲜虞借道灭肥之后,荀吴在返回途中顺便攻打鲜虞。

这么一来,晋与白狄的战争全面展开了。

为了威慑中原诸侯,晋国于公元前529年在邾南举行盛况空前的军事演习。动员的兵力达到四千辆战车之多,这几乎是春秋时代最庞大的一支兵力。晋国在霸业衰微的情况下,试图以军事演习展现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告诫中原各国,不可对晋国这个盟主怀有二心。

白狄的鲜虞国对晋国这次军事演习也十分关注,但他们却做出一个十分危险的判断。即认为晋国的军队已倾巢而出,前往中原地区。这时晋国绝不可能发动进攻,所以在边境线上的警戒放松了。

然而鲜虞国低估了晋国的军事力量。

晋国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称雄于诸侯,并非浪得虚名。晋国将军们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与出色的战略思想,日后孙武写下《孙子兵法》时,其中许多军事原则大概就是对晋国战争经验的总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闪击战的一个原则,正当鲜虞国认为晋国不可能在邾南进行军事演习的同时发动进攻时,晋国的将军却给了该国一个教训。

上军总司令荀吴是令夷狄胆战心惊的名将,指挥过讨伐山戎无终国的战役与灭肥战争。他秘密集结一支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突破鲜虞国的边防线,长驱直入。这时鲜虞国如梦初醒,仓促应战。结果被有备而来的晋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荀吴指挥战车部队一路追击,大获全胜。

白狄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两年以后,即公元前527年,晋军再次大举出击,其统帅还是这位常胜将军荀吴。白狄所建立的三个国家中,肥国已经被消灭,剩下鲜虞国与鼓国。鼓国实力弱小,是鲜虞国的属国。荀吴的战略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晋军攻入鲜虞国后,并没有恋战,转而包围鼓国。

鼓国军心动摇,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就准备要献城投降。当时有一名鼓国政要,秘密派人潜入晋军营中与荀吴会晤,商谈献城投降的事宜。

令人惊讶的是,荀吴竟然一口拒绝了。原因呢,很简单。荀吴是个武士,他有自己的一套武士原则。荀吴的部下听后吓了一跳,赶忙说:“将军,我们可以不费一刀一枪就唾手得到一座城池,为什么要拒绝呢?”

荀吴回答道:“如果现在有人要拿我们的城池向敌人投降,那是我最深恶痛绝的;现在别人拿城池向我投降,我为什么偏要高兴呢?明明是我最痛恨的事情,我却要奖赏并鼓励这种行为,这怎么行呢?我们有能力就进攻,没能力就撤退。量力而行,不能因为想占领城池就使用并鼓励这种下三烂的手段。如果这样做,我们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这就是中国的武士精神,中国的武士道。

出于对变节小人的痛恨,荀吴还派人把变节者的名单交给了鼓国。鼓国人把变节者逮捕处死后加强城池的防卫,与晋军形成对峙的局面。

攘夷英雄荀吴的传奇故事还没结束,他指挥晋军包围鼓国三个月。鼓国人吃不消了,请求投降。荀吴对鼓国使者说:“你先放一批老百姓出城。”

鼓国政府便把一部分民众放出城,到荀吴的军中。荀吴接见这些老百姓后,又说道:“看你们的脸色还不错,看来还有粮食吃。你们先回去吧,继续修缮城防工事吧。”言下之意,不接受投降。这下子可把晋军的军官们搞懵了,这是什么主帅啊?大家纷纷站出来说:“敌国要投降,您却拒之门外。非得劳民伤财继续开战,这能对得起国君吗?”

荀吴脸色一沉,大喝道:“我就是这样来侍奉国君的。鼓国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现在献城来降,我们固然能得到一座城池,但是却不能得到懂得道义、忠于君主并勤勉为国的人民。”这就是一个武士的战争观,他认为鼓国还可以继续抗战。如果这时鼓国投降,说明鼓国人不够坚强和勇敢。这样晋国吞并鼓国后也得到这些不够勇敢的鼓国百姓,这样是不行的。他宁可继续包围鼓国,使鼓国民众在战争中提升坚韧不拔的勇气。只有经过战火的考验,他们才有资格成为英勇善战的晋国国民。

这种军事逻辑堪称军国主义思想的典范,作为一名恪守武士精神的军官,荀吴大力鼓吹军国主义,他蔑视软弱懒惰的人。如果他在消灭鼓国的同时却得到这样一批软弱的民众,在他看来这是得不偿失的。

在荀吴拒绝鼓国的投降后,鼓国军民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抵抗。最后城内的粮食全部耗尽了,荀吴才同意鼓国的投降。在他看来,鼓国军民能够坚持到最后关头,战争已经使他们变得坚强。晋国不仅得到鼓国的土地,而且也得到坚强的人民,这才是宝贵的财富。

荀吴的这些举措固然有些固执,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春秋时代的战争,还是充满人性化的特点。在攻占鼓国后,荀吴没有杀害一名鼓国的百姓。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时代,虽然战争非常频繁,但参战各国大多讲究人道主义原则,几乎没有发生屠城和滥杀无辜这些反人道暴行(相反,夷狄则经常有战争暴行),这一点也说明中华文明的进步性。

在经过一连串的胜利后,荀吴成为光彩夺目的攘夷英雄。

在周王室领地的附近,有一支陆浑戎。在楚国最强大的时代,楚庄王曾经北进至此,打击陆浑戎。十年河西,十年河东。如今陆浑戎却使劲向楚国抛媚眼,想与楚国交好,抵制晋国。

公元前525年,晋国中军元帅韩起做了一个梦,梦到晋文公拉着荀吴的手把陆浑戎交给他。梦醒了之后,韩起认为这是晋文公托梦给他,要荀吴率军消灭陆浑戎。这是个吉兆,于是荀吴被任命为主将率军出征。

荀吴已是晋国胜利的一面旗帜。为了彻底打垮陆浑戎,他事先做了周密的侦察。晋军主力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行进,抵达棘津(今河南孟县南),然后渡过黄河。陆浑戎对晋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丝毫没有察觉。荀吴大军逼近陆浑戎的地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突击。陆浑戎在没有任何戒备的情况下,被晋军打得大败而逃。一部分逃兵又遇到周王室军队的截杀,损失惨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陆浑戎的首领只得逃到楚国。

再次出征又给荀吴带来无上的荣誉。他俘虏了大批陆浑戎战俘,凯旋而归,受到英雄般的礼遇。他在晋文公庙前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然而有一件事却是荀吴始料不及的。

白狄鼓国灭亡后,鼓国首领鸢鞮被押解到晋国。晋国政府对他宽大处理,将他释放回狄人区。不料鸢鞮前脚一走,后脚就背叛了。在鲜虞国的支持下鸢鞮重新恢复鼓国,将临时政府设在鲜虞国内的昔阳城,又公开与晋国敌对。

想以螳臂格挡荀吴锋利之剑锋,不是明智之举。

荀吴以勇悍善战而天下闻名,作为一流的军事家,他还有智慧的一面。鸢鞮的叛逃只能激起他的斗志,他打算趁鸢鞮立足未稳之际,将这个鼓国新政权连根拔除。

公元前520年,荀吴视察晋国的东阳地区,这里距新建立的鼓国并不远。他制订了一个绝密的计划,驻守在东阳的晋军有些伪装成买卖粮食的商队,有些则伪装成其他商贩大举渗透到敌人所据的昔阳城。

看来晋与鲜虞的边界贸易还比较发达,所以这批“商队”并没有引起鲜虞人的怀疑。乔装打扮后的晋国士兵在昔阳城外集结,假装休息的样子,等待主将荀吴的命令。荀吴亲临昔阳城,见士兵已经到位。命令将皮甲披上,然后迅速冲入城内,控制城内的重要据点。晋国士兵从天而降,很多鼓国士兵根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缴械了,很快昔阳城就完全落入晋军之手。

鼓国的复国运动,就这样轻松被荀吴端掉了。

荀吴这个人确实是很了不起,第一次伐鼓之战,他两次拒绝鼓国的投降,这是正兵作战,他注意弘扬武士精神;而第二次伐鼓之战,则是奇兵偷袭,可见这位名将并不是花岗岩脑袋。兵者,诡道也。该用正兵时用正兵,该用奇兵时用奇兵,这是优秀将领的高等谋略

这里需要提及一下,虽然白狄首领鸢鞮一度背叛晋国,但晋国政府仍然没有处死他。只是把他逮捕,并派专人看押。这再一次证明了古代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人道主义色彩,这点也是阅读历史者所要关注的。

荀吴堪称是晋国后期最杰出的将领,戎狄的克星。灭鼓之战后不久,这位杰出的将军便病逝,这是晋国军界的一大损失。

公元前507年,晋军发动了攻伐鲜虞国的战争。

此时荀吴已经去世,指挥作战的将领是观虎,这是一个勇敢却轻敌的将领。如果以国力来衡量,晋国无疑要比鲜虞国强大许多。而且在荀吴时代,晋军攻伐白狄的战争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观虎并非很出色的将军,却盲目地认为鲜虞的白狄军队不堪一击。他自以为可以继承荀吴的“攘夷”大业,然而很快,他就骄兵致败了。

鲜虞的白狄军队故意诱敌深入,观虎蛮撞而进。在一个名为“中人”的地方,晋军遭到白狄军队的截击。在这场遭遇战中,晋军被打得大败,观虎本人在战斗中被鲜虞军队俘虏。

这一战的失利,令晋国人耿耿于怀。公元前505年,晋国中军元帅士鞅亲自率军出征,围攻鲜虞国。以报复两年前观虎的那次失利,但是却无法取得荀吴的惊人成就。在之后的数年里,鲜虞国还多次卷入中原的冲突与战争中。

虽然没有能够消灭鲜虞,但是自从中原弭兵之后,晋国在“攘夷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仍然令人瞩目。这些战果包括打败或消灭了山戎无终国、陆浑戎,以及白狄中的肥国与鼓国。从而证明了晋国的霸主地位虽然受到动摇,但其军事力量仍然是锐不可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