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失传的天津曲种“西城板”

行将失传的天津曲种“西城板”

天津夙称曲艺之乡,而土生土长的曲种除天津时调(包括天津快板)之外,只有“西城板”。

西城板是晚清流行在北京的“西韵”流传到天津与本地音韵、语言相融合而形成的新曲种。起初在堤头、小王庄一带传演,后渐扩展到西城根、三角地、河东、南市等地区。据西城板名家沈华亭先生之子、现已年届八旬的沈金榜先生说:西城板的祖师叫陈凤鸣,系北京旗人,传弟子马恩奎、郭景春,再传便是郝俊山(艺名郝黄毛)与沈华亭等人。不过,由于沈华亭珍藏的西城板各代“宗谱表”丢失,因而有不少艺人的师承关系已无法查考。

清末,西城板为群众喜闻乐见,当时郝黄毛在盐坨(今河北区北安道、建国道交叉处附近地区)演出,每场听众数百人。小于郝黄毛二十岁左右的沈华亭,歌喉与弹唱技艺出色,在群众中流传着“听说郝黄毛,听唱沈华亭”的说法。

西城板的代表书目为《清烈传》,此外有《施公案》及后来移植的《三侠五义》、《水浒》、《嫦娥》等中篇书目。《清烈传》主要人物与情节后来被评书艺人演化、扩展成《三侠剑》,就思想性而论,《清烈传》中某些人物性格与故事编排,确具《水浒》余韵,如《望山酒楼》、《破吴宅》等重点情节,都具有较强的人民性。

其演唱方式是在叙述长篇故事之间,穿插弹唱各种“赞儿”与唱段,皆为固定实词,是对故事、人物、武器与景物等的复述、补充与评论。也有些与大书内容无关而独立存在的“赞儿”,一般都是小唱段。1913年成立并由教育家林墨青、李琴湘等主持的艺曲改良社,曾在《社会教育星期报》上陆续刊载当时创作的西城板唱段《学校赞》、《菊花赞》及《欧阳春看破绿林》等作品,并发动艺人及票友演唱。这些唱段,有的是直接配合社会教育宣传,有的则是对传统剑侠书目改革的尝试。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西城板艺人及票友遍及全市,弦索之声到处可闻,不仅茶楼、书场有众多艺人演唱大书,杂耍园与设立不久的电台每天也排有西城板节目演出与连播。

西城板唱腔抑扬顿挫、幽雅动听,有的腔尾旋律,颇具江南评弹韵味。然而,由二十年代以来,其他曲种大量涌现女演员,唯独西城板不仅没有培育女演员,连男演员培育的也很少。因此,逐渐难与其他说唱形式相颉颃。建国后虽有吴静山、李永泉等演出,终因年事日高江河日下。

1957年举办天津市第一届曲艺杂技会演大会,吴静山、李水泉分别代表红桥区与河北区参加会演外,大会还特邀年逾古稀的沈华亭先生参加了展览演出。会演后沈先生接受听众要求,在书场公演,远近听众云集,书场气氛热烈。另外还应电台之请录制了音响资料。终因年事较高,翌年即与世长辞

如今,西城板专业演员已告绝迹,郝黄毛弟子并曾得沈华亭真传的业余演员刘小江也已谢世,沈华亭当年录制的音响全部佚失无处觅寻。虽尚有极少数业余爱好者有时尚可弹唱几段,有的已届耄耋之年,最年轻的也年近古稀。当年喧赫一时的本地大曲种西城板,在群众中早已成为昨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