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窘中的“煤电之城”

困窘中的“煤电之城”

辽宁省阜新市有162.3万人,面积8938平方公里,素以“煤电之城”美誉全国。建国36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提供煤炭3.6亿吨,电力1037.7亿度。但由于长期单一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生活十分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失调,引发出:就业难、住房难、吃水难、行路难、入托难、上学难等诸难局面,煤电之城陷入了困境。

三十多年来,阜新市单一发展煤、电工业。解放初期,煤炭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8%。“一五”时期,阜新成为能源工业建设的重点,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有4项安排在阜新,其中有3项煤炭和1项电力工程,煤电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2.2%。此后煤、电一直是阜新经济建设的主体,“二五”、“三五”、“四五”、“五五”的煤电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9.4%、77.3%、66.0%和53.1%。1949—1985年,阜新用于煤电工业的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8%。

片面发展,使阜新经济走上畸型道路。在三十多年中,有十八年出现财政赤字,国家净补6.8亿元;1985年人均创造工农业总产值1112元,人均国民收入579元,职工平均工资1008.9元,农村人均收入391元,人均住房面积3.9米2,城市供水普及率69.7%,至今居民没有生活用煤气。除煤电工业外,其它工业非常薄弱,1985年,其它工业上缴财政的利税为零。到了2000年,煤矿将全面进入萎缩期,如果其它工业还没有相应的发展,煤矿萎缩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将更难解决。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煤城——因煤而立,因煤而生。目前我国有重点煤炭城市几十座,有三百多座城市有煤炭选采业,阜新的现状有一定的代表性,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煤炭城市的发展,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来,解救煤炭城市的困窘。

煤炭城市的发展特别有两点应引以为戒:一、不能单一搞煤炭采掘业,而应走以煤炭为中心综合发展的道路。在抓好采掘业的同时,与煤炭直接相关的工业以及为其服务配套的工业要相应发展,还要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相应的工业企业,形成一个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综合体。二、煤炭城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规模大小的客观标准是:即有利于生产,又能使矿工、居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