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包括小说《福玛·高尔捷耶夫》、《三人》、《母亲》、《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诗歌《海燕》、《鹰之歌》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在确立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列宁曾称许高尔基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为什么这位“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一直没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
事实上,早在1918年,高尔基就被首次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那时起,一直到1936年高尔基逝世,他几乎每年都被提名。在托尔斯泰死后,高尔基已成为最负盛名的俄国作家,任何人都不能无视这一点。于是,瑞典文学院便委托本国一位专家撰写一份关于高尔基作品的报告书。那份报告书对高尔基极为不利。他写道:“高尔基如于十年或十五年前参加角逐的话,则他还有可能获得学院的重视;今天就不可能了。”他列举了三个理由:一是高尔基那一连串和他祖国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政治活动;二是他参与那些活动的特异方式;三是他“暖昧的”人格。这位专家更指出:高尔基已经“江郎才尽”,瑞典文学院不应考虑他——事实上,这份报告书确实在许多年里发挥了作用。
十年后,也就是1928年,瑞典文学院委托另一位专家卡尔格伦撰写关于高尔基的研究报告。卡尔格伦不同意前面那位专家的批评,为高尔基鸣不平。然而卡尔格伦的努力并没有发挥效力。诺贝尔委员会之所以迟迟不肯颁奖给高尔基,还因为他在晚年获得了太多的官方的荣耀,而这个“官方”恰恰是苏维埃政府。于是,他们以避免和政治发生瓜葛为由,刷掉了高尔基的名字——尽管卡尔格伦的报告书对高尔基十分有利。
可见,由于某些人的政治偏见,无论高尔基的文学成就有多大,都注定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