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失误,徒劳无功
公元前357—355年爆发了希腊同盟战争,即雅典对第二雅典海上同盟(凯厄斯、罗得斯、拜占庭等)诸盟国发动的战争。战争的起因是:为同斯巴达斗争的第一个同盟(公元前378—377年)建立以后,雅典企图将同盟成员国变成自己的藩属,诸盟国对雅典的这一企图表示不满从而引起了同盟内部的战争。同盟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凯厄斯拒绝支付为争夺安菲波利斯城而同马其顿战争(公元前357年)所耗的费用。其他古代公社也效仿凯厄斯。他们为此建立起独立的同盟,以便在波斯的援助下争取独立。而雅典并没有改弦易辙,而是力图以武力来恢复霸权。战争一开始就对雅典不利。雅典统帅哈布里在凯厄斯附近会战(公元前357年)中败北阵亡。诺盟国(凯厄斯等)的舰队(计100艘三层桨战船)在埃姆巴特附近与雅典海军会战(公元前356年)中取得胜利。随着同盟战争的进行,雅典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此时波斯、马其顿也站在同盟国(凯厄斯等国)一边,给雅典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由于国内经济状况恶化,特别是担心波斯、马其顿对其发动进攻,雅典不得不停止战争,承认第二雅典海上同盟诸国的独立。雅典在同盟战争中败北。
雅典在同盟战争中的失败就在于雅典所制定的战略失误:从战争全局来看,雅典的国力在当时虽然比较强大,但它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来自斯巴达的威胁,二是来自波斯的威胁;特别是面临着斯巴达及其盟国对其的威胁。雅典要在这种形势下站稳脚跟,扩张自己的实力,就必须加强自身实力的建设,巩固以自己为首的雅典同盟。雅典人也看到了这一点。然而雅典却采取了错误的加强雅典同盟的策略:干涉诺盟国的内政,试图将诸盟国变成自己的藩属。结果激化了同盟内部的矛盾,引起了自己盟国的反目。在这种情况下,雅典不是检讨自己的过失,而是要用武力以对待自己的藩属的态度去压服诸盟国。迫使盟国寻求波斯的援助。这种形势也给雅典的直接对手斯巴达提供了机会。这种策略造成了两个恶果:一是使自己空前孤立,二是使自己增强实力,以求霸权的计划难以实施。最终只能徒劳无功,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息事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