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爱民的吕坤

勤政爱民的吕坤

吕坤 (公元1536~1618年) 字叔简,号新吾,晚号抱独居士。明河南宁陵县人。他的伯父吕官,为贡生,父亲吕得胜,曾撰《小儿语》。他6岁始人乡塾就读,15岁开始读史书及哲学、伦理学方面的书籍,20岁入县学,世宗嘉靖四十年 (公1561年)考取河南乡试第三名。神宗万历二年 (公元1574年) 考中进士。初任山西襄垣、大同知县,后升任吏部文选司主事 (负责本署的总务)、考功司郎中,万历十五年四月出任山东济南道右参政(掌管粮储、屯田、清军及水利),后任山西按察司使 (掌一省之司法、监察)、陕西巡抚 (负责一省之民政)、山西巡抚,万历二十一年四月,调回京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地位略次于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九月,升任刑部右侍郎 (行政副长官),不久转为左侍郎。万历二十五年,上《忧危疏》,对于当时国内形势作了分析,直言不讳,切中时弊,疏入不报,遂称病乞休。居家20余年,肆力于著书讲学。卒于家。享年83岁。天启元年 (公元1621年),熹宗追赠为刑部尚书。

吕坤生活在明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时代,吏治腐败日甚一日。他从维护明王朝政权统治出发,竭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整顿吏治。他在《明职》里,对于吏员、仓官、巡检、驿递、税课司、司狱、库官、例贡、贡士、科甲、教官、弟子、州县佐贰、知州知县、同知通判推官、知府、盐运司、守巡道、提学道、按察司、布政司、地方武官、督抚的职责作了具体阐述,要求大小职官,“终日思其所行经,岁验其成效,称职乎,不称职乎,子夜点检,自慊自愧”。他要求官吏做到五不要: “休要错问一件事,休要屈打一个人,休要妄费一分财,休轻劳一夫力,休苟取一文钱。” 又规定地方政府公费招待标准: 两院、三司公私酒席,只是食果五碟,小菜五碟,素菜五碗,肉肴五碗,剥削果五碟,点掇肴五碟,汤饭三道,立饮攒盒阖席一具,其他粘果、糖果、花枝、箸签,一切不用。地方官员到任公宴标准: 只用鼓乐一次,以后不许再用。并且对本院出巡用费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四果四菜,腥素六肴,俱用土产,不许杀生。司、道、府官员外出巡察的伙食,供应标准与此同。对于经过本地区的官员招待的标准也作了明确规定。为了抑制官场上厚礼馈送之不正之风,他明确宣布: “今后有上司受下官馈送者,依律坐赃参究。”在《戒厚礼》中说: “礼节谁能往不还,还他须要一般般。送来只恐人家薄,答报方知自己难。意厚保劳多品物,情真岂在费银钱。斗酒登宴鸡絮絮,古人高处至今传。”

河南、河北、山东地多盐碱,吕刊根据当地农民治理与利用盐碱地的经验,主张对盐碱地进行治理、改造和利用。提出了“土各有宜,利在人兴”的著名论点。他认为: “沙薄者,一尺之下常湿,斥卤者,一尺之下不碱。可掘五尺,拽栽榆柳。山东之民,掘碱地一方,径尺深尺,换以好土,种以瓜瓠,往往收成。明年再换。沮濡以栽蒲苇箕柳,水地栽芰荷、养鹅鸭。此无地而有利者也。薄也可栽果木,可种苜蓿,虽不甚茂,犹胜于田。况果木行中,尚可种谷,此薄地而有常利者也。”他提倡栽树,起草《山东劝栽种语》告示。对当时农民中存在的六点看法进行了剖析,号召农民种树,他说: “十年之后,沙地碱地,如麻林一般。” 为了鼓励百姓栽植树木,他下令: “自万历十五年以后,栽种树木,永远百姓为业,任意砍伐,不许有司拦当。其原系无粮地土栽成树木者,永不起科。”在树木栽植上,他从经济效益着眼,提出: “柿梨桑枣之利更多,尤宜多栽。”

明代是华北地区棉纺织业由南向北逐渐推广的历史时期。吕坤主张大力发展棉纺织业。提出在太原、榆次等县,由府掌印官出面选出木匠数十名,对省属各州县的木匠进行培训,让他们制造纺车、织布机出售给当地民户。并由政府出钱购买棉花1000斤,分给各家各户,每家一斤。让他们自行纺线,在10日内纺完线又细者,免收其花价作为奖励。10日之外纺完及线稍粗者,免收其花价一半。20日之上纺完、线又粗者,花价全收。一月之外仍纺不完者,罚花一斤。在棉花纺完成线之后,各县要及时组织民户织布。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求各县对纺线之家先行织布培训,专门学习织布,为期一年。这样,在一年时间内,就可以使1000户农家学会纺织,坚持下去,就会逐渐达到普及的目的。

吕坤还呼吁当局关心民众疾苦。注意对流亡的农民进行复业安置。制定复业执照,发给有待于政府安置的流民,提出限制借贷利息: “放债只许一年三分起利,过三年者,本利倍还。”致仕回到家乡后,先后两次上书给巡按,陈述赋税征收中的弊端,并就如何治理黄河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吕坤学识渊博,晚年肆力于讲学著述。留下的著作有《去伪斋文集》、《实政录》、《呻吟语》、《闺范》等20余种。在思想史研究中,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认为万物都是有气有形,气是运动的,一刻也不停息的。“天地万物只是一个渐,故能成,故能久。”在天人关系上,认为人类对自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相信人有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明确提出“人定胜天”的独到见解,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撰写的《呻吟语》 一书,为后人所重视,被视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他临终前遗嘱,死后 “不点主,不远谢,不动鼓吹,不设宴饮,风水阴阳僧道家言,一切不用。”

吕坤既是一位朝廷命官,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在为官之后,把“爱百姓”作为 “王政” 的首要任务,把振兴晋冀鲁豫的经济放在重要地位,坚持“民本”思想,在农业上,主张精耕细作,兴修水利,因地种植,综合治理和利用盐碱地;在工商业上,提倡发展棉纺织业,沟通商贾,以裕财用;在税收上,主张平均赋税负担,革除税收弊端;在对待劳动者态度上,关心百姓痛痒,抚恤穷民;在积累与消费上,提倡开源节流,储粮备荒。他不仅提出这些主张和方案,更重要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付诸实施。所有这一切,在同时代人中是独树一帜的。在明代乃至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像他这样有言有行的封建官吏也是为数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