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晋联盟-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二、反晋联盟

在鲁国内乱的这段时间里,周王室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内乱(公元前520~前502年)。在这场动乱中,周敬王的军队在晋国人的支持下打败了王子朝的叛军,迫使王子朝逃到了楚国。可是王子朝运气欠佳,公元前506年,吴军攻破郢都。楚昭王落荒而逃,王子朝失去了楚国政府的庇护。一直视王子朝为眼中钉的周敬王乘机派人潜入楚国,杀死王子朝,并割下了他的脑袋。

周敬王自以为王子朝一死,便可高枕无忧了,谁知反倒掀起了另一波反叛高潮。公元前504年,王子朝的余部再次发动叛乱,而他们的幕后支持者便是郑国。在晋和楚的霸业夕阳西下之时,便是大兼并时代的开始。一直致力于独立外交的郑国人敏锐地嗅出政治新气味,在吴军击破郢都后,郑国人不失时机地吞并了归附于楚国的许国。并且支持王子朝余党进攻周王室,以掌握国际政治的话语权。

郑国政府不仅支持叛乱,还亲自参加对周王室的入侵。连续攻克周王室辖下的六座城邑,这分明是与支持周王室的晋国分庭抗礼。

此举无疑大大激怒了晋国人,晋定公勃然大怒。认为郑国越来越嚣张了,连霸主也不放在眼里!晋国人的反应相当迅速,晋军马上入驻周王室领地,遏制郑军的攻势;同时晋军司令士鞅指示鲁定公,立即率鲁国军队入侵郑国。

中原的乱局初现端倪。

鲁定公是鲁昭公的儿子,鲁昭公被“三桓”驱逐后客死他乡。三桓家族便立其子公子宋为君,史称“鲁定公”,这使鲁国的内斗暂时告一段落。

接到晋国指示后,鲁定公不敢怠慢。他亲自率领军队,借道卫国对郑国发动军事打击,夺取郑国的匡邑。

可是偏偏又节外生枝。

鲁国军队从卫国借道过于嚣张了,仗着有霸主的命令,无视卫国的主权。入境时也不向卫国政府打招呼,得胜归来后更是趾高气扬。大摇大摆地从卫国都城南门进去,从东门出来,如入无人之地。

憋足了一口气的卫灵公再也受不了了,他心里大怒:“我卫国怎么说也是堂堂一个诸侯国,竟然被鲁国人如此戏弄,老子颜面何存呢?”他杀机顿起,恶从胆边生,再也坐不住了。“噌”的一声跳了起来,马上命令手下大将率军队前往截杀鲁军。

在大臣叔文子的苦苦劝谏下,卫灵公在最后关头还是召回军队,咽下了这口恶气。然而卫灵公内心深处,埋下了对晋国与鲁国不满的种子。

中原联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自力更生的郑国人摆脱晋国控制的愿望十分强烈,并选择公然与晋国对抗,而卫灵公也蠢蠢欲动了。这一切,都被老谋深算的齐景公看在眼里。

在齐景公看来,取代晋国的时机成熟了。当然,晋国并没有像楚国那样遭到外敌的重创,可是晋国内部斗争严重削弱了其实力。在向戌弭兵后的四十年里,中原诸侯国的相互攻伐大大减少。这使得中小诸侯国有时间大力发展武器装备,缩小与强国之间的军事差距,晋国对中原诸侯国的控制力越来越不得心应手了。

齐国的崛起,是晋国霸业的最大威胁。在齐景公统治时期,齐国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加上有如晏婴和司马穰苴这样优秀的文臣武将辅佐,齐国在东方疯狂扩张,先后取得了讨伐徐国和莒国的军事胜利;同时武装干涉鲁国内政,这些都暴露出齐景公的勃勃野心。

南方楚国已经失去霸主地位,北方的晋国还能扛多久呢?

齐景公心里构想着一个庞大的计划,即拉拢鲁国、郑国和卫国,组成四国同盟,共同抗衡晋国。郑国与卫国相对容易争取,鲁国就有点难度了。这是因为齐国与鲁国在历史上关系错综复杂,并且存在领土纠纷。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齐景公这个人还是有些谋略的,他慷慨地将齐国所占领的郓和阳关两地归还给鲁国,以博取鲁国人的好感。

公元前503年秋,齐国首先与郑国结盟。显然,打出反晋旗帜后的郑国十分需要有一个强大盟友的支持,齐景公又怎么会错失良机呢?齐景公亲自前往郑国,与郑献公达成盟约,齐郑联盟宣告成立。与此同时,齐景公又向卫灵公与鲁定公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参加结盟会议。

卫灵公对晋国早心怀不满,可是卫国亲附晋国多年,一直是晋国坚定不移的追随者,亲晋派势力在国内根深蒂固。要背叛晋国,势必要遭到大臣们的强烈抵制。怎么办呢?这个卫灵公,从他得到的谥号中就可以发现他是个荒淫之君,肚子里的歪点子多。他想来想去,想出一个狐假虎威且借刀杀人的伎俩。国内亲晋派以大臣北宫结为领袖,卫灵公要叛晋附齐,首先得除掉这个眼中钉。他假意派北宫结出使齐国,又暗中跟齐景公打招呼。齐景公心领神会,在北宫结出访齐国时突然将其逮捕,并派出军队兵临卫国以震慑卫国的亲晋派。这时卫灵公便召集群臣,宣布要脱离晋国联盟,加入齐郑联盟。这些大臣们虽然大多不愿意亲附齐国,可是现在齐军兵临城下,也只能勉强捏着鼻子不吭声了。

这样卫国与齐国结盟。

不过齐景公还是遇到了小小的挫折。

策反鲁国失败了,其实这也并不意外,齐鲁历史恩怨并不是一夕之间可以化解的。自春秋以来,两国爆发过无数次的边境冲突。总的来说,鲁国是十分被动的,因为其军事实力远远不如齐国。在鲁国有难时,晋国总是施予援手。因此亲晋成为鲁国的一项长期国策,也是保全国家的最好办法。

恩在先,威在后。齐景公恩威并施,先是把郓和阳关归还了鲁国。可鲁国还不肯结盟,那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

齐国军队很快便攻入鲁国,这是对鲁国的一次警告。

可是鲁国人仗着有晋国撑腰,居然自不量力地对齐国发动报复之战。公元前502年春季,鲁定公亲自率领大军围攻齐国边境城邑阳州。可是鲁国军队的纪律确实太差了,大家并没有急着攻城,反而懒洋洋地坐着聊天。当时鲁国有一名勇士,名叫“颜高”。他有一把强弓,大家便拿他的弓来当话题,讨论说:“颜高这把弓,至少要有六钧(一百八十斤)的力才使得了。”有些人不信,便纷纷抢着看,乱哄哄地一片。城上的齐军一看,正好可以趁乱出击。便一窝蜂地杀出来,鲁军大败。鲁军将领冉猛一看顶不住了,假装腿部受伤乘机先溜了,这样懒懒散散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吃了败仗后鲁定公还不服输。

几个月后鲁军卷土重来,又越境攻打齐国边邑廪丘,这次还带来了攻城的冲车。借着冲车的威力,鲁国人攻破了廪丘的外城墙。齐国守军一看外城被攻破,索性放马杀出来,与鲁国人展开肉搏战。这时鲁军吓坏了,撒腿便溜。溜得最快的又是那个叫“冉猛”的将领,他急匆匆地从督战的阳虎身旁跑过。阳虎假装没看到他,只是大声说:“要是冉猛在这里,齐军一定会败北的。”冉猛一听,心里颇为得意。一时间不由涌出一股英雄气概,便停下脚步,转过身又冲向齐军。阳虎的激将法有点效果,不料冉猛一股脑儿地往前冲时却发现别人都在跑,心里犯嘀咕了:“我出什么风头啊,人家一称赞我,我尾巴就上天啊。这样送命可不值,还是跑吧。”于是他来了一次假摔,假装被绊倒了。然后嘛,就受伤了,一瘸一拐地逃了。阳虎看了后大骂道:“他娘的,都是装出来的。”

打仗都弄虚作假,那打不赢也就是正常了。

鲁国人自不量力,齐景公可不客气了。

齐国大军反客为主,攻入鲁国。鲁定公慌了手脚,唉,早知如此,何必去惹齐国呢?没办法,只得向晋国求援了。

晋国很明白鲁国的地位,自从晋文公开创霸业以来,中原联盟从未像今天这样脆弱。齐国已经同卫国和郑国签订同盟条约,而且还控制了邻近的小国。一旦鲁国也被齐国拉拢,那将意味着晋国的势力被扫出东方,这岂是心高气傲的晋国人所能忍受的?

很快晋军总司令士鞅便做出决定,出兵援助鲁国。

晋国的出兵,使鲁国局势转危为安。但士鞅却对时局深表担忧,齐国势力扩张得太快了。如果不能全力遏制,连鲁国都可能被纳入其势力范围。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晋国人深明此道理。但他们在进取的态度上越来越保守了,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霸气,他们的精力都消耗在内部斗争中了。在平定栾盈叛乱中有着过人表现的士鞅,如今已经荣升为晋军总司令,他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晋国出兵援鲁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与卫国签订盟约,将卫国重新拉入晋阵营中。卫国的地理位置正好夹在晋鲁之间,对晋国来说,失去卫国将失去鲁国。谁去与卫国交涉呢?有两个人自告奋勇,一个叫“涉佗”;一个叫“成何”。

这两个家伙都很傲慢,到了卫国后出言不逊,显然不把卫国放在眼里。卫灵公摇摆不定,他已经同齐国签订了盟约,可是心里又有些畏惧晋国。特别是如今士鞅的大军援鲁抗齐,兵力强大。要是他拒绝的话,很可能遭到晋国人的报复。左思右想后,卫灵公还是决定先跟晋国签约吧,静看时局发展。

到了签约时,按照规矩涉佗与成何只是晋国官员,而卫灵公是一国之君。地位不相称,礼仪上也是有所差别的。可是涉佗与成何却傲慢地说:“卫国大小只不过与我国一城邑相等罢了,怎么能当一个诸侯国来看待呢?”卫灵公心里很恼怒,可是又不好发作。到了歃血为盟时涉佗又故意推了卫灵公的手,表示看不起他。

这下子卫灵公忍无可忍了。

卫灵公知道朝中大臣有很多是亲晋派,上一次他与齐景公订立盟约时,许多人便心怀不满。不要看卫灵公是个荒淫之君,其实他心里头还有蛮多的鬼点子。如果要鼓动国人反晋,首先就要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如今晋国代表的傲慢无礼,便成了最好的理由了。

为了向亲晋派大臣表示自己的不满,卫灵公卖了个关子。与晋国代表签约后,他便逗留在郊外,不回都城了。这些大臣很奇怪,便问他为何不进城呢?卫灵公便把晋国代表如何羞辱他的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并说道:“我被羞辱没关系,但令国家也蒙羞,愧对祖宗。这个国君我也不当了,你们还是另选一个君主吧。”

事关国家荣誉,这些亲晋派人士对涉佗和成何的做法也非常气愤,义愤填膺地说道:“这是卫国的耻辱,不是您一人的责任。”这时卫灵公又故意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又对大臣们说道:“晋国代表还跟我说,让我的儿子及诸大臣的儿子到晋国去当人质。”这不分明是对卫国的不信任吗?这下子,连最铁杆的亲晋派人士也不敢吭声了。

卫灵公从大家脸上的神情中看出反晋的时机成熟了,便召集国人集会。在大会上,卫灵公的亲信王孙贾问众人:“假若我们背叛晋国,要是晋国五次出兵讨伐,会有什么后果呢?”大家纷纷表态说:“即便晋国发动五次进攻,我们仍然有力量继续抵抗。”

看来卫国人还是蛮自信的。

听到这里,卫灵公窃喜,现在国人亲晋的心态已经完全转变了。这时候王孙贾便充满激情地说:“既然这样,我们就跟晋国断交。要是实在抵抗不了,再交出人质不迟。”大家纷纷举手叫好。

这样,卫国正式与晋国决裂。

晋国总司令士鞅对卫国的突然转向大为震惊,他想采取补救办法挽回与卫国的关系,但卫灵公骄傲地拒绝了。

事到如今,晋国不惜一战了。

公元前502年秋季,晋军总司令士鞅挥师攻打郑国,围攻虫牢。之后又折向卫国,对卫国发动军事打击。

为了夹击郑国与卫国,士鞅又要求鲁国政府出兵攻打卫国,鲁国大夫季桓子和孟懿子率军队杀入卫国。此时郑国与卫国已经分别同齐国建立同盟关系,由于晋鲁的施压,这两个国家迅速团结起来。郑国政府与卫国政府在曲濮达成盟约,这样,齐、郑和卫铁三角同盟正式建立。

三国同盟的形成宣告了北方以晋国为主导的格局已经完全被破坏,晋国的霸业陷入低谷,而齐国的地位则稳步上扬。

随着郑国和卫国的相继离去,鲁国成为晋国最重要的盟友。可是鲁国的政坛并不平静,这个礼仪之邦的内政已经混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