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为什么不满
欧内斯特·海明威,当代美国著名的小说作家。他和绝大多数当代作家一样,对好莱坞没有好感。他痛恨好莱坞在改编他的小说时为了适应观众心情而肆意改动原作。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先后向好莱坞出售了十部小说的改编权。结果怎样呢?
福斯公司化了五百美元买下他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的拍摄权,但只是借用了他的书名,拍的是一部关于潜水员生活的陈腐的闹剧片。
派拉蒙公司以两万四千美元的价格买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影片拍成后,要在他曾居住过的阿肯色州的比谷特举行首映式,但海明威很不满,拒绝参加。后来,他在纽约一家电影院里看到影片,但不到三分之一就离席而去,并对女儿说,“这部改编的影片,就好比在你爸爸的啤酒杯里撒了泡尿。”再以后,他看到全片,对影片结尾的大团圆也不满,斥之为对原作感伤主义的歪曲,因为编剧将书中描写的战争暴力搞得温和了,给爱情加上神圣色彩。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最杰出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运用了许多电影化的手法,有人曾说,它是“为拍电影而写的”,有人说得更露骨,说小说的故事之所以被限制在几天之内,是因为海明威一心想把它卖给好莱坞,想要确保动作的紧张性。派拉蒙公司于1943年将它拍成影片,吹嘘它是继《乱世佳人》之后最壮观的巨制。据说为该片挑选演员就花了三年时间,制片厂为改编这部小说花了三百万美元。但评论界依然认为名为《战地钟声》的影片是拙劣的。
原因是派拉蒙的头头们在政治上畏首畏尾,对海明威的主题无动于衷,“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人”,只喜欢演一个爱情故事。另一个原因是,全书有将近五百页的篇幅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回忆,而这在影片中基本上删除,结果主人公仿佛和他的过去完全脱节,其行事动机也就难以交待清楚,原书的主题便被删夷殆尽。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最佳短篇小说。他写这篇小说是用意识流的手法,主人公的意识在时间中自由流动,空间却保持不变,1952年由柴纳克监制拍成影片,据说编剧罗宾逊为搞出一个合适的结尾化费了三年的时间。这位编剧让主人公哈里逃进了富有的苏姗·海华德的家里,改变了原作让哈里死于疽毒的结尾,改变了海明威故事积极的调子。对海明威来说,一个英雄可能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挫败。
海明威看了影片后照例不满,说影片三分之一是监制柴纳克的,三分之一是编剧罗宾逊的,只有三分之一是他的。他轻蔑地说:“这是‘柴纳克的雪’”。
海明威小说改编为电影,为什么总是让原作者不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学与电影是两种艺术形式。前者靠文字表述,后者依赖画面和声音。赫克特在谈到任何改编海明威小说的人都会遇到的困难时说:“这狗娘养的把小说写在水上”又有人说“海明威的本事是把小说写在两行之间的空白上。”而导演“设法以画面为取代文字,那也不行。因为摄影机不能拍摄‘两行之间的空白’”。
电影有电影的特性,完全用文学的标准要求电影,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没有不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