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既是一位有雄才伟略的君王,同时也是一个冷血人物。
他先借专诸之手刺杀吴王僚,后又借要离之手刺杀庆忌。如今又把目光盯住了逃亡在徐国与钟吾国的掩馀与烛庸,两人都是吴王僚的弟弟。
公元前512年,即吴王阖闾三年。吴国政府对徐国和钟吾国频频施压,要求两国分别交出吴国公子掩馀与烛庸。徐国与钟吾国都是小国,得罪不起吴国,便偷偷告知两位公子。两位公子走投无路,看来只能逃往楚国了。
楚昭王敞开胸怀,接纳了掩馀和烛庸两个吴国公子,将两人安置在养邑,并赐给大片土地。在楚昭王看来,如今吴王阖闾重用楚国叛徒,使得吴国对楚国的虚实了如指掌,他也想通过接纳吴国公子来掌握吴国的军事情报。
确实,在吴王阖闾的臣僚中,他最信任的两个人都是楚国人,这两人是伍子胥与伯嚭。
在吴王阖闾夺权的路上,伍子胥功不可没。阖闾即位后,即任命伍子胥为行人。即外交官,并参与政事。阖闾问他:“寡人想要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不知要怎么做呢?”
伍子胥听后顿首道:“我不过是楚国的逃犯,父兄惨遭杀戮,连尸骨都无人收葬。我蒙罪受辱,前来投奔大王。大王不加杀戮,已是知足,又哪敢参与政事呢?”
吴王阖闾笑道:“要是没有先生相助,我恐怕还得带着兵在前线打仗呢,哪里可以得到王位呢?现在百事待兴,我诚恳地希望有您相助教导,您怎么说这样的话呢?”
其实伍子胥并非不想有一番作为,但他心有顾虑。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今阖闾已经实现称王的梦想,自己又立下大功,谁晓得下场是好是坏呢?他索性把话挑明了:“我听说谋事之臣,在为君王排忧解难后,必定不被君王所重用了。”
阖闾一听,心里明白了。他诚挚地对伍子胥说:“先生怎么这么想呢?没有您,我就没有可以畅所欲言的人了。我虽然得到王位,但事业刚刚开始。我国僻处东南,地势险阻。气候潮湿,还有江河的水患,国家没有坚强的防御。民众没有依靠,没有建立储备,还有许多荒地未开垦。百事待兴,我正要向先生请教哩。”
这一番话,让伍子胥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他打心里觉得,吴王阖闾确实是位有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君主,阖闾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想到这里,他对阖闾说:“要治理国家,首先得使国家安定,社会有秩序。民众各尽其职,然后才可以成就王霸之业。”
阖闾是真心向伍子胥讨教,并非作秀。他很明白,吴国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根基却不深。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于是他又问:“具体要怎么样做呢?”
伍子胥提出了十二字方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这其实是把楚国经验搬到了吴国。如果用后来孙子的话说,伍子胥的战略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样,楚国与吴国两个国家都拼命地筑城。筑城是一件很劳民伤财的事,可是效果有所不同。楚国是将筑城当做抵挡吴国进攻的防线,而吴国筑城则是作为一种战略威慑。从双方战略态势看,楚国仍然是消极防守,而吴国仍然是主动进攻。
为了打击对手,吴王阖闾大肆收留楚国的逃亡分子,伯嚭就是其中一人。
伯嚭是楚国三朝重臣伯州犁的孙子,二十多年前,王子围(楚灵王)发动政变。推翻楚王郏敖,诛杀伯州犁,而伯嚭便逃到国外。吴王阖闾上台后,同样是楚人的伍子胥得到重用。伯嚭想碰碰运气,便前来投奔。
伍子胥在吴王面前大力举荐伯嚭,伯嚭的经历与他自己有类似之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把伯嚭当做了同病相怜之人。初见伯嚭时,伍子胥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一种亲近感,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吴国大夫被离问伍子胥:“您为什么第一次见到伯嚭就信任他呢?”
伍子胥答道:“我们身世有相似之处,正所谓同病相怜。谁不爱自己的亲人,谁不怀念自己所思念的人呢?”
被离提醒伍子胥:“您所看到的只是外在的相似,伯嚭内心深处是不是跟您类似呢?”
伍子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答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被离叹了一口气,对伍子胥说:“您要小心点啊,依我观察,伯嚭眼光如鹰,走路时似虎。完全是一个追逐名利之人,他的性格跟您可不一样。您得小心点才行,不可太亲近了。”
这一番话,伍子胥并不以为然。他仍然向吴王阖闾举荐,使得伯嚭被任命为大夫,并很快成为吴王所信任的人之一。
掩馀和烛庸两人逃往楚国后,吴王阖闾归怒于徐和钟吾两国政府的通风报信,决心拿徐国与钟吾国开刀。
公元前512年冬季,吴国大军突然掩袭钟吾国。钟吾军队大败,君主成为吴军的阶下之囚。这是吴王阖闾夺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旗开得胜。
紧接着,吴军挟胜利之余威,又攻入徐国。徐国坚守都城,并派人紧急向楚国求援。楚昭王派遣沈尹戌率军驰援,然而还是慢了一步。
吴军的作战十分灵活,采取了一种创造性的进攻方法。即在山区截流筑坝,在河水积蓄到一定水位时,毁掉大坝。洪水奔腾而下,冲毁了城墙,徐都成为一片汪洋之泽。
春秋末期之战争,比起前期更多了几分残酷的色彩。
徐国君主无法再战了,他将自己的头发剪断后,携妻带子出城向吴王阖闾投降。吴王阖闾赦免徐国君主,并允许他流亡到楚国。
吴国开始显示出十足的霸气。
破钟吾并灭徐国后,吴王阖闾的目标直指楚国。阖闾下达军队的动员令,筹备进攻楚国,可是命令下达后却迟迟没有出兵。
原来阖闾心里有个疙瘩。他最信任的人是伍子胥与伯嚭。这两人都是被楚国政府迫害而逃亡到吴国的,与楚国政府有深仇大恨。这两人都有极强的报复心理,不达目的不肯罢休。阖闾担心一旦伍子胥与伯嚭率领吴军深入楚国后,会过于冲动、感情用事并急于求成。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军队便很可能陷入危险之中。
阖闾把伍子胥与伯嚭两人召来,问他们:“我想出兵攻打楚国,你们两位怎么看呢?”伍子胥与伯嚭都面带喜色说:“我们愿意效劳。”阖闾没有回答,他站在高台上,南风徐徐,突然他迎风而啸。然后又一声轻叹,没有吭声。
伍子胥十分精明,他猜测到了吴王阖闾的心思。不错,伍子胥确实恨不得杀回楚都。虽然楚平王死了,但也得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羞辱一番。楚平王的儿子和孙子,这些王室成员也不是好东西,得抓起来出口恶气。他时常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他心中的熊熊怒火,而这正是吴王所担心的事。
当然伍子胥有冲动的一面,也有冷静的一面。在摸准吴王的心思后,他提出一个非常理性的军事计划:“楚军表面强大,其实内部混乱。掌权的人太多,却没有人敢于承担责任。在击败楚军之前,首先要先让他们疲于奔命,因而我们可以将军队分为三个部分,采取车轮战法。轮番出击,骚扰楚军。只要楚军一出动,我们就撤退。他们一撤退,我们又出动另一部分兵力骚扰。这样折腾几次,很快就会让楚国人精疲力竭了。到时我们再精锐全出,必定能大获全胜。”
这一番分析,展示了伍子胥卓越的军事素养与军事目光。
吴王阖闾听了之后大喜,立即采纳其建议,将吴军分为三个编制,轮番出击。果然如伍子胥所料,把楚军折腾得团团转,吴军牢牢地掌控着战场主动权。
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吴国在战火的洗礼中走向军事强国。当巫臣初使时,当时的吴国连兵车也没有。如今不仅拥有兵车和水师,而且还有第一流的兵器。
吴国的铸剑技术在诸侯国中是数一数二的,吴王阖闾对宝剑的酷爱刺激了吴国铸剑技术的发展。颇令人惊讶的是,铸剑新技术最为领先的居然是被视为蛮夷的吴和越。当时顶级的铸剑师越国有欧冶子,吴国则有干将和莫邪。
据说欧冶子与干将是同门师兄弟,而莫邪则是干将的妻子。当时越国还是个弱国,吴国强大。越国人便献上三把宝剑,这三把宝剑很可能就是出自欧冶子之手。阖闾得到三把宝剑后,爱不释手,他希望本国也可以铸出同样的旷世名剑。
铸剑的任务交到名匠干将手里。
干将采集优质的铁矿石及其他材料,铸成了绝代双剑,一把称为“干将”;另一把称为莫邪。据说为了铸成这两把剑,干将的妻子莫邪把自己投入熔炉中,以身铸剑。古代人认为剑是有灵气的,而人是万灵之长。故而名剑之灵气,得有人之灵气融入其中。这究竟是一种迷信呢?还是人身上有某些物质,是铸成名剑的辅料呢?笔者对此没有研究,不敢轻易下结论。这两把名剑是以莫邪的生命换来的,故而干将十分爱惜。只将其中的一把(莫邪剑)献给吴王阖闾,自己则保留了另一把。
得到宝剑莫邪后,阖闾爱不释手,他又下令让国内能工巧匠制造金钩。阖闾对兵器的酷爱,成为吴国制造兵器热的催化剂。
金钩是什么东西呢?有史料记载,是一种类似刀的武器,也有人认为金钩就是一种戈。在阖闾的大力支持下,吴国所制的金钩闻名天下,后来被称为“吴钩”。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写有吴钩的诗句,比如李贺的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再如辛弃疾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吴钩在千年后仍然十分有名。吴王阖闾下令:“擅长制造金钩者,赏赐百金。”这么一来,吴国大批工匠都转向制造金钩了。
铸剑制钩都体现了吴国军事装备技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