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吉檀迦利(节选)》中外哲理诗赏析

《泰戈尔·吉檀迦利(节选)》中外哲理赏析

10这是你的脚凳,你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

我想向你鞠躬,我的敬礼不能达到你歇足地方的深处——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

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骄傲永远不能走近这个地方。

你和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当中没有朋友的人作伴, 我的心永远找不到那个地方。

35在那里,心是无畏的, 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园的墙隔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呵,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

36这是我对你的祈求,我的主——请铲除我心里贫乏的根源。

赐给我力量使我能轻闲地承受欢乐与忧伤。

赐给我力量使我的爱在服务中得到果实。

赐给我力量使我永不抛弃穷人也永不向淫威屈膝。

赐给我力量使我的心超越于日常琐事之上。

再赐给我力量使我满怀爱意地把我的力量服从你意志的指挥。

91呵,你这生命最后的完成,死亡,我的死亡,来对我低语罢!

我天天的在守望着你;为你,我忍受着生命中的苦乐。

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睛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就永远是你的。

花环已为新郎编好。婚礼行过,新娘就要离家,在静夜里和她的主人独对了。



《吉檀迦利》是一部带宗教色彩的哲理抒情诗集,是诗人从孟加拉文同名诗集和《歌之花环》、 《献歌集》等诗集中选出并自译成英语的,共103首,均无标题,各自独立,但其泛神论思想和追求神人合一的主旨,又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吉檀迦利”意为“献诗”,即诗人献给自己心目中的神灵的诗。而他所说的神,既不是上帝或佛祖,也不是另外某一具体神灵或偶像,而是无形无影又无所不在意念中的神。实质上,它是诗人心目中具有崇高品性,又有强大力量,是美和力的化身,理想境界的外化。诗集的内容,表达的就是诗人对神的企盼、追求、渴望与之交流和融合的种种心态:这里既有礼赞神的伟大,崇高、智睿力大的;也有表达寻找神的殷切心情的;有反映找不到的迷惘和苦恼的,也有欢呼与神交流和融合喜悦的等等。因为他追求的神是泛神论中无形的神,所以诗中充满着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只能从诗的整体上把握它的主导思想,不宜探究每一句诗的具体所指。如第10首,可视为讲述他所说的神的品性的诗。诗中说他的神不是高高在上主宰人统治人的神,而是“穿着破敝的衣服”,生活在、行走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与穷人作伴,非常谦逊可亲的“普通人”。从穿着、行为上给他的神定了性。但神毕竟是神,又有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它原本来自一个美好的王国,正如第35首中说的那样,在神的王国里,“心是无畏的”,“知识是自由的”,那是人与人之间无隔阂,讲的是真理,追求的是完善,……宽宏、理智、自由……总之,是一个一切皆美的世界,所以诗人最后乞求“我的父呵,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进入那自由的天国。”这就清楚地说明,他对神的追求,表现的不是对宗教的虔诚,而是对祖国和穷苦大众命运的关怀;对神的礼赞,透露的是理想生活内涵,给人们展示了人民和国家奋斗的目标。第36首,诗人拯救祖国和人民的主体思想表现得最清晰,而神人交流和融合的内容也展示得最具体。同时也启示人们,要想救国救民,要想“进入那自由的天国”,人必须具备“神”的品性,必须“铲除我心里贫乏的根源”,让神给人力量,使人能“承受欢乐与忧伤”;能爱穷人而不屈从淫威;能超越自我,摆脱日常琐事一心为国为民;能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坚定不移地听从神的指挥……这是诗人对神的祈求,也是诗人对世人的呼吁。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爱才会在为民中结出果实,人的生存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该诗的哲理意义极为深远,非常耐人寻味。第91首,是表达诗人追随神的心愿意志和决心的。 “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我的生命就永远是你的。”追求神,为神而活着,就是追求理想生活和为实现理想生活而活着,既表现了美的巨大魅力,又活现了诗人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总之,统观《吉檀迦利》,就内容而言,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既具有孩童的纯真,又具有圣徒的高洁”和虔诚,就形式而言,它兼备诗歌的柔美,散文的刚劲和哲理的深邃。说它质朴,它天真的袒露胸怀,毫不掩饰地倾吐真情。说它优美,它那神秘的奇思妙想,却体现在妙语连珠之中。所以该诗集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其评语中就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诗的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和普遍的艺术魅力,不但使诗人成为印度诗歌的伟大代表,也使诗跻身于世界文化巨著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