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龟虽寿》中外哲理诗赏析
神龟虽寿, 犹有竞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以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这首诗又名《神龟虽寿》,为《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当是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胜利返还邺县后的作品,曹操时年已经53岁了。这次北征,为他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障碍,因此曹操感到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年过半百,大业未竟,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几句诗可以借来表述曹操当时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情支配下,曹操写出了《龟虽寿》,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乐观自信、老当益壮、顽强进取的豪情壮志,在如何对待人生和事业的问题上,奏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全诗十四句,除最后两句为合乐时所加,与正文无关外,其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共三节。第一节的大意是:神龟虽然活得寿命很长,但还是有死的时候;腾蛇虽然能乘云驾雾飞升上天,最终死后也要化为尘土。这是托物起兴,以神龟和腾蛇作比,形象地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这种看法在今天固然算不得新颖,但在汉末谶讳迷信猖炽、神仙方术盛行的社会风气下,这种对死的必然的清醒认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反映了诗人朴素唯物论的人生观。第二节的大意是:千里马老了伏在槽旁,仍想驰骋千里奔腾不息;志向远大的人到了晚年,他的雄心壮志也不会减退。这四句是全诗的核心,充分反映了曹操当时那种掩抑不住的奋发昂扬的情绪。人生不免一死。但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态度却大不一样。有的主张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有的主张自强不息,建功立业。曹操的态度显然属于后者。诗人以千里马自喻,形虽衰而志不减,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意气豪情。正因为深知人生短暂,才必须抓紧时机,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留名青史。“老骥伏枥”等四句,激昂慷慨,读来令人感奋不已,大有回肠荡气之快,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异曲同工。最后一节是对前两节诗意的进一步开拓和引发,指出人的死生祸福不完全由天决定,只要身心修养得法,注意养身怡性,是可以达到延年益寿、建功立业目的的。在这里,诗人强调“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既承认人终有一死的客观规律,否定了神仙长生之说,又主张人的一生不完全由天决定,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尽量为事业多做贡献。表明曹操善于运用朴素辩证法思想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这四句诗,表面似乎在讲养生之道,其实是通过修身养性以说明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龟虽寿》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熔述理、明志、抒情于一炉,把深刻的哲理融汇在丰富的形象之中,使哲理与诗情实现完美的结合,是这首诗鲜明的艺术特色。全诗格调高远,雄健奔放,哲理的智慧之光与诗意的昂扬之情交相辉映,使它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为后世无数英雄志士击节咏叹,从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