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必然失败

戊戌变法必然失败

“戊戌变法”是1898年(旧历戊戌年)发生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图强主张,随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创办报刊、开办学堂、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运动渐趋高潮。

这时清政府内部分成两派。一派是“后党”,就是以慈禧太后为首,掌握着实权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大官僚集团。他们勾结外国侵略强盗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后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得出了一条反革命经验,就是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以维持封建统治。所以他们坚决反对一切政治上的革新。另一派是光绪皇帝和他的老师翁同龢为首的少数官僚集团,称为“帝党”。他们不满慈禧太后独揽大权,也不甘心看着后党卖国,断送清朝江山,使自己做“亡国之君”,所以希望经过变法,引进新人夺取实权,排斥后党,救亡图存。因此,他们决心支持维新派的变法活动。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中国的危机迫在眉睫,康有为于12月到次年2月,连连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维新的紧迫性,强调“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并提出实行变法的具体措施,得到军机大臣翁同和的支持。光绪皇帝亲自召见的康有为,详细倾听了他的变法主张。到了6月1日,光绪正式下令宣布变法。在维新派的影响和直接参加下,从6月11日到9月21日,一连下了几十道实行新政的命令,对于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方面,在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商务局,提倡设农会、商会等民间团体: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等。政治方面,鼓励人民创办报纸,给予一定的言论、出版自由;裁撤一部分无用的衙门和官员;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革考试制度;在北京设立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裁减旧式军队,训练新式的陆海军,加强国防,等等。

这些命令雪片似的颁下去,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支持的人固然不少,可是反对的人更占优势。除了中央的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之外,在各省的地方大吏绝大部分也都是守旧官僚,他们仗着慈禧太后为靠山,根本就不理采这些改革命令,于是上下的顽固守旧的势力结成了一个反维新的联合阵线。但维新派除了拥有一个毫无实权的名义上的皇帝之外,丝毫没有与顽固派较量的实际力量,他们既不敢依靠人民群众,自己手里又不掌握着军队。因此,维新运动表面上虽然轰轰烈烈,其实却随时有被顽固派扼杀的可能。

从光绪帝推行新政开始,慈禧太后就准备发动政变。她迫使光绪免却了翁同龢的职务,孤立光绪;又派亲信荣禄置理直隶总督并统率北洋军队,身兼将相,掌握军队实权;而自己则牢牢抓住北京城内外及颐和园的警卫权,以备急用。维新派既无工农大会支持,又无军队,在危急关头,只得秘密求助于袁世凯,而袁世凯又转而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传旨称光绪皇帝后病,由她“临朝训政”。光绪被囚于瀛台,康梁逃亡,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余全被取消。戊戌变法遗憾地也是历史必然地失败了。

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试图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们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试图在不动摇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漠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还幻想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这就注定了变法的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