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地位下降的第三世界
70年代末以来,第三世界经济分化过程加速。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1987年,中国台湾省、香港、南朝鲜和新加坡的出口额合计已经占到世界出口总额7.3%,相当于日本的4/5。但是,从整体看,第三世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
1973—1982年期间,主要由于两次石油大提价,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曾有明显的提高。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从1973年的21.2%上升到了1981年的31.0%,几乎增加了10个百分点。但是即使如此,仍远未恢复到1950年的34.1%的水平。1982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又重新开始下降。到1987年,它们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回落到了20.4%,已与1970年的最低点19.4%相去不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无论从国际力量对比关系,还是从国际贸易内容结构来看,发展趋势对第三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不利。
这里,且不说工业制成品和劳务贸易。即使拿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出口商品—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农产原料、矿产原料、燃料)来说,它们的优势以整体来看也已经丧失。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再是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当然,就各类具体商品而言,情况还有差别。例如,世界食品出口额1986年达2,27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0.5%。而在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中,除了位居第7的巴西之外,其余9国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次是美国、法国、荷兰、西德、英国、加拿大、比—卢联盟、意大利和丹麦)。同时,世界9大食品进口国全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6年,世界农产原料出口72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5%,进入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领域所占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27%下降到了1986年的20%,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6年已经占到63%。这一年,在世界9大农产原料出口国中,除了占第4和第8位的马来西亚和中国之外,其余7国依次为美国、加拿大、荷兰、西德、瑞典、澳大利亚和法国。在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出口方面,1986年为333.5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6%;有色金属出口396亿美元,占1.9%。这一年在金属、非金属和有色金属的世界9大出口国中,前7名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合计的出口额为324亿美元,第8和第9名巴西和智利,合计46亿美元。燃料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24%减少到了1986年13%。在世界燃料出口中,1986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份额为37.8%,其他发展中国家为13.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为27.2%。总之,战后40年(1945—1985年),发展中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全部初级产品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已从50%下降到40%,如果不算燃料,其比重下降幅度则更大。看来,这种发展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但是,1982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其主要的直接原因还是价格对比关系发生了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的显著变化。如果说1973—1981年期间,初级产品价格同工业制成品价格指数的对比关系,显然对前者有利,即初级产品价格年平均提高20.1%,而工业制成品价格为11.4%;那么,在1981—1986年期间,情况就完全颠倒过来了;工业制成品价格年平均提高1.2%,而初级产品价格却年平均下降9.5%。1987年,以美元计算的工业制成品价格提高了15%,而燃料价格进一步下跌了8%,其他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了12%。结果是,发展中国家1980—1987年期间出口量虽然增加了7%,但出口额却减少了整整21%。
第三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相对恶化,说明第三世界各国要想提高它们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主要途径只能是靠自己的经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