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原文与翻译、赏析

《州桥》原文与翻译、赏析

范成大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释】 ①朱雀门: 汴京 (今开封市) 旧城南有三门,中曰朱雀。②宣德楼:汴京宫城正南的门楼。③天街:指京城的街道,这里指本诗题下自注中的御路。④六军:古时天子有六军,此指南宋军队。

【诗大意】 州桥往南往北是北宋时汴京的御道,在这里,父老们年年期待着南宋的皇帝收复中原,回驾旧都。当南宋的使者从此经过时,他们强忍泪水哭泣着向使者询问: “咱们的军队何时真能打回来?”

【赏析】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充任祈请国信使,出使到金。他沿途经过了淮河以北的北宋故土,写诗一卷和日记《揽辔录》一卷。诗共72首,全是七言绝句,大多写沿途的所见所感,以表达怀念故国的深情。这首 《州桥》,就是诗人途经北宋故都东京汴梁时写下的。这里所写的州桥,正名为天汉桥,在汴京宫城南面,建筑在汴河上,正对着御道。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州桥、御道这些北宋故都的遗迹,以抒发故国之感和离黍之悲。

诗的第一句 “州桥南北是天街”,以平常语写州桥的位置及与州桥相连接的天街。北宋时期,天街、州桥一带是汴京城内既庄严又繁华的地方。据 《东京梦华录》 卷二《御路》 记载: “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两边乃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杈子之外。杈子里有砖石瓷砌御沟水两旁,宣和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昔日的繁华都城如今已沦入金人之手,这州桥、这天街,在经历了兵荒战乱之灾和故国沦亡之难以后,而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诗人没有直说,却转而写与这州桥和天街有关的汴京人民:“父老年年等驾回”。那些沦为亡国奴的中原父老们,饱尝了国亡家破之痛,他们都殷切地盼望着南宋的军队收复中原;而生活在汴京的遗老们,更是日日翘首期待着南宋的皇帝能一统山河、回驾汴京。每当他们走过这昔日的御道或伫立在这汴河桥头时,怎能不抚今追昔、喟然感叹?怎会不寄托他们对南宋朝廷的期待之心呢?可是,他们年复一年地盼望,却年复一年地失望,偏安、苟和的南宋朝廷已无收复之心,早已是“直把杭州作汴州” 了。

第三、四两句,诗人描写了这样一幕动人的情景:当南宋的使者来到汴梁时,街头的百姓如见亲人一般,悲伤、喜悦、忧虑、希望,种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们强忍泪水,禁不住失声痛哭向使者发问: “咱们的军队到底何时能真的打回来?”这样的情景在金兵占领下的汴梁——金的 “南京”城内,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这里,诗人是借助大胆的想象,用虚笔来写的,但具有艺术的真实性。渴望南宋驱逐金兵、恢复中原,是当时金兵占领下的北宋遗民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理。陆游在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曾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把遗民“忍死望恢复”的心情形象化了。而“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两句,比陆游所描写的更具体、更生动。它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场合,借汴京父老向南宋使者询问,道出中原人民的心声。这使诗所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而“真有”二字,又暗含对南宋朝廷的讥讽。

这首诗不但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浓缩力,而且能把高度概括和浓缩的思想情感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寥寥二十八个字里滤掉了渣滓,去掉了枝叶,干净直捷地表白了他们(北宋遗民) 的爱国心来激发家里人的爱国行动,我们读来觉得完全入情入理。” ( 《宋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