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真不了
假冒伪劣商品,古已有之。所以标牌上虽然一再写上“正宗”,人们还是不敢轻易相信。唯有亲自试用试尝,才能判断真伪。北京的有名小食曰“王致和臭豆腐”,物美价廉,具有细、腻、松、软、香几个特点。从康熙年间到清末民初,盛名远扬,人们不吃臭豆腐便罢,要吃便非是王致和的不可。同业们很难与之竞争。于是便出现了类似“真假王麻子”的以假乱真现象。其它商号惯用的办法就是用谐音或近似王致和的标记混淆视听,乱中取利。解放前宣武门外有一个王致和;延寿寺街南口有一个王芝和;兴隆街有个致中和,广安门内有个同致和。其实这些商号,与王致和并无任何瓜葛。据说菜市口有一家姓汪的,也做臭豆腐,也取名致和,以一万元现大洋做资本,开业一年,因技术欠佳,将臭豆腐制成了其臭无比、无法入口的东西。结果是一败涂地,关门了事。可见只冒名不顶实,最终还是要吃亏的。
按照相传,臭豆腐的制作技术是安徽仙源县王致和的专利。清康熙八年(1669年),王致和来京赶考落弟,打主意不回乡里,而在京城边读书边谋生。因幼年时学会磨豆腐的本事,所以每日磨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一年夏季炎热,他的豆腐做多了,就把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加了些盐及花椒,放在小缸里腌制起来准备以后食用。到秋凉再开磨房,才想起那小缸腌豆腐。打开缸盖,臭味扑鼻。扔掉吧又觉可惜。尝了一点,味道却又不错。于是送邻里品尝,皆称味美。王致和从此便专心致志地做起臭豆腐来,康熙十七年(1678年)王致和在延寿寺街中间路西开辟一个作坊,取名王致和南酱园,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和一些酱菜。臭豆腐是佐餐小菜,一开始打开市场时,是在贫民百姓之中。窝窝头烙饼子就臭豆腐,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但由于味道新奇,渐渐地也摆上了有钱人的餐桌。至清末,还进入了宫廷的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光绪十二年(1886年),李虹若改订《增补都门纪略》,后易名为《朝市丛载》,书中介绍了王致和的产品,把臭豆腐列了进去。酱园门前由清朝两位状元,一曰孙家鼐,一曰鲁琪光,手书两块横匾。孙家鼐还写了两副门对。“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及“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跖捶芙蓉。”冠顶恰为“致和酱园”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