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血洒轩亭口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称“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父寿南,官湖南郴州直隶知州。嫡母单氏,萧山望族之后。秋瑾幼年随兄读书家塾,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秋瑾由父母做主与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结婚。光绪三十年五月,赴日本留学,同年秋,在上海创办《白话报》,倡导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十月间,参加冯自由等在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同时结识鲁迅、陶成章等人。三十一年三月回国筹措学费,经陶成章介绍,在上海认识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回绍兴后结识徐锡麟。经陶、徐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次东渡日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学习;八月,在黄兴寓所会晤孙中山,经冯自由介绍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
从日本回国后,秋瑾从事教育活动,并大力呼吁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解放,创办了《中国女报》。1907年秋瑾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大通学堂全名“大通师范学堂”,是1905年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的,是借清政府废科举、办学堂之机,以办学掩护革命活动的基地。秋瑾以大通学堂为中心据点积极地联络、组织和训练浙江各地会党、积聚革命力量,同时多次到杭州,在新军和浙江武备学堂、浙江弁目学堂中做联络工作,积极发展革命组织。
1907年春,秋瑾同挚友徐自华同游西湖,来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坟墓前,久久徘徊。二人约下死后同埋西湖的誓言,秋瑾这时似乎已预感到自己未来斗争将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了。
不久,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到了绍兴。这对光复军,对秋瑾,都是极其严酷的打击,但他们依然坚持斗争。浙江各地连续发生的事件及一些密报,使浙江官府确信绍兴大通学堂和秋瑾,是清政府在浙江统治的最大威胁。于是,清政府的魔爪就立即伸向大通学堂,伸向秋瑾及其同志们。
1907年7月13日下午,杭州派来的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这时,秋瑾已经组织大批学员和武器转移了。清军逮捕了来不及转移的她和几位教员,清政府又立即在各地侦缉逃亡在外的革命党人,并在浙江各地屠杀革命党人。秋瑾艰辛经营了半年的光复军起义,就这样尚未正式发动,就被镇压了。
秋瑾被押到绍兴知府衙门后,当晚就在知府衙门大堂上受到严讯。秋瑾挥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作为交给清政府的惟一的“笔供”,也以此表达自己对革命失败的惋惜,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从此再也不肯写什么了。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被清兵推出绍兴(当时叫山阴县)大牢,走向了刑场。她怀着“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的遗恨,为开创民国理想喷洒了一腔的热血!这位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英勇斗争的战士,就这样怀着对革命未成、壮志未酬的遗恨,结束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年仅29岁。
绍兴解放北路的轩亭口,是秋瑾就义的地方。秋瑾纪念碑于1930年在此落成,碑座正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写的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的题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后壁上镌刻“巾帼英雄”四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
妙语点睛
秋瑾就义距离我们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光景,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忧民忧国,崇仰真理、追求光明的精神,具有时代意义。
我们应学习秋瑾这种忧国忧民,为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警世良言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
画工须画人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