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砚史》流传的得与失

高凤翰《砚史》流传的得与失

高凤翰(1683—1749)清初著名画家,不仅擅长书画、篆刻、尤精于花卉,一生坎坷,怀才不遇。平生嗜砚,蓄石千余方,曾择其优者165方,亲手雕凿,以彩色传拓成砚图112幅,装成四卷,名曰《砚史》。其中砚铭年款最早的是乾隆五十九年(1720),最晚为乾隆四年(1739),前后达20年之久,从一些题跋和自序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是一部很有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的资料,可惜他死后,后辈不能守、原本散失、流落各方,下落不明。

浙江秀水王相(1789—1852)情学多闻,尤酷嗜古籍金石出画,早就仰慕高凤翰的为人及《砚史》、对《砚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故托高凤翰的同乡辗转于高的后裔中搜得原稿,为使这部艺术佳作得以流传,他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名刻手、清代著名画家王原祁的五世孙王曰申(约1788—1841)按原稿重新摹刻,王子申工书善画、金石篆刻,且精医道,但家境贫寒,董摹期间又丧老母及幼子,多次咳血,在这种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仍操刀不辍。王相亦不计工时过多,一直负担着王曰申的一切生计,但王曰申只完成了五十块砚石,为了完成这项艺术工程,他曾祈祷上苍,愿假寿一年,毕《砚史》工而死,这种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不尽令人泪下。王曰申死后,过了八、九年,王相又请书画家吴熙载重摹后一半,吴名高事繁,无暇专心摹刻,因而所刻呆板粗糙,与原作有一定差距,草率完工。王相不得不又请人改朴,但他已年逾花甲,人力财力衰落,也只得将就了。

从高凤翰逝世的乾隆十四年(1749)至以后重摹完工的道光二十九年(1849)整整经历了一百年,这一百年间,虽然经历了乾嘉盛世,而高凤翰奋力刻、拓《砚史》,最后郁愤而亡;王相奔走搜求原稿,倩佳手重摹;王曰申艰辛提刀,贫病而终;吴熙载草率完工也都在这一百年间 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为了《砚史》的流传,多少人付出了艰苦的代价,以致生命。《砚史》得以流传,确实不易,但与原迹相差千里,又是不幸。真可谓得与失、优与劣危参其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