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原文与翻译、赏析

《石壕吏》原文与翻译、赏析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①投:投宿。②一何:何等、多么。③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④附书:捎信。⑤河阳: 在今河南省孟县,时唐将郭子仪守河阳。

【诗大意】 天暮向晚我投宿石壕村,但见有吏半夜捉人。老翁闻风越墙而逃,老妇出门应对。我隔墙而听暴吏叱呼要人,老妇啼哭哀求。老妇说道:“有三个儿子已去邺城抗敌,一个儿子捎了信来,说他的两个兄弟已经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全命,死了的人算永远结束。家中再没有别人,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媳妇有了孩子还没离家,出出进进没件遮身的衣裙。我老妇虽年迈力衰,让我今夜跟你们走吧。去应河阳的急差,还有点做早饭的能力。”夜深人静语声渐渐断绝,呜咽哭泣之声依稀可闻。天色微明我又急忙登程赶路,告别时只有老翁这个孤独的老人。

【赏析】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暴发了安史之乱。次年春,洛阳、潼关相继失守。六月,玄宗奔蜀。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叛军攻破长安后,大肆烧杀抢掠。至德二年(757)安史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王朝乘机反攻,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败退到邺城,叛将史思明也暂时投降了唐朝。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统帅大军围困邺城,虽长期相持不下,但形势向着有利于唐王朝的方面发展。

乾元二年(759)三月,由于肃宗昏庸无能,处置不当,使围困邺城的九路节度的官军没有统一的主帅,指挥不利。而一度降唐的史思明又再度反叛,自魏州率兵来救邺城,与被围邺城的安庆绪内外呼应,结果60万官军一举溃败。形势急转直下,洛阳、潼关又面临危险。唐朝统治者为了扭转危机,加强防备,于是到处抓人补充兵源,而战场附近的新安、石壕一带,更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强拉硬抓,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是时,杜甫已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正从洛阳返回华州,路过新安、石壕,亲眼看到百姓在惨遭叛军的烧杀蹂躏之后,又饱受官军征兵拉夫的骚扰之苦。诗人的思想情感是非常沉痛激动而又复杂矛盾的,面对国家山河破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痛恨安史叛军的祸国殃民,责怨朝廷官吏的昏聩无能,怜悯百姓的悲惨境遇。但他更希望朝廷重整旗鼓坚决御敌,更希望人民忍痛奋起投入战争,从而挽救国家的危难。这些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就在这首诗中形象概括而又曲折深沉地表现了出来。

这是一首古体叙事诗,称杜诗为“诗史”,也正是指这一类的作品,它记载了诗人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可分为三段,首尾各四句叙事为一、三段,中间十六句叙言为第二段。

第一段开头便开门见山,直陈其事。“暮投石壕村”五字,点出了时间——黄昏薄暮,地点——石壕村,人物——诗人自己。其中一“投”字,着力而恰切地表现了在兵荒马乱之际,一个跋涉奔波惶恐不安的孤独旅客在慌不择处的情况下,三更半夜又遇到一场风波的情景。抓差的吏人闯入民家捉人,不仅是年轻力强的壮丁,而且男女老幼都难以逃脱。然而这种半夜捉人的事已不止一次,所以老翁闻风而走,老妇自恃年老有免于被捉的可能,同时还要掩护逃走的老翁及在家的儿媳,于是开门应对,见机行事,这一段写出了事件的发生。

第二段全是叙言,让诗中主人公出场边啼边诉,而诗人自己却退居幕后。开头两句,一呼一啼,情态逼真,吏所以“怒”,一是没捉到人,二是要进一步逼迫;妇所以“苦”,一是哭诉家中不幸遭遇,二是要进一步哀求。接下去的十四句中,只有老妇的对话,而省略了吏人的逼问,但读者细心体味,在老妇层层哀求的字里行间,可以揣测到吏人步步逼迫的斥责声。老妇理由说尽,没有得到怜悯。哀求无望,只有挺身而出了,一是怕进一步追索到老翁,另一方面,老妇也确有痛恨敌寇,一效微力的爱国献身精神,于是毅然跟从吏人到河阳应役去了。这一段写出了事件的经过。

第三段,又用叙事的方法,老妇终于被抓走了,哀求和斥责的声音消失了。夜深人静,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似乎他隐约听到了凄楚幽咽的啜泣声,伴随这哭声,或者也同时暗暗流着怜悯同情的泪水。一夜未眠。天色黎明,诗人和老翁都怀着难忍的苦衷,没有安慰,没有劝解,巨大的悲痛都隐藏在这无言的告别之中,诗人沉重的心头上又压上了一块巨石,沉默地踏上了满目凄凉的旅途。

诗结束了,但诗人深沉激荡的思想情感,却引导读者去联想体会那无穷的言外之音。

这首诗浅近易读,但言近意远,其中蕴含着深刻复杂的思想容量,蕴含着诗人难言的苦衷。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此诗易解,而言外意人未尽解。”这个说法正表明其理解之深。