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角色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1962)本来是德高望重的燕京大学校长,却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担任了一个错误的角色:1946—1949年间任美国驻华大使,而成为美国四十年代对华政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那一篇檄文《别了,司徒雷登》对他和美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嘲讽,司徒雷登或者说整个美国对华政策的悲剧性就在于:他们把赌注寄托在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腐败政权身上。
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州,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还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当他就任美国驻华大使时,对自己的使命充满自信。他以传教士的赤诚,劝告国民党政府实行“新政”: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和政治改革,建立开放的政治共同体,扩大政治参与,以重建政权的合法性。他的思想充满智慧的力量,但实行起来就难了。因为此时的国民党已走向了腐败,各级官吏产生了严重的世纪末心理,利用职权拚命贪污、搜刮。腐败使国民党在国内外形象一落千丈,社会各阶层对国民党政权产生日益强烈的疏离感和抗拒感。尽管司徒雷登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屡屡向蒋进言,劝蒋改革,国民党高层决策者却限于自身的政治文化底色和既得利益考虑, 一再拒绝,蒋家王朝由衰落迅速走向解体、覆亡。
直到此时,司徒雷登才从他那学究般的天真中逐渐恢复了政治理智,明白国民党已变得如此腐败,“以至于哪怕任何自身的有序改革都少有希望,即使没有共产主义运动,恐怕也会爆发另一场革命。”(《司徒雷登驻华报告》)可惜已经太迟了,他只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