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关于真理》中外哲理诗赏析

《公刘·关于真理》中外哲理诗赏析

真理有时象无花果,

静悄悄,萌生于树叶之间,

它和树叶一样是绿的,

并不红得耀眼。

真理有时又象毛栗子,

它把果仁藏得很严,

不但有一层又厚又硬的壳,

而且象刺猬似的不招人喜欢。

尊重无花果吧,

它没有那股招蜂惹蝶的甜;

理解毛栗子吧,

它告诫采集者:艰难。

1979.6.21 合肥

“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 (公刘《沉思》)中国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政治动荡和转折。面对那段是非颠倒、多灾多难的历史,面对一个新时代的降临,公刘以一个诗人特有的“忧患意识”,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这就是对历史的真诚的思考。他的诗歌在取材、主题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和理性思辨的倾向,具有一种庄严的历史感。《关于真理》就是诗人痛定思痛,对历史进行的深有感触的反思,表现出诗人极为可贵的“求索”、“补天”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诗的第一节把真理比作“无花果”,写“真理”的品格和禀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261页)真理不需要华美的外衣来装饰,不需要雄辩的言辞来点染;真理不因为野心家高举着领袖语录而变形,更不会被暂时倒退的历史所迷惑。“它和树叶一样是绿的,/并不红得耀眼。”真理的品格是质朴平凡的,真理的禀性是客观实在。第二节又把真理比作“毛栗子”和“刺猬”,突出了寻求真理、坚持真理的艰难历程,人在这里深深融入了自己20余年坷坎生涯的人生体验。长期以来,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极端的“左”倾路线,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特别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大搞愚民政策和偶像崇拜,善和恶、美和丑、真理和谬误等等一切都被颠倒了。真理象“毛栗子”,“把果仁藏得很严”;又像“刺猬”似的,“不招人喜欢”。寻求真理、坚持真理是很艰难又很难被人们理解的!对此,诗人深有感受。诗人在第三节深情地呼吁:“尊重无花果吧,/它没有那股招蜂惹蝶的甜;理解毛栗子吧,/它告诫采集者:艰难。”这是对真理的呼唤,表达了诗人殷切的愿望和追寻真理的执着态度。

此诗写得很精美。不仅比喻贴切、巧妙、具有创造性,而且比喻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一节用“无花果”作喻,意在让人们认识真理的质朴、实在,“它没有那股招蜂惹蝶的甜”;而第二节用“毛栗子”和“刺猬”作喻,则是进一层把真理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认识,指出探求真理的艰巨性,从而让人们全面地领悟到了“关于真理”的启示,令人深思,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